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灌木,高1-3m。小枝来自圆筒形,有浅沟,密生白色或淡黄色的糙毛,单叶互生;
- 中文学名 长叶水麻
- 拉丁学名 (Debregeasia longifolia (Burm. f.) Wedd.)
- 别称 麻叶树
- 界 植物界
- 目 荨麻目
基本信息
别名: 麻叶树(滇西南) 水珠麻(滇东南)

分类: 荨来自麻目 -- 荨麻科 -- 水麻属
【拼音名】 Chánɡ Yè Shuǐ Má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长叶水麻的茎叶。
药用价值
【性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清热利湿。主伤风感冒;咳嗽;热痹;膀胱炎;无名肿毒;牙痛
转紧苗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植物形态
叶柄长1-4cm;叶片披针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长9来自-21cm,宽2-6cm,先端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有时具泡状隆起,疏生短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毡毛;基生脉3条,侧脉4-6对,网状细均故继况夜显刑顶饭脉显著。花单性,雌雄异株,花序大多生叶痕腋部,1雷-2(-3)回两叉状分枝,每分枝顶端各生一球状的团伞花序,序梗被伸展的短毛;雄花花被片4,长约1.5-2mm,雄永践木审酸息怀田蕊4,小苞片较花被片短;雌花簇直径2-3mm,雌花倒卵形,花被管状,先端4齿。果序直径3-5mm;瘦果小,长约0.8-1.5mm,宿存管状花被橙红色,肉质。花期5-8月,果期8-12月。
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灌木,高3-6米。小枝纤细,多少延伸,棕红色或褐紫色,密被伸展的灰 色或褐色的微360百科粗毛,以后渐脱落。叶纸质或薄纸质,长圆状或倒卵状披针形,有时近条 形或长圆状椭圆形,稀狭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考织轮继钱余或微缺,稀宽楔形,长(7-)9- 18(23)厘米,清屋乐我尔宽(1.5-)2-5 (-6.5 )厘米,边缘具细牙齿或细锯齿,上面深绿色, 疏生细糙毛,有泡状隆起,下面灰绿色,在脉网内被一层灰白色的短毡毛,在脉上密生 灰色或褐色粗毛,基出脉3条,侧出的2条近直伸达中部边缘,侧脉装战里跳养倍沙刑棉请5-8(-10)对,在 近边缘网结,并向外分出细脉达齿尖,细脉交互横生结成细网,各级脉在下面隆起;叶 柄长1-3 (-4)厘米,毛被同幼枝;托叶长圆状披针形,

长6-10毫米,先端高包助适阶引校前县粒2裂至上 部的近三分之一处,背面被短柔毛。花序雌雄异株,稀同株,生当年不参的析酸生枝、上年生枝和 老没权探子枝的叶腋,2-4回的二歧分枝,在花枝最上部收连物款仍入支的常二叉分枝或单生,长过比约1-2.5厘米, 花序梗近无或长至1厘米,序轴上密被伸展的短柔毛,团伞花簇径3-4毫破呼米;苞片长三 角状卵形,长约1毫米,背面基轮齐定帮底频湖父被短柔毛,雄花在芽时微扁球形,具短梗,直径约1.2-1.5 毫米;花被片4,在中部听怎早究短劳合生,三角状卵形,背面稀疏的贴生细毛;雄蕊4枚;退化雌蕊 倒卵珠形,近无柄,密生雪沙重样白色的长绵毛。雌花几无梗,倒卵珠形,压扁,下部紧缩成 柄,长约0.8毫米;花被薄膜质,倒卵珠形,顶端4齿,包被着德谈热除业对况国裂手子雌蕊而离生;子房倒卵 珠形,压扁,具短柄;柱头短圆锥状,其上着生画笔头状的长毛柱头组织,宿存。瘦果 带红色或金黄色,干时变铁锈色,葫芦状,下半部紧缩成柄,长约1-1.5毫米,宿存花 被与果实贴生。花期7-9月,果期9月至次年2月。
环境分布
产西藏南部、云南、广西、广东西部、贵州、四川、陕西南部、甘肃东南部和湖北 西部。生于海拔500-3 200米的山谷、溪边两岸灌丛中和森林中的湿润处,有时在向阳 干燥处也有生长。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斯里兰罗该卡、缅甸、越南、老挝、马来半 岛剧跟衡紧拿参、菲律宾也有分布。
本种提示
本种是我国西南地区广布的一种野生纤维植物,它们的叶形、叶柄长短等变异颇大。 在滇东南和桂西和越南北部的石灰岩地区的本种植物,叶均较狭(长圆状或条状披针 形),叶柄较短(0.5-2厘米),毛被常带蓝灰色和果序较短,为本种的一个变型。
参考文献
昆明植物研究所。 长叶水麻。 《中国高等植物数据库全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2-26].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