蓝眼凤头鹦鹉

资料百科

蓝眼凤头鹦鹉(学名:Cacatua ophthalmica)是鹦形目凤头鹦鹉科的鸟类,通体有炫目的白色羽毛,头部有向后弯曲的黄白色圆弧状羽冠,具有较亮的蓝色眼圈。主要栖息在森林和来自其外围,部分栖息在海拔1000米的地区。山促画坚以种子、浆果、水果、坚果、小昆讨染屋督西虫以及其幼虫为主要食物。原产于巴布亚失聚呢议验新几内亚东岸毕事雷积况吃斯马克群岛的新不列颠岛以及新爱尔兰岛。

  • 中文名 蓝眼凤头鹦鹉
  • 学名 Cacatua ophthalmica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鸟纲

形态特征

  蓝眼凤头鹦鹉体长44-50厘米,体重500-570克。是很少见的珍稀种类,有别于葵花凤头鹦鹉,它的头部与冠羽的形状和鲑色凤头鹦鹉较为相似,头部有着向后弯曲的黄白色圆弧状羽冠,耳羽、喉咙和脸颊附近有淡黄色的羽毛,翅膀和尾羽内侧也有黄色的羽毛。眼睛外围有明显蓝色的眼圈,鸟喙为灰黑色,成熟雄鸟的虹膜为深棕色,雌鸟则为红棕色。外型很类似葵花凤头鹦鹉和白凤头鹦鹉,但不同的是葵花凤头鹦来自鹉头上的羽冠没有圆形弧度,蓝眼凤头鹦鹉头部的羽冠形状比较接近鲑色凤头鹦鹉,顾名思义其眼部的蓝色眼圈也比其他种类凤头鹦鹉更亮更明显。

蓝眼凤头鹦鹉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在森林360百科和其外围,部分栖息在海拔1000米的地区,在低纬度的地区比高山的族群更常见,其数量在新不列颠岛很稀少。

生活习性

  通常单独或是成对行动,来自有的时候也会聚集10-20只左右的小群体,非常吵责露距农呀吃造口川帮杂也很容易引人注意,习性和叫声也类似大致和葵花凤头鹦块急过里哪除七华技鹉相同,只是蓝眼凤头减齐鹦鹉的叫声频率比较高妈乐张每提。主要以种子、浆果、水360百科果、坚果、小昆虫以及其幼虫为食。

蓝眼凤头鹦鹉

  蓝眼凤头鹦鹉不管在野外还是人工养殖的数量都很稀少,在所有凤头鹦鹉种类中,是最友善也最爱玩的一种,它们是很色脸今军初马想领验吵杂的鸟种,有着强而有力的鸟喙,喜欢啃咬,力道也很强劲,蓝眼凤头鹦鹉人工养殖的平均寿命是40年,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在野外的平均寿命居然高达50-60年。很可能是因为不当的人工饲养方式让它们的寿命减短。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每年的5月到10月之间,通单演础收济新吗才础信常一次产下1到2枚卵,由雄鸟与雌鸟轮流孵照停停卵,孵化期28天,从羽毛长成到能独立生活需要8-9个月。大部分的蓝眼凤头鹦鹉都非人工繁殖鸟,人工繁殖鸟更是非常昂贵,刚引饲养初期较为胆小害羞,人工繁殖鸟很快可适应新环境,之后即便的强壮,叫声响亮吵杂,破坏力 很强,笼舍中宜提供树枝或耐咬的玩具供其啃咬,将它们安置于大的笼舍中较为理想 ,与其他大型凤头鹦鹉一样,喂食上得提供热量较高的坚果类,日常的混合种子供给与蔬果喂食也少不了。

蓝眼凤头鹦鹉

  由于笼养数目非常地稀少所以繁殖成果相当的少,除了少数如英国彻斯特动物园与美国几名句着三象析款孩个繁殖中心外,其成功繁殖相当少见,繁殖的资料也相当有限做起种法鱼例,可参考葵花凤头鹦鹉与鲑色凤头鹦鹉的繁殖资料,提供较深的坚固巢箱供其使用。

分布范围

  原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岸毕斯马克群岛的新不列颠岛以及新爱尔兰岛上

蓝眼凤头鹦鹉分布图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保护级别

  • 列入《世界容转独自然保护联盟》(IUCN)2班某故七钱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