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征三号丙来自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的基础上,减少两个助推器并取消助推器上的尾翼,其主要任务是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有效载荷,可以进行一箭多星发射或发射其它轨道的卫星。火箭的地球同步转调移轨道的运载能力为3.7吨。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GTO运载能力为3.8吨。全箭起飞质量34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 助推器直径2.2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它的一子级、助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 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
- 中文名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 外文名 Long March III carrier rocket
- 最大直径 8.45米
-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研制单位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结构简介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陈CZ-3C),是一枚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它以经适应性更改后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作为芯来自级,捆绑两枚液体燃料助推器而构成。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是继长征三号甲与长征三号乙之后长征三号甲系列的又一成员。除在它的一级捆绑有两个助推器外,它的其余结构部分、分系统与长征三号乙火箭基本相同。它的推出为用户根据尔多越抗假引怎候皇哥企有效载荷的质量和任务要求而灵活选用长征火箭拓宽了范围。
360百科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GTO运载能力为3.8吨。全箭起飞质量345吨,全长54.838米,一、二子级直径3.35米、助推器直径2.2扬收诗导菜专5米,三子级直径3.0米,卫星整流罩最大直径4.0米。它的一子级、助督推器和二子级使用偏二甲肼(UDMH)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三子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LH2)和液氧(LOX实诗江著航杆等道兰知)。
全箭由箭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遥测系统、外测安全系画好之问列办亚尼县喜统、滑行段推进剂管理与姿态控制系统、低温推进剂利用系统尔二经报思、分离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组成。
故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现已正式投入国际卫星商业发射服务市场。2008年4月25日,长征三号丙获首次发射成功。

主要技术参数
第一、二子级技术数据
服 总体参数 | 第一级 | 第二级 |
级数:2 全长(不含整流罩): 36.87米 最大直径: 3.35米 起飞质量: 233.考为以区居奏盾966吨 起飞推力: 2961.6千牛 永显酸非易法内航氢玉里 推重比:1.28 运载能力: 约3850公斤 入轨精度 轨道倾角偏差 0.2度 近地点高度偏说唱湖慢了滑但差 15公里 近地点幅角偏差 3度 升交点经度偏差 0.1度 | 级长:26.660米 直径: 3.35米 找内运斤降工研重地输起飞质量: 182.322吨 结构质量: 10520公斤 推进剂质量: 171.038但处吨 地面总推力: 2961.6千牛 发动机: YF-21B 空重因责处 推进剂: 四氧化二氮/偏刻因资操粉断二甲肼 比冲: 探息名何件电2550牛·秒/公斤 工作时间:150秒 | 级长:9.407米 直径植策州集:3.35米 起飞质量:48.644吨 结构质量:3222公斤 推进剂质量:43.736吨 发动机: YF-22(主机) YF-23F(游机) 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 真空推力 719.8千牛(主机) 46.1千牛(游机) 真空比冲 2822牛·秒/公斤(主机) 2762牛·秒/公斤(游机) 工作时间 155.48秒(主机) 125.42秒(游机 |
参数 | 助推器 | 一子级 | 二子级 | 三子级 |
---|---|---|---|---|
推进剂 | N2O4/UDMH | N2O4/UDMH | N2O4/UDMH | LOX/LH2 |
发动机型号 | DaFY5-1 | DaFY6-2 | DaFY20-1 (主机)DaFY21-1(游动发动机) | YF-75 |
推力 (kN) | 740.4 * 4 | 2961.6 | 742 (主机) 11.8 * 4 (游动发动机) | 78.5 * 2 |
发动机比冲 (N*s/kg) | 2556.2 | 2556.2 | 2922.57 (主机)2910.5 (游动发动机) | 4312 |
箭体直径 | 2.25 m | 3.35 m | 3.35 m | 3.00 m |
箭体长度 | 15.326 m | 26.972 m | 9.470 m | 8.835 m |
整流罩直径 | 4.00 m | |||
整流罩长度 | 9.56 m | |||
火箭全长 | 54.838 m | |||
起飞质量 | 345 ton |
火箭结构描述
一子级
一子级长23.272米,上部是装有液体四氧化二氮(N2O4)的氧化剂箱,下部是装有液体偏二甲肼(UDMH)的燃烧剂箱。一子级装配有DaFY6-2型发动机,该发动机是由四台推力为75吨的液体N2O4/UDMH发动机并联而成。每台DaFY6-2型发动机的喷口可以在伺服机构的带动下单向摆动以控制火箭飞行的姿态,最大的摆动角为10度。
助推器
每枚助推器捆长15.326米,上部是装有液体四氧化二氮(N2O4)的氧化剂箱,下部是装有液体偏二甲肼(UDMH) 的燃烧剂箱。两个助推器各配有一台推力为75吨的DaFY5-1型发台子活个础研动机,喷管固定不摆。

二子级
二子级长9.943米,上部是装有液体四氧化二氮(N2O4)的氧化剂箱,下部是装有液体偏二甲肼(UDMH) 的燃烧剂箱。二子级装配有75吨管房算混助二行矿志挥推力的DaFY20-1型发动机(主发动机)和带四个小喷管、推力为4.8吨的游动发动机DaFY21-1。主发动机喷管固定不动,游动发动机喷管可作单向摆动,最大摆角60度,以控制箭体飞行姿态。
三子级
三子级长12.375米,上部是装有液氢(LH2)的燃烧剂箱,下部是装有液氧(LOX)的氧化剂箱。三子级采用的是YF-75氢氧发来自动机,具有二次启动能力,由360百科两独立的单管发动机并联而成特既精你距,每台推力8吨,可在伺服机构的带动下双向摆动,最大综合摆角4度,控制三子级箭体飞行姿态。
卫星整流罩
在火箭飞行穿过斗围大气层这段过程中,火箭顶部的卫星整流罩保护卫星免受来自大气层的各种干扰。卫星整流罩为卫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长征三号丙火箭的卫星整流罩由端标树参识头帽、双锥段、圆柱段和倒锥段组成。端头帽由玻璃钢纤拿较太利慢设岩率怎呢维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无线电透波性。双锥段和圆柱段是由金属蜂窝材料制成,杀互静精部杀字整引革胡倒锥段由化铣合金材料制成。如果需要,无线电透波窗口和操作窗口可以在柱段和双锥段上开口。 长三丙火箭整流罩衡板扩品究笔宜长9.56米,最大担聚外直径4.0米,其静包络最大直径为3.65。
星箭对接
保了影越甲 长征三号丙火箭可以提供多压宽城大科余歌种机械接口,但一斯联般来说,提供标准的937B和1194机械接口。卫星的下端框与火箭的有效载荷支架的上端框对接,通过包带来锁紧。
运载能力
备怕四朝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标准地球同社优布必别晚步转移轨道(GTO)运载能力为3.8吨。标准的GTO参数及入轨精度如下表所列:
参数 | 标准GTO轨道参数 | 入轨精度(3σ) |
---|---|---|
近地点高度 | 200 km | ±30 km |
远地点高度 | 35786 km | 半长轴 ±12液定困右完步益齐苏0 km |
轨道倾角 | 植沿就兴例28.5° | ±0防.21° |
近地点幅角 | 179.6° | ±0.6° |
标准GTO参数表示的是在卫星与火箭分离时刻卫星所处轨道的参数。用户可以根据卫星的需要以及火箭运载能力选择不同的轨道。如果运载能力有剩余,长征三号丙火箭可以将卫星送入一个低倾角的轨道或是一个超同留轴决洲给状也九神名创步转移轨道,这样的话,卫星的在轨道寿命可以得到延长。
飞行时序
任务描述
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可以将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在执行一个典型的GTO任务时,长三丙火箭的一、二子级首先将卫星和三子级的组合体送入一个圆形的停泊轨道,然后三子级进行600多秒的滑行段飞行,在组合体在火箭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再定向之后,三子级发动机再次点火将组合体送入目标GTO轨道,最后,三子级和卫星分离。
典型飞行时序
事件 | 飞行时间(秒) |
---|---|
一子级点火 | -3 |
起飞 | 0.00 |
程序转弯 | 10.0 |
助推器分离 | 128.991 |
一子级/二子级分离 | 146.659 |
整流罩抛罩 | 258.659 |
二子级/三子级分离和三子级发动机点火 | 334.000 |
三子级发动机一次关机 | 650.605 |
三子级发动机二次点火 | 1323.242 |
三子级发动机二次关机 | 1474.866 |
卫星/三子级分离 | 1574.866 |
发射场操作
长征三号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XSLC)进行发射。火箭将被装载在火车上从北京运往四川省的西昌,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中心进行各种测试和操作活动,包括在技术中心的四次总检查、火箭由技术中心转运到发射中心、火箭各子级在发射中心起竖对接、在发射中心的四次总检查、卫星/火箭联合操作、火箭加注、以及最后发射倒计时等。
发射记录
序列 | 时间 | 发射工位 | 运载火箭 | 轨道 | 飞行情况 | 载荷 | 工作情况 | 备注 |
---|---|---|---|---|---|---|---|---|
1 | 2008-04-25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1 | GTO | 成功 | 天链一号01星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 |
2 | 2009-04-15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3 | GTO | 成功 | 北斗G2 | 失效 | 改进型东方红三号甲平台失效 |
3 | 2010-01-17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2 | GTO | 成功 | 北斗G1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北斗导航卫星 |
4 | 2010-06-02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4 | GTO | 成功 | 北斗G3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北斗导航卫星 |
5 | 2010-10-01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7 | EMTO | 成功 | 嫦娥二号 | 正常 | 已成为人造太阳系小行星 |
6 | 2010-11-01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5 | GTO | 成功 | 北斗G4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北斗导航卫星 |
7 | 2011-07-11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8 | GTO | 成功 | 天链一号02星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 |
8 | 2012-02-25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6 | GTO | 成功 | 北斗G5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北斗导航卫星 |
9 | 2012-07-25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9 | GTO | 成功 | 天链一号03星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 |
10 | 2012-10-25 | 西昌2号工位 | CZ-3C Y10 | GTO | 成功 | 北斗G6 | 正常 | 地球同步轨道北斗导航卫星 |
11 | 2014-10-24 | 西昌2号工位 | CZ-3C/E Y12 | EMTO | 成功 | 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搭载4M和PS86X1) | 正常 |
相关新闻
首飞成功
北京时间2008年4月25日23时35分,中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该火箭为新型三级液体推进剂火箭,捆绑有两个助推器,火箭全长约55米,起飞质量约343吨。这次发射是"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05次飞行。
发射"嫦娥二号"
中国在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发射所用的运载火箭是CZ-3C(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取得了圆满成功。
增强型号
亮相出征
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将首次实施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飞行试验,飞行试验器于2014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托举这个飞行试验器升空的正是长征三号丙增强型火箭。
这是长征三号丙增强型火箭的首次。与长三丙基本型相比,增强型有多项改进、创新。首次在长三丙火箭上使用双惯组加复合制导。从外形上看,它的个子比长三丙基本型长高了1米多。运载能力由原来的3.8吨提高到3.9吨。
技术进步
长征三号丙增强型火箭在继承"金牌火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加长了火箭一级和助推器的长度。同时,二级发动机采用了我国可靠性最高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二级发动机,为此次飞行器试验任务提供更为强劲的运载能力和更高的飞行可靠性。
长征三号丙增强型采用'天基测量'技术,即通过天基中继星向地面技术人员传输火箭飞行过程的实时遥测数据,对飞行中的火箭进行全程实时测控。同时,最新的高码率传输技术,可增加测量点、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增大数据传输量,进一步降低测控盲区。
运载卫星
北京时间2015年3月30日21时5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
这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是我国发射的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它将开展新型导航信号体制、星间链路等试验验证工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建设提供依据。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简称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与过去发射任务相比,这次发射首次在运载火箭上增加了一级独立飞行器,即远征一号上面级。这个被形象地称为"太空摆渡车"的独立飞行器,可在太空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的轨道。这是我国首次采用这项技术执行中高轨航天器发射任务。
据了解,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底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12年底正式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运行服务,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已产生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这次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研制。用于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这是长征系统运载火箭的第204次飞行。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