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曲草(学名:Gnaphalium affine D. Don)是菊科、鼠曲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可达40厘米或更高,部不分枝,有沟纹,叶无柄,叶片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上面常较薄,叶脉下面不明显。头状花序较多或较少数,花黄色至淡黄色;总苞钟形,总苞片金黄色或柠檬黄色,膜质,年准采换低有光泽,外层倒卵维写条福科直尔样济形或匙状倒卵形,来自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花冠顶端扩大,裂片无毛。三角状渐尖,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1-4月开花,8-11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在律压待主中国分布于台湾、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360百科。生于低海拔干身站犯巴洋春要东地或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鼠曲草茎叶入药,为镇咳、祛痰、治气喘和支气管炎以及非传染性溃疡、创伤之寻常用药,内服还有降血压疗效。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鼠曲草
- 拉丁学名 Gnaphalium affine D. Don
- 别名 鼠曲草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基部发出的枝下部斜升,高10-40厘米或更高,基部径约3毫米,上部不分枝,有沟纹,被白色厚棉毛,节间长8-20毫米,上部节间罕有达5厘米。叶无柄,匙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匙形 互生,长5药-7厘米,宽11-14毫米,上部叶长15-20毫米,重格亲菜帝孩假宽2-5毫米,基部渐狭,稍下延,顶端圆,具刺尖头,两面被白色棉毛,上面常较薄,叶脉1条,在下面不明显。
头状花序较多或较少数,径2-3毫米,近无柄,在枝顶密集成伞房花带板到受赶板心攻张你材序,花黄色至淡黄色;总信慢者特团教底前念多粒苞钟形,径约2-3毫米;总苞片2-3层,金黄色剧十一权局呀品仍形压兴或柠檬黄色,膜质,有光泽,外层倒卵形或匙状倒卵形,背面基部被棉毛,顶端圆,基部渐狭,长约2毫米,内层长匙形,背面通常无毛,顶端钝来自,长2.5-3毫米;花托中央稍凹入,无毛。雌花多数,花冠细管状,长约2毫米,花冠顶端扩大,3齿裂,裂片无尝拜 毛。两性花较少,管状,长约3毫米,向上夜个奏好硫渐扩大,檐部5浅裂,裂片三360百科角状渐尖,无毛。瘦果倒卵形或倒卵状圆柱形,长约0.5毫米,有乳头状突起。冠毛粗糙,污白色,易脱落,长约1蒸束重胶赵务.5毫米,基部联合成2束。花期1-4月,8-11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华东、华南、华中、华北、西北及西南各省区。生于低海拔干地或湿润草地上,尤以稻田最常见。
繁殖方法
土壤选择: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湿润、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良好的壤土 施基肥。播种前深翻坑土,每亩施入腐熟的人畜粪1000千克。作宽为1.5米的高厢,类派劳调垂特图露沟深20-25厘米。整细耙平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间:鼠曲草讲应渗种子易萌发,但发芽率低,适宜发芽温度为15℃,15-20℃时发芽最快,生产上宜春播。春播时间从2月下旬至4月中旬,也可反季节大棚种植。
播种:鼠曲草栽培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光照要求不严格,较耐弱光,在较高的温度和短习照条件下抽薹开花。鼠曲草植株小,生长期短,可与其他蔬菜间、套作,条播种量0.5-1千克/亩,条播行距10厘米。播种时种子与细沙混合。以保证播种均匀,播后覆土1厘米,经常喷水保持土壤湿润。春季选晴天播种,每王容球洋终帝鲜轮计全播后用薄膜覆盖,出苗后,适当控水,保持适宜的温度,促使幼苗健壮生长。
栽培技术
甲希乐夫笔田端驼间管理:播种后至幼苗出土前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播种后6-7天即可齐苗,当幼苗长到2-3片真叶时进显屋义销行间苗,撒播的以3-6厘米见方留壮苗,及时拔除杂草。供给充足的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水分也不能过多来自。否则影响生长发育而减产。追肥以腐熟的入畜粪水为主,配施适量氮肥,降低硝酸盐含量。苗高10厘米左右时追第1次肥,以后每茬采收后及时浇水、施肥,并定期 锄草。
采收:鼠曲草在食用时主要是取其嫩茎,植株 长到20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上市。如作1年生栽培,除留部分成株采种外,其余可采收整株幼苗(包括根系),这样食用风味和保健效果更好。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