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光的英语名称音译 缩写为LASER,是指窄幅频率的光辐射线,通来自过受激辐射放大和必要的反馈共振,产生准直、单色、相干的光束的过程及仪器.基本上,产生雷射(激光)需要"共振结构"、"增益介质"及"激发来源"这三个要素。
- 中文名称 雷射
- 外文名称 laser
- 含义 激光
- 国家来源 美国
雷射原理
雷射是激光的英语名称音译(也会翻译成镭射)整药亮福另控(英语:Light Amp你体右苏lification by 来自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反套脚治吗财迅iation,缩写为LASER,或laser),是指窄360百科幅频率的光辐射线,通过受激辐射放大和必要的反馈共振,产生准直、单色、相干的光束的过程及仪器.基本上,产生雷射(激光)需要"共振结构"、"增益介质"及"激发来源"这三个要素。

"激发来源"(pumping source):把能量供给低能级的电子,激发使其成为高能级电子,能量供给的方式有电荷放电、光子、化学作用…。
"增益介质"(gain medium):被激发、释放光子的电子所在的物质,其物理特性会影响所产生激光的波长等的特性。
"共振腔"(optical cavity/opti普吃格待更鸡够cal resonator):是两面互相平行的镜子,一面互帝鱼七际儿全反射,一面半反射。作用是把光线在反射镜间来回反射,目的是使被激发的光经过增益介质多次以得到足够的放大,当放大到可以穿透半反射镜时,激光便从半反射镜发射出去。因此,此半反镜也被称为输出耦合己杀月示他等胡啊阳镜(output coupler)。两苦正怀减育镜面之间的距离也对输出的激光波长有着选择作用,只有在在两镜间的距离能产生共振的波长才能产生激光。
Laser的中文名称
中国大陆:激光

港澳地区:激光/雷射
草台湾地区:雷射
新马国家:镭射
"激光"一词的来历
1960年7月7日,美国科学家梅曼(Theodore Harold Maiman)发明了第一台激光器,1961年,中国大识吧系良院医什陆第一台激光器在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研制成功。但当时中国并没有"激光"一词,中国科学界对它(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of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缩写为L帮林祖集冲丝月继曾架ASER)的翻译多种多样,例如"光的受激辐射放大器"、"光量子放大器"这些名字显然太长,不利于称呼。还有一些音译,如"莱塞"或者"镭射"。

命名的混乱给科学界、教育界带来极大的不便,1964年冬天,中国全国第三届光量子放大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召开,这次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就是研究并通过对几个专有名词的统一命名。会议召开前,《光受激发射情报》杂志编辑部给中国著名科学家是明医概合右假尽什钱学森写了一封信,请来自他给Laser取一个中文名字。不久,钱学森就回信给编辑部,建议命名为"激光"。六映这一名字体现了光的本质、又描述了这类光和传统光的不都慢独角移同,即"激"体现了受激发生,激发态等意义。这一名称提交到第360百科三次光量子放大器学术报围型谈告会讨论,受到了与掌出粉题哪握境内会者的一致赞同。从此中国大陆对Laser这一年轻的新生事物有了统一而有意义的汉语城商保食易铁名称。
现在台湾地区依然耐依答受习惯将Laser称为"雷射",在港澳地区"雷射"和"激光"两词通用。
雷射应用
雷射(激光应用)很广泛,主要有光纤通信、雷射光谱、雷射测距、雷六景灯士流基裂卫朝上热射雷达、雷射切割、雷射武器、雷射唱片、雷射指示器(雷射笔)、雷射美容、雷射扫描、雷射灭蚊器等。

雷射笔
雷射笔(激光指示器、激光笔)是把可视雷射设计成便携、手易握、雷射模组(二极管)加工成的笔住搞座编吃走树材慢型发射器。常见的雷射笔有红光(650-660nm)、绿光(532nm)、蓝光(445-450nm)和蓝紫光(405nm)等。通常在会报、教学、导赏人员都会使用它来投映一个光点或一条光线指向物体,但它可能会破坏或影响导览物的场所,例如艺术馆(有些画作怕光)、动物园等都断尔亮厚似不宜使用。
光盘
光刻该思革序选氧常处盘,在台湾、港澳称作光碟,于1965年由美国发明,当时所运海艺存储的格式仍以模拟(Analog)为主。它是用雷有直片原玉射扫描的记录和读出方式保存信息的一种介质。大约在1990年代左右时开始普及,具有存放大量数据的特性,1片12cm的CD盾聚助饭医等探从-R约可存放1小时的MPEG1的影片,或74分钟的音乐,东或680MB的数据。
光纤通信
光纤通信(Fiber-optic communication),是指一种利用光与光导纤维(optical fiber)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属于有线通信的一种。光钟开经过调制(modulation)后便能携带信息。自1980年代起,光纤通信系统对于电信工业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同时也在数字时代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光纤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好等许多优点。光纤通信现在已经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有线通信方式。将需传送的信息在发送端输入到发送机中,将信息叠加或调制到作为信息信号载体的载波上,然后将已调制的载波通过传输媒质传送到远处的接收端,由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信息。
雷射武器
雷射武器就是用高能的雷射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精确射击或用于防御导弹等的武器,也称为战术高能雷射武器(THEL)。它的突出优点是反应时间短,可拦击突然发现的低空目标。用雷射拦击多目标时,能迅速变换射击对象,灵活地对付多个目标。雷射武器的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且雷射发射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也受大气影响严重,如大气对能量的吸收、大气扰动引起的能量衰减、热晕效应、湍流以及光束抖动引起的衰减等。由于雷射武器需要大量的电能,在能量储存设备难微型化(如高能电池)的问题解决前,比较难实现大规模应用。
雷射分类
根据产生雷射(激光)的媒质,可以把激光器分为液体激光器丶气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等。而现在最常见发出半导体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算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种。
气体激光器
介质是气体的激光器,此种激光器通过放电得到激发。
氦氖激光器:最重要的红光放射源(632.8 nm)。
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长约10.6 μm(红外线),重要的工业激光。
一氧化碳激光器:波长约6-8 μm(红外线),只在冷却的条件下工作。
氮气激光器:337.1 nm (紫外线)。
氩离子激光器:具有多个波长,457.9 nm (8%)丶476.5 nm (12%)丶488.0 nm (20%)丶496.5 nm (12%)丶501.7 nm (5%)丶514.5 nm (43%)(由蓝光到绿光)。
氦镉激光器:最重要的蓝光(442nm)和近紫外激光源(325nm)。
氪离子激光器:具有多个波长,350.7nm丶356.4nm丶476.2nm丶482.5nm丶520.6nm丶530.9nm丶586.2nm丶647.1nm (最强)丶676.4nm丶752.5nm丶799.3nm (从蓝光到深红光)。
氧离子激光器
氙离子激光器
混合气体激光器:不含纯气体,而是几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为氩丶氪等)。
准分子激光器:比如KrF (248 nm)丶XeF (351-353 nm)丶ArF (193 nm)丶XeCl (308 nm)丶F2 (157 nm) (均为紫外线)。
金属蒸汽激光器:比如铜蒸汽激光器,波长介於510.6-578.2 nm之间。由於很好的加强性,可以不用谐振镜。
金属卤化物激光器:比如溴化铜激光器,波长介於510.6-578.2 nm之间。由於很好的加强性,可以不用谐振镜。
化学激发激光器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激发通过媒介中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媒介是一次性的,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对於高功率的条件及军事领域是非常理想的。
盐酸激光器
碘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
介质是固体的激光器,此种工作物质通过灯丶半导体激光器阵列丶其他激光器光照泵浦得到激发。热透镜效应是大多数固体激光器的一项缺陷。
红宝石激光器: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0年7月7日,美国青年科学家梅曼宣布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这台激光器就是红宝石激光器。
Nd:YAG(掺钕钇铝石榴石):最常用的固体激光器,工作波长一般为1064nm,这一波长为四能级系统,还有其他能级可以输出其他波长的激光。
Nd:YVO4(掺钕钒酸钇):低功率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激光器,工作波长一般为1064nm,可以通过KTP,LBO非线性晶体倍频后产生532nm绿光的激光器。
Yb:YAG(掺镱钇铝石榴石):适用於高功率输出,这种材料的碟片激光器在激光工业加工领域有很强优势。
钛蓝宝石激光器:具有较宽的波长调节范围(670nm~1200nm)
安全标准
等级I:本质上安全,不需特别的安全措施;例子:激光装置被密封的激光打印机。
等级Ⅱ:安全,针对可见光规定的等级;例子:功率小于1mW的可视连续激光。
等级Ⅲa:稍微危险,使用光学系统进行光束内观察很危险;例子:功率1~5mW的可视连续激光。
等级Ⅲb:相当危险,直接观察光束内部是危险的;例子:功率5~500mW的可视连续激光。
等级Ⅳ:非常危险,有烧伤皮肤丶引发火灾的危险;例子:功率大于500mW的可视连续激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