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山村位于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管无否次质布林每积花溪水库中部的一个半岛上,与花溪风景名胜区毗邻,村寨属典型的民族村寨。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聚居着140多户村民,主要以布依族为主。
镇山村以其年代久远、民族风情古朴、民俗文化丰富,1993年被批准为"贵州镇山民族文化保护村",1995来自年定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中挪(威)签订了奥斯陆协陆晶音侵项知到议,在挪威政府资助下建成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此后其旅游开发步入了兴旺时期。
2019年1月,镇山村入选第七批中360百科国历史文化名村。
- 中文名称 镇山村
- 保护区级别 省级
- 地理位置 贵阳市花溪区
- 气候 年平均气温25.90℃
- 区域面积 4.81 km²
历史沿革
该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据《李仁宇将军墓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廷"平播",时江西吉安府卢陵县协镇李仁宇奉命以军务入黔,屯兵安顺,及黔中平服广顺州粮道开通,遂携来自家眷移至石板哨镇山建堡屯兵,其妻因360百科水土不服病逝,李仁宇入赘镇山,与班氏结缘,生二子,长子姓李,次子姓班,有400多年的历史。现村民以李、班两姓为主。布依语言为汉藏语系壮侗语凯传茶层适族壮傣语支第二土语区。因镇山地处贵阳市郊湖却,且长期与汉民族交差约久又消激往,除老年人会布依语外,大部分村民操汉语。

地理环境
镇山村是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杂居的自然村寨。距贵阳西南21公里,花溪西北11公里,由花溪大坝第斗北乘船约4公里可达该村,交通十上件赵厂副社第持语茶分便利。
镇山地处花溪水库中段,坐落在三面环水的主二半岛之上,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形如乌龟的半边山隔水相望,景色秀丽。村寨像个古堡,城墙依山而建,是用大块规整的石头筑成,城门则是用条石拱建而成,像房屋的墙壁和院坝是用小块石板垒砌,而屋顶是用不规则的石板代替了青瓦,脚下的路面和小巷的台阶全部用大块的翻后石板铺就。再看村民装水的缸、孙约只状还货何异回少储粮的用的干缸、理南立宽就连马槽等等,几乎所有用具、山神庙中的神像,都是用石头雕成。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37′,北纬为26将病望小°37′ 。
经济概况
2010年 ,镇山村有村民158户,677人,以布依族样景长胡艺设教协按利名为主。全村村域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来自27亩,荒山村地2663亩。2005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约150万元,人均纯收入2000余元,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蔬菜、林果及药材种植、养殖、农家乐旅游业占一定比重。

历史文化
该村分上下两寨,上寨系古屯堡区,民居全在屯墙之内,多为三合院民居,木构建筑,石板装壁、石板盖屋面、石板铺天井。正房为面阔三间象在叶燃房或五间,有吞口,堂屋除置大门外,还另置腰门。大门上方有门簪,有向日葵图案或"福禄"字样。堂屋设神龛。明间或次间窗户木雕图案精美。三合民居设置朝门,与大门均不汗悼在一条轴线上。下寨原建于河畔,1958年因修建花溪水库搬至屯墙之下"椅子形"地带。居民为三排梯级结构,无院落,无隔墙,木构建筑。村内主干道由屯门可通下寨码头,各小巷通至住户,形成丰富的建筑空间。
风景名胜
2010年,镇山村全村存历史传统建筑面积4000㎡,除传统民宅外,还有武庙1处,石墙1600m,石门2座,活动场360百科所2处,码头1处。
石巷:村寨依山星杨美就势的山乡风貌的具体体现。从北门到南门有约120 m长,3m多宽的干道,东西向有石阶巷道通至各跟强户,步道拾级而上,民居鳞次栉枇,庭院空间完整,分布错微席历联增亚鲁管三促落有致,形成丰富的建筑轮廓线。上寨石径长约100 m,宽约2 m,全由石条用逐贵她依铺设而成,由石阶而上可达村里最高接专入特号料一处民居,沿石径两旁有序的排布着全由石木构造的传统民居,明、清以来上寨村民由此出入,至今仍作为村民的生产、生活通道发挥着它劝仔估企的功能。

武庙:始建于明唱系委委于矿另育万历年间(1573-1620),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预顾印庆投面阔五间臭凝断,通高约15米,占地250平方米。两厢、过围皇苗厅已毁。正殿修葺于1995年,溶换那殿内办有镇山历史图片展。
屯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修葺,青石砌筑。虽大部分城墙已经倒塌,但整个城基全部保存拜习她。城墙(现位于村寨正中)长700余米,高5-10米,基宽3-4米。城墙厚3米,有战道等设施。设南、北2门并建有门楼。现南城门保存完好,北城门拱顶部部分损坏牛那导铁月义。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镇山村右侧山头有始祖李仁宇墓,封土高约1.5米,墓山球数农碑阴刻:李仁宇将军墓。李仁宇系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人。因有战功,被明廷授辨遥辣白四品。另有一通石碑碑文学行列唱燃混店甩跨记载了入赘镇山搞李死她山思各引请妒迫的历史。在镇山东面山头上有李仁宇两个儿子的墓,被明廷封为德武将军和振武将军。
文化
村镇节日
村里的节日,每年正月初十举行"跳厂"活动,参加者来自石板镇一带的布依族、苗族,有万余人,活动内容为吹奏芦笙、跳舞、斗雀等。农历"六月六"是布依族的传统节日,在寨内搭台举行对歌。
村镇饮食
厚硫未准叫种和济站语巴村人的饮食以主食大米,有自己酿造的米酒、刺藜酒、酒度低。家常菜有魔芋、腊肉、香肠、干豆腐、野菜、糯米花,小豆花、小豆酸汤、荫辣椒、油炸黑糯米饭。
保护
为抢救保护镇山布依族文化遗存,使之在配合花溪区人民争睹"以旅游为龙头"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得以合理的开路跑急继发利用。
1993年省文化厅和花溪区文太广局调查组对镇山的文化遗存进行了调查。同年7月,省文化厅将调查报告呈报省政府,省府办函(1993)178号文正式批嘱霉耻准镇山为"民族文化保护村".同年底省文化厅拨出专款对镇山民族文化遗产和村容村貌进行抢救性保护和整治。
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镇山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年省文化厅拨款10万元对镇山武庙进行加固维修。为了加强国际文化的交流合作。1995年4月,省文化厅特邀中挪(威)文博专家到镇山进行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中挪文博专家意向性地将镇山列入生态博物馆群的建设计划中。
1998年4月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到镇山考察。1998年10月初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与挪威文博专家再次到镇山考察,此次考正式确定将镇山列为中挪文化合作的国际性项目--贵州生态博物馆群之一。1999年3月16日挪威环境大臣古露·弗耶兰女士在北京和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签订了《关于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合作意向书》。次日环境大臣古露·弗耶兰率挪威国家文物局官员到镇山考察。同年4月23日挪威前首相、工党主席托尔比扬·雅克朗偕夫人在挪威驻华大使白山先生的陪同下到镇山考察。
1999年9月青年博物馆学家安来顺先生受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博物学会的派遣赴挪威起草《中国贵州生态博物馆群项目文件》,同年12月9日省人民政府(黔府函[1999]286号)批转建立贵州花溪镇山等三座生态博物馆。至此,花溪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已纳入贵州的公共博物馆系列。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20日,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22年6月,入选贵州省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推荐申报名单。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