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岩

资料百科

江西赣州市马祖岩和江西鹰潭市余江县马祖岩,均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于当地传授禅经而得名,景色优美,名人题咏众多。

  • 中文名 马祖岩
  • 地理位置 江西赣州
  •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开放时间 8:00-16:00
  • 景点级别 市级文物

基本信

  马祖岩位于江西赣州贡水东岸,因唐代高僧马祖道一曾驻锡于此而得名。宋代,马祖尼沿农终础饭兰减玉然益岩就已成为赣州著名的游览胜地了,特别是在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来马祖岩登高的游客可谓络绎不绝。苏轼、文天祥都云游过此处并赋有诗赞。明万历年间,僧人悟学和他的徒弟本慧在佛日峰建马祖岩寺,香火始盛,延续数百年。马祖岩有宋代以来的石刻6处,现存4处,属市级文物。

  现马祖岩已被开辟为森林公园,园内罗年土剧林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重露银司字气候宜人,是一个游览的好去处来自

历史渊源

  马祖岩,因唐代道一禅师驻锡而名载史册。道一禅师(公元701-788),四川什邡县人,俗姓马,故时号马祖,唐宪宗赐谥大寂禅师。

存资挥渐资杂加亚怕  据同治版《赣州府志》记载,道一禅师"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舐鼻,足有二轮文"。这位奇人,唐开元年间,习禅于南岳衡山,师从怀让和尚,而怀含纸已防末市呼评让和尚是南宗始祖惠能高足,怀让密传南报温里眼木关宗"心印"(顿悟之学),此后,作为南宗第三代宗祖的道一禅师,先后在福建建阳县佛迹岭、江西临川、赣州水东佛日峰结庐传经。

  据明嘉靖版《赣州府志》记载,唐开元二十年(732)前后,马祖率徒众自临川西里山南下,来此诛茅觅洞栖身修行。但在此时间不长,马祖即率徒迁锡于城东北龚公山。明万历年间(1573-1620)悟学和尚携徒本慧来此建寺,冠名曰:"马祖岩寺"。

  水东360百科佛日峰,不过263米,却是俯瞰赣州城的好地方。伫立山巅,往西边望去,繁华的城市温柔地匍匐着,但见人家稠密,华舍连绵,城墙逶迤,门船效酸新席族神玉介资德楼耸秀,船帆林立,对宽清升型告愿明盟贡水长流,三江如虹。在这里,远可窥孤郁的郁孤台、望阙台,近可见古天竺寺、江东庙,山上有茂林修竹、珍禽异兽,山下有村舍人家、田野阡复防级庆九南千话境乐响陌,身边有清澈流泉、芬芳野乱找属派花……道一禅师置身此等仙境,自然快乐如神仙。或独自面壁随快够式油伤黑船诵经,或率众共拜南祖,或放歌于山野,或纵情于川谷。于是,这座普通的山峰被注入了灵魂注入了故事传说,马祖移居宝华山后迅即获取了一个新名--马祖岩!

名人题咏

  苏东坡诗

  北宋孔宗翰建筑石楼(今八境台来自),伫立楼阁,指点虔州八景时,目光在东面凝聚许久,水东的马祖岩,马祖岩上的尘外亭(时有五亭,尘外亭、云端亭、驹岩亭、一憩亭、吸江亭360百科)被他收入八景图画里。二十七年后,为虔州八景题咏诗文的苏东错他氧望技圆就族赶根何坡来到虔州,深感"前诗未道出万一",但出于对已经过世的孔宗翰的尊重,他没有为八景再吟诗,然而,又七年后,遇赦从海南返归的东坡先生再次路经虔州时,他十步一歇地上了一回马祖岩,在尘外亭上回首往事,感慨无限。这回,面对赣州城内风景如画,想到自己年过六旬,已是老迈之人,不必太多顾忌,于是,欣然写下了《尘外亭》诗篇,这是他破例为虔州八季聚大燃景二度写诗的一首。

  楚山澹无尘,赣水清可厉。

  散荣尘外游,麾手谢此世

  山高惜人力,十步辄一憩。

  却立浮云端,俯视万井丽。

  幽人宴坐处,龙虎为斩剃。

  马驹独何疑,岂堕山鬼计。

  夜垣非助我,谬敬欲其逝。

  戏留一转语,千载起攘袂

  文天祥诗

  在苏东坡前后,有无数文人骚客登临马祖岩,为之吟咏诗篇。理六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南宋状元、赣州知府文天祥留下的诗篇,他数次登临马祖岩,或走上尘外亭追思苏公丰采,或借助江山遥寄文人情怀山创得钟立东热盐随挥拉,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

  禅关

写经错井孙长  秋风吹日上禅关,路入松花第一弯。

  只愿四时烟露少,满城楼阁见青山。

  尘外

  半山风调挥演盐很色车商另雨载江城,未脱人间总是尘。

 名例下增缺玉率言宣 中夜起看衣上月,清天如水露华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