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樟花 (1921年-1942年)原名马樟华。女,越剧名演员。代表作品有《玉蜻蜓》,浙江嵊县马家村人。有"闪电小生"、"越剧皇帝"之青展阶门草布提度派称。
- 中文名称 马樟花
- 外文名称 Ma zhang hua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浙江嵊县马家村
生平年易否门自收表
马樟花,出生于浙江嵊县马家村。
1931年,随养姐赵香佬到邻村"文明女子化装团"习艺。
1932年初,插班进"锦花舞台"越剧科班学戏,工小生,刻苦勤奋,艺事大进。
同年底,其父自组来自戏班,令马樟花回村360百科,数日后即上演《蝴蝶杯》,饰男主角田玉川,颇受好余犯顶变评,自此在浙江走红。
1936年赴沪演出数月。1938年7月再次到沪,应聘于大来剧场四季春戏班,任二肩小生,不久即擢升为头肩,与袁雪芬搭档有热超着图二析率。
1939年7月1日起,先与傅全香、继同袁雪芬到华东电台播唱,开创了越剧演员唱电台的先例。之后,被报刊誉为"闪电小生"、"越钢杂货伟剧皇帝"。
1940年,她与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等合演据《聊斋志异》小说改编的《恒矿沿校胶困左医步娘》,试用布景,连满64场。
委再儿服用 1940年又与袁雪芬、傅全香、钱妙花等合演《恒娘》(饰洪内食想作货犯补据大业),试用布景,满座64场,成为越剧改革的初步尝试剧目之一。
马樟花富有正义感,好打抱不平。为了摆脱恶势力纠缠,于194与假浓们鸡久换饭序1年与鲍姓大学生结婚。
同年7月离开大来剧场,另组天星剧团,与花旦支兰芳合作,8月底在九星戏院演出新戏《恩爱村》,卖座颇佳。当时,大来剧场老板陆根棣和庸俗小报却对马樟花大加诬蔑,她郁愤成疾。
1942年2月19日去世,年仅21岁。
1942年22日,上海殡仪馆为她大殓时,数百名越剧演员指赶改环何三陆盟纪和观众自发前往吊唁。
艺术成就
马樟花功底扎实,戏路宽广,除擅长演小生制八若她玉宽重外,老生、红生、黑头、武生列皇好室开发、童生、花旦、小丑等均在写好呀末行。扮啥象啥,极有良只给此波积部个性,且善于用创造性手段刻画人物。如《玉蜻蜓》中饰申贵升,吐血身亡前,一边唱,一边用手抓捏灯花,随着回肠荡气的演唱,灯花时而闪烁,时而隐没,恰与人物此时的精神状态吻合,不仅使观众,连同班演职员也叹为观止。
同时,在艺术上富有主见,敢于创新,不迎合低级趣味。
后起小生陆锦花的唱腔受其影响较多。
主演剧目
拿手戏有《梁祝哀史》(梁山伯)、《珍珠塔》(方卿)、《玉蜻蜓》(前申贵升后徐元宰)、《红鬃烈马》(薛平贵)、《奈何天》十不全")、《轩辕镜》(包公)、《仕林祭塔》(许仕林)等。
有《仕林祭塔》、《珍珠塔》2张唱片传世。
相关评价
越剧演员马樟花有"闪息女扬执电小生"之称。其意一是她成名快,她比屠杏花、竺素娥、张湘卿红蛋拿蒸好么等学戏稍晚,但是她像春笋冒尖那样脱颖而出,后来居上;二是她过早去世,像闪电般消逝,令人惋惜。她那俊秀的扮相,潇洒的台风,神形兼备的表演技巧,音色明亮纯净、行腔舒展松弛的唱腔和俊来自逸的气质,不但现在的越剧观众没有感受,就是连当时与其同台的姐妹们可能也逐渐印象淡薄--毕竟时间过去很久了。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