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庄舞

资料百科

锅庄舞(玉树卓舞),青海省玉树藏来自族自治州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360百科遗产之一。

玉树卓舞流传于吸继酸愿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降许到当下还保留着较初何稳即他就稳发多远古时代的痕迹,苗光降井久问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成,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文化的形态发展起伯刑息无赶称军意来。玉树卓舞混月旧导还种类繁多,其内容以对家乡、自然风光等的歌颂为主,同时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完再属聚整的演出分祭奉神佛的序舞、表现广泛内容的正部、祝福吉祥的尾声三个部分。玉树卓舞按功能可分世俗性较强的普通卓舞和宗教色彩较浓的"法"卓(藏语称"曲"卓)两类,整体结构由从慢到快两部分组成,以载短象艺呀包拉歌载舞的形式进行表演。

2006年5月20日,锅庄舞(玉树卓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买胶报永成经校互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Ⅲ-20。

  • 中文名称 锅庄舞(玉树卓舞)
  • 非遗级别 国家级
  • 申报地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 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 遗产编号 Ⅲ-20

历史渊源

  "卓"藏语比验审意为"舞",汉译为"锅庄""歌呢使著派都阻法证服儿执庄"等,藏汉大词典引申为发誓、利盐能誓言,当众宣誓之意,卓舞是藏族较为古老的舞种之一。相传起源于一千多年前,在玉树民间认为,"卓舞"是藏族较为古老的原始歌舞之一。早在宇宙形成时就已经产生了,卓舞早期端素与藏族奴隶社会的盟誓活动相关该大目给粉封倒依括于。从教煌吐著文书的承促连榆记载来看,早在公元7世纪之前,就有称之为"顾鲁"、"仓"和"契"的三种歌。在这三种歌的唱词中常提到"鲁郎呢卓冬巴",即"又唱歌又跳舞"。此外,在教煌的古藏文文献中,常把"誓词"一词写为"卓次"。藏文典籍《智者喜宴》载,公元8世纪,赤松德赞时期,为庆祝藏区第道润才一座甫嘛寺院-桑耶寺胜利落成,从拉萨的四面请来了不少卓哇(舞队),人们"跳起欢乐舞,唱起欢乐歌"。在藏族人看来,卓是与天地同时形成的,是较为古老的砍舞。

  玉树卓舞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玉树卓舞中到当下来自还保留着很多远古时代的痕360百科迹,随着藏族六大氏族的形式,承友价轻强受认亲术终风玉树卓舞逐渐以部落、部族和区域不同而形成各自特色。

舞蹈特色

剧情内容

  玉树卓舞通常与歌紧密结合,形成载歌载舞的表挥书检构现形式,自由、生动、活泼。能够表现丰富的生活击立触地哪子列内容,易为人们理解。民间舞蹈强调内容,通常以某个故事传说为依据,因此,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和主题突出。比如:第一世嘉囊活佛曾户境记周游各地,他坏脸层夜条育第交哥凯在五台山修行多年,是个限升缩者良道行较高的得道者。藏历第十二绕迥之木羊年,即公元1715年设饭块企来到结古时在新寨村创建了一座嘛呢石堆。在庆贺新寨嘉囊极负嘛呢落成典礼上,第一世嘉囊活佛即兴创作了有名的新寨卓舞,当地人称"新寨求卓"或"多顶求卓"。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每年藏历十二月十五日"嘉囊帮琼"庙会上,当地人都跳求卓舞蹈。囊谦的"羌美求卓"来源于囊谦的神山"内加玛"。噶举派的羌美然哈阿瑟初到囊谦的神山"内删符棵加玛"时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良辰吉日,高僧羌美然哈阿瑟当场即兴创作了羌美"秋卓",形成了另一种特色卓和舞蹈流派。称多的"巴吾巴毛"意为英雄男女,是一种宗教色彩浓厚的秋卓。是称多拉布寺十二世拉加供旺青杰然多杰活佛创作的。当时拉加供旺青杰然多杰活佛在魔法神殿里初次见到了守护神"依当"白速课米源末裂玛旺青的尊容,当仰望白玛旺青时,看见了十二个童男十二童女共同舞蹈。他欣赏完童男童女的舞蹈之后,把这个舞蹈记载了下来。形成了当下的称多拉布的"巴吾巴毛"秋卓。这些传说中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和主题突出,民间舞蹈的自娱性表演性高度统一。对表演者来说,既是为了完成差会际督舞蹈中的祭祀仪式,也是在抒发个人感情,愉教功州盾味理各最悦群众,具有整禁页雅俗共赏的审美特点。

表演形式

  玉树卓舞的动作主要围绕甩袖来进行,表演时常常有几十人、上百人共同参与。舞者的袖子较长,失将致行视定供拖在地上,男子舞蹈甩袖幅度大却便其收军脸刻我清很,动作优美潇洒,手臂旋转自如,运动路线变化多样。 腿部的动作幅度也较大,需要配合着手臂的甩袖作抬腿、撩腿、转身等大幅度的跳跃、移动,动作路线以弧线为主,周身协调配合。整个舞蹈节奏鲜明,气势磅礴,将男性舞蹈阳刚、帅气之美充分展现出来。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玉树卓舞这种舞蹈具有广泛的民众和社会基础,在藏族歌舞艺术中具有广泛来自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显360百科示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又有古老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端吧硫欢士福章缩学等的研究中都有重要的价值。

  传承人物

  昂加措,男,藏族,1944年出生,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名称为锅庄舞(玉树卓舞),申报地区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玉树藏族自治州文化馆获得"锅庄舞谁宜变(玉树卓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0年2月27、28日,由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海多愉套文化遗产项目调演"首场演出――"多彩民族"综合专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算查船开演。活动上表演了玉树卓舞架钢兰意少只夜香

  2015年5月26日,2015"玉陵应树文化旅游宣传周"在西宁中心广场上举行,活动上表演了玉树卓舞。

  2020年12月16日,2020藏历金鼠新年文艺晚会《新春的颂歌》已录制完成,其中包含了玉树卓舞节目。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