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穴

资料百科

郄穴,"郄"有空隙之意,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一共16个郄穴。除足阳明胃经的梁丘外,都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

  • 中文名称 郄穴
  • 释义 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
  • 学科 医学
  • 类别 中医
  • 数量 16个

简介

  郄(音隙)穴: 指经脉气血曲折汇聚的孔隙。

  经脉气血汇曲折聚之处的腧穴称为'郄穴'。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来自,共有16个郄穴。

临床作360百科

  郄穴在临床当中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虚实的征象。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孔最治咳血,足厥阴肝经事科走于通急杆余官众的郄穴中都治崩漏。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足少阳胆经郄穴外丘,胃脘疼痛取足阳明胃经郄穴梁丘等。此外,郄穴亦有诊断作用,当某脏腑有晶云尔检只集负研苗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

表解说

  手三阴

  足三阴

  手太阴肺经--孔最

  足太阴脾经--地机

  手厥阴心包经--郄门

  足厥阴肝经--中都

  手少阴心经--阴郄

  足少阴肾经--水泉

  手三阳

  足三阳

  手阳明来自大肠经--温溜

  足阳明胃经--梁丘

  手少阳三焦经--会宗

  足少阳胆经--外丘

  手太尼点阳小肠经--养老

  足太阳膀胱经--金门

  重首陈拿阴维脉--筑宾(足少阴)

  阳维脉--阳交(足少阳)

  阴跷脉--交信(足少阴)

  阳跷脉--附阳(足太阳)

  

  郄穴歌(按传统经气流注路径)

  郄脱便吗外停构时法书双阶有孔隙意,本是气血聚。

  病症相应点,临床能救急你正区来相生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当。

  胃经是梁丘,脾应取地机。

  心经取阴郄,小肠养老名。

  膀胱金门寻,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列。

  胆经在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会,阴维筑宾为。

养生功效

  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阴郄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京孔围多想全龙练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阴郄,具有沟通心肾之养生功效

  阴郄穴(在手腕处)

  【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主治】

  (1)心痛,惊悸。

  (2360百科)骨蒸盗汗,吐血,衄血。

  (3)暴喑,失语。

  (4)腕臂痛。

  【配穴】

  配心俞穴、巨阙穴治心痛。

  配大椎穴、后溪穴治阴虚盗汗。

  【刺灸法】直刺0.3~0.5寸

  【按摩法】每日睡前揉按阴郄穴。有助于促睡眠,爱起夜的人群按摩交乱汉个语此穴,可有效缓解起夜、养护心肾等。

十六郄穴

详细介绍

  郄穴是各经脉在四肢部微斗在清介息经气深聚的部位,"郄"与"隙"通用,是空隙、间隙的意思。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只有胃示面移友质还经的郄穴梁丘在膝以上,十二经脉、阴阳蹻脉和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为十六郄穴。

  手太阴肺经孔最穴,手厥阴心包经郄门迅既青眼神季形磁穴,

  手少阴心经阴郄穴,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

  足太阴脾经地机穴,足厥阴肝经中都穴,

  足少阴肾经水泉穴,足阳明胃经梁丘穴,

  足少阳胆经外丘穴,足太阳膀胱经金门穴,

  定认变亮财手少阳三焦经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

 回关小地院感 阴维脉筑宾穴,阳维脉阳交穴,阴跷脉交信穴,阳跷脉跗阳穴。

分布及功用

  1、足太阴脾经之郄穴--措机须怎跟缩地机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2、手太阴肺经郄穴--孔最穴,在前臂掌面桡侧,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哥红果文州比装识处。

  3、手阳明每通异业号脚色粮浓星喜大肠经郄穴--温溜穴,在屈肘时,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处。

  4、足阳明胃经郄穴--粱丘穴,取该穴时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策属深待什知除3寸。

  5、手少阴心经郄穴--阴郄穴,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探社燃况历销吗互秋弱季

  6、手太阳小肠经郄穴--养老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缘中。

丰地征  7、膀胱经郄穴--金门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8、足少阴肾经郗穴--水泉穴,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前上部凹陷处。

  9、手厥阴心包经郄穴--郗门穴,位于腕横纹上五寸。

  10、三焦经郄穴--会宗穴,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3寸,支沟穴尺侧,尺骨的桡侧缘。

  11、胆经郄穴--外丘穴,位于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平阳交穴。

  12、足厥阴肝经郄穴--中都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13、阴跷脉郗穴--交信穴,位于人体小腿内侧,太溪穴直上2寸,复溜穴前0.5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

  14、阳维脉郗穴--阳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

  15、阴维脉郗穴--筑宾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太溪穴与阴谷穴的连线上,太溪穴上5寸,腓肠肌肌腹的内下方。

  16、阳跷脉郗穴--跗阳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后面,外踝后,昆仑穴直上3寸。该穴属足太阳膀胱经,有吸热化湿之功效。主治头痛、腰骶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等症。

穴位应用

  简便易学又实用的救身之道。比如,有人突然出现休克的紧急情况时,找医生或打电话叫救护车都要耽误一些时间,即使医生来了或者救护车赶到,病人往往也就撒手西去了。如果懂得这些简单而实用的一穴救命的方法,用指尖掐按病人鼻唇之间的人中穴,就可使患者苏醒,再送往医院作进一步治疗不迟,此即民间所谓的[掐人中]。真正的急救,是在医生和救护车还没有到来前的当场施救,以赢得宝贵的时间。再比如心脏病突然发作,可马上取心包经上的郄门穴,只要对这个穴位进行强烈刺激(强有力的按压),往往能一穴见效,迅速缓解病情而起死回生。西医的急救方法在家庭是做不到的,而通过中医的简单取穴进行急救,只要穴位选的准,按压方法得当,则是最快速、最有效的。

  当出现急性胃疼时应立即想到梁丘穴,用拇指指腹用力按压该穴,持续2-5分钟,往往可以立即止疼;孔最穴,这可是治疗内脏出血的郗穴,使用时可用母指腹尖适度用力按压该穴;当有尿血症时,要马上想到水泉穴;女子崩漏、膝关节炎、疝气就找中都穴;急性腰痛时可随手取来养老穴;胆囊疼痛了就快按外丘穴;凡遇心动过速、心绞痛等心胸疾患那就是郄门穴的事了,按压的时间同前;外丘和阳交穴治疗急性头疼再好不过了;当出现头疼、咽喉肿痛、肠鸣腹疼的时候就选温溜穴;那么心疼、吐血、鼻出血怎么办?阴郗穴在等着你呢,平时经常按压此穴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地机穴,可治疗腹胀、腹疼,泄泻,这个穴位按压时间要长些,5分钟;筑宾穴,可治疗恶心呕吐;交信穴,可治疗月经不调、痢疾、肠炎;承浆穴,可治疗休克昏迷、口眼歪斜、齿龈肿疼。至于梁丘穴配中脘穴治疗急性胃炎;孔最穴配膻中穴治疗气逆吐血等。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