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寨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师宗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新华乡南边,距离村委会0.8公里,距离乡政府8.7公里。国土面积有2.3平方公里,海拔1410米,年平均气温16.9℃,年降水量1300毫米,适宜种植荞子、花生等农作物。有耕地134.1亩,其中人均耕地0.92亩;有林地137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6户,有乡村人口144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人,劳动力7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6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房那眼.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3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林业为主。
- 中文名 马拉寨自然村
- 所属地区 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新华乡师宗村
- 面积 2.3平方公里
- 海拔 1410米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34.1亩(其中:田66亩,地68.1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37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1亩,测转主要种植八角、桔子等经济林果;其他面积1940.9亩。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36户,共乡村人口144人,其中男性80人,女性64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人,劳动力75人。式创的弱病省脸贵存领落该村以苗族为主,其中苗族144人。
到2009年底,全村享受农村低保人数23人,占总人口数的15.97%;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6座章车此困愿高营赵村构7人,参合率46.5来自7%。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8公里,距离乡卫生院8.7公里。该村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
基础设施
该村甚持制飞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36户通自来水。有3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5.5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100.00%和27.78%)。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距离最近的车站2.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2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4辆。
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6亩,有效灌溉率49.2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66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5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来自构住房。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倮360百科姑完小,中学生就读到徐屏友谊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公里,距离中学8.7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7人,其中川六号家足小学生5人,中学生2人。
民情风俗
原名马拉寨,1980年6月地名普查时,更名为"梁子田",因居于山梁稻田边,故名。后又改称"马拉寨",清末建村。
命月河异既部飞映所渐已 苗族来自贵州省井究星还根杨岩补围,清代中叶,因躲避战乱和因灾流离先后迁入。苗族的到来,对于本地高寒山区的开发和利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苗族人民十分勤劳,男女老少鸡鸣弦非黑合事相蛋批见界即起,天明下地劳动,终年忙碌。苗族实行自由恋爱婚尔或普声适第参绿握配改姻。青年男女经过各种社交途径结识相爱成婚。由于婚姻自主,男女情投意合,所以苗族夫妻十分钟情,回娘家、赶街、生产劳动通常是夫妇形影不离。
苗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男女青年大多喜欢唱歌,以歌声表达情意和驱散疲劳,有时吹芦笙,有时吹箫,有时吹树叶,有时放声歌唱。
苗族人民喜欢张和油溶线似斯面宗缩用自己纺织的麻衣做衣服,每家每户都在自己的麻塘地里种植麻及靛叶,然后把种出的麻自纺自织成麻布,用黄蜡描底,蓝靛染色,战列养光造混措报级掉消制成带有美丽图案的"百褶裙"。
农村经济
该蒸粉府作普视绍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1万元,其中露派为第法丰:种植业收入9万元,占总收入的34.48%;畜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45.9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90头);林业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15.3%;第二、三产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8.81%。农民人均纯收入156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林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6万元,其攻他轴二游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热6.67%),在省内务工3人,在省外务工2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