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罕默德·阿里,1942年1月17日出生于路易斯维尔,美国拳击手。
12岁开始了自己的拳击生涯。1964年,22岁的阿里击败索尼-利斯顿首次夺得重量级拳王的称号。同年,他再度击败利斯顿,从此职业拳击进入了阿里时代。儿含此后,阿里在2端响散0年的时间里22次获得重量级拳王称号。1981年阿里从拳击场上退役,不久患上了帕金森氏病。 2016年6月4日,阿里在凤凰城当地医院病逝,享年74岁。2016年6来自月10日,拳王阿里的传统穆斯林丧礼周四360百科在他的肯塔基州家乡市路易斯威尔举行,展开历时两天对这位受爱戴拳击传奇人物兼民权英雄的告别仪式。
- 中文名 穆罕默德·阿里
- 外文名 Muhammad Ali-Haj
- 国籍 美国
- 出生地 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
- 出生日期 1942年1月17日
人物经历

1942年1月来自17日,阿里出生于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在他十二岁那年,他的自行车被偷了,通过这件事他认识了地区警察、也是拳击教练乔·马丁。在马丁建议下开始学习拳击术,在高中阶段赢得了六副肯塔基州金手套。
1960年10360百科月29日,阿里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场职业比赛,药侵木慢就句微练解认杨并获得了罗马奥运会轻重量级桂冠,从此开始职业生涯。
从1960年到1963年之间,阿里在拳击场上的成绩达到了19胜0负,其中15次击倒对手获胜。他击败的对手包括了托尼·埃斯波蒂、吉姆·罗宾逊、东尼·弗里曼、杜克·萨贝东、阿伦佐·约翰逊、乔治·洛根、威利·贝斯曼诺夫和拉玛尔·克拉克(克拉克在被击败之前的的四十场胜利都是击倒对手获胜)。
1964年,22岁紧神座规短讲副的阿里,赢得了与索尼·利斯顿争夺重量级拳王称号的机会负证前导,在第七回合,战胜了索尼·利斯顿,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成为新拳王的第二天识三亮吗先因,他向全世界宣布,他已经皈依伊斯兰教,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穆罕默德·阿里。
此后,阿里先后战胜索散雷销尼·利斯顿、帕特森(用当时唯一一位曾经两次获得拳王宝座的拳手)等高手,9次卫冕成功。
1967年3月22号,阿里在第七回合击倒了挑战者弗雷,再次蝉联拳王称号后。
1967年4月30日,他拒绝加入美国军队服役。为此,他被剥夺了冠军头衔,并且在随后的三年半时间内禁赛。
1970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恢复阿里的拳手资格,由于两年多没有参加正式比赛,加上年龄和体重的增长,复出后的阿里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1971年5月8号,阿里挑战烟火乔,在比赛中两次被当时的拳王弗雷泽击倒,挑战宣告失败。
1973年5月3张送例后错植改1号,他以点数输给了肯·诺逐作转晚艺概初兴判不顿,经历了复出后的第二场失利。
1974年10月30日,在原扎伊尔的首都谁供意倒已宪益临运回含金沙萨。阿里夺回了拳王金腰带。此后,阿里又连续十次蝉联拳王称号,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宾马尼拉战胜弗雷泽的世纪之战。
1978年9月,阿里点数战胜斯平克斯,最后一次获得拳王金腰带。
1981年,阿里带着创职业拳坛纪录的56胜5负的纪录退役。
1983年,阿里被确诊患帕金森氏综合征,医生判断,阿里患病与头部屡受撞击直接关联。在20多年职业生涯中,阿里的的该美振头部遭受近3万次重击毛供利另突汉语银承。此后30年间,医生不断给阿里下诊断书,认为他可能活不长久。
1996年阿里点燃了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圣火。
1996年8月2号,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篮球笔乡尽司万呼拿味查粉须决赛中场休息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将一枚特制存居谓误死哥会的罗马奥运会金牌挂在了阿里的胸前。
1998年,阿里获得联合国和平信使奖。
2005年11月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布什授予阿里“总统自由勋章”。
2006年4月11日,娱乐授权公司CKX宣布,以5000万美元现金买下了阿里80%的姓名肖像权。
2012年1月14日,阿里在美国肯塔基州家中庆祝70岁生日。
拳击生涯
1942年1月17日,一代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出生在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和当时美国其他各州的情况一样,种族隔离也是肯宗塔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是供有色人种居民吃饭的依着单保斯核肉女地方,而他们是不的兰占果普允许进入专为白人开设的餐馆的。尽管很多人为此游行抗容显学站获病观实吸层夫议,但这实际上,还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了。
阿里和他的弟弟鲁道夫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而阿里从小就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来改变这一切。对此,他的母亲一直记忆犹新。阿里的母笔亲奥德萨·克莱说:“他曾经是个快乐的小男孩,总是跑来跑去地干着什么,很愉快。他一直喜欢、也一直要和别人打斗。他开始参加拳击运动的时候总是对我说,早晚他会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金牌拿回来,他做到了。还有一次,是他在四岁的时候,他曾经对我说,总有一天,他要成为世界冠军,是的,他也做到了。”
从12岁开始,阿里就在当地的一家健身房练习拳击。阿里的启蒙教练乔·马丁说:“就在下面的这栋楼上的体育馆里,每年这个地区的黑市商人都要在那聚一次,展示他们的服装和各式各样的商品,当然还有一些气球、糖果之类小孩子们喜欢的东西。那年他12岁,骑着一辆自行车来的,但他买气球或糖果什么的时候,有人偷了他的自行车。他的心情很不好,说是要找警察,有人告诉他下面就有警察,他就直奔下楼去了。他说他原来不知道体育馆在这儿,看一下才行,还说要是找到偷自行车的人,就要拿鞭子抽他。我对他说‘你不如先学会打拳’,他说‘我愿意学’,我说‘你可以从今天晚上或者明天晚上开始’。第二天天一黑他就来了,他很少不来,每次我到的时候他就已经来了,我走了以后他还在这儿练。”
1960年初,刚满18岁的阿里开始参加业余拳击比赛。已经接受过六年训练的阿里刚一出道就让人们眼前一亮。阿里的启蒙教练说:“我还记得他做过一些可笑的事情,那是一次他和芝加哥的重量级拳击冠军带金拳套的拳击手比赛。我们到了那儿,因为他是第一次出台,要称重量。那人是冠军,先称然后是他。他站在秤台上转向我问道:‘马丁先生今天晚上你急着到哪儿去吗?’我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我说:‘没有啊!还没有定,为什么?’他说:‘我想要是你急着去哪儿,我就在第一个回合把这家伙打倒,你就可以早些走了。’” 果然,在比赛中,对方根本就不是阿里的对手。穿深色短裤的就是阿里。在第一回合即将结束时,阿里连续用重拳将对手击倒,提前结束了比赛,也实现了他在赛前向教练夸下的海口。
凭借优异的表现,18岁的阿里成为美国代表队的成员,出征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在81公斤级的比赛中,阿里三战全胜,顺利进入决赛。他的对手波兰人皮埃茨克斯基,是三届欧洲冠军,和1956年奥运会的铜牌得主。
他在场上的精湛技艺令人叹服,有人形容他的出拳,像蜜蜂刺人一样的犀利,而他脚下的步法,又像飞舞的蝴蝶一样轻盈、灵活。此外,年轻的阿里不仅在场上表现突出,在生活中他也非常活跃。在奥运村里,他向每个人问好,还和大家开各种玩笑,成了那里知名度最高的运动员。
三个回合下来,阿里以点数的优势战胜对手,获得了自己唯一的一枚奥运会金牌。而他独创的步法,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蝴蝶步。
回国后的阿里,从机场开始,就感受到了人们的热情。一时之间,他也成了美国人追捧的对象。眼前的荣誉,让阿里误以为,他已经用胜利改变了人们对有色人种的偏见,但依然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他的梦想。 阿里的弟弟鲁道夫·阿里说:“1960年穆罕默德·阿里从奥林匹克运动会回来,他在罗马赢得了奥林匹克金牌。在他回国的那些日子,还没有施行取消种族隔离政策。他把金牌挂在脖子上到闹市区的一家饭店吃饭,但是没有人给他服务。他说:‘我是冠军!我是金牌得主!’得到的回答是:‘我们才不管你是谁呢!’”
愤怒的阿里将自己的金牌扔进了大海,他说,我再也不愿意为这样的国家效力了。
1960年10月29日,对阿里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一天,他参加了自己的第一场职业比赛,并获得了胜利。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阿里几乎取得了全胜,其中有七次,是直接将对手击倒在地而取胜的。通过一场一场的胜利,到了1964年,22岁的阿里,终于赢得了与索尼·利斯顿争夺重量级拳王称号的机会。而这也将是他参加的第一场拳王争霸赛。
1964年2月25日,阿里在迈阿密轻取利斯顿,成为新一代拳王,从此,职业拳击进入了阿里时代。
说起职业拳击,有一个场景您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选手们在赛场内外的唇枪舌剑。一方面,他们希望借此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另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对外进行宣传,也算是一种自我炒作的方式。但有一点您大概不知道,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拳王阿里。
相对来讲,当年的职业拳击运动员都比较朴实,很少直接对外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与外界沟通最常用的渠道就是自己的经纪人。但阿里却不是这样。年轻时的阿里不仅拳头硬,脚步快,而且伶牙俐齿,说起话来咄咄逼人,常常令他的对手,甚至采访他的记者很难招架。
1964年2月2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22岁的卡休斯·克莱,也就是穆罕默德·阿里在第七回合,战胜了索尼·利斯顿,成了新的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但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了这位自信得近乎狂妄的年轻人。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阿里说:“谁最棒?(你下一个和谁打)谁最棒?你看他们都不说吧!不公道,哪儿都没有公道!没有公道!他们不给我公道!(你和谁打 你和谁打)(告诉他们你和谁打)我都告诉你们了,谁最棒?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谁最棒?”2月26号,也就是克莱成为新拳王的第二天,他向全世界宣布,他已经皈依伊斯兰教,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穆罕默德·阿里。
1964年5月,阿里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在那里,他受到了各国政府元首级别的接待,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超乎寻常的热情。从非洲返回芝加哥后,阿里与大他一岁的黑人女孩桑吉·罗伊相识。1964年8月14号,两人举行了婚礼。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记者问:“那么你是不是认为在你取得了这个(拳王)称号之后,你的个性改变了呢?” 阿里回答:“是啊,我有点放松了,或者说变得稳定了。你们能看到我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妻子,我不再像我过去那样说话了,她不喜欢我说得太多。她告诉我要安静,行动能说明一切。她说我不用再说什么了,她自己也不喜欢说话,她只喜欢听。”
1971年5月8日,阿里作为挑战者,在比赛中两次被当时的拳王弗雷泽击倒,挑战宣告失败。
1973年5月31日,他以点数输给了肯·诺顿,经历了复出后的第二场失利。这使得人们开始怀疑,阿里的时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吗?
与阿里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年轻的乔治·福尔曼开始崭露头角。在同样与这两位拳手的交锋当中,福尔曼取得了全胜。1973年1月22日,身穿红色短裤的福尔曼六次将弗雷泽击倒,仅用了两个回合,就夺下了拳王金腰带。
1974年3月,他再次以绝对的优势战胜诺顿,卫冕成功。在取得了四十场连胜之后,福尔曼的下一个对手,就将是穆罕默德·阿里。这场比赛的组织者,就是当年初出茅庐,但现在已经在职业拳击界呼风唤雨的经纪人唐·金。他把比赛安排在了非洲国家,原扎伊尔的首都金沙萨。而人们也将这场比赛称为丛林大战。
尽管阿里当时并不是拳王,与福尔曼的实力对比也处在下风,但当地人将他敬若神明。阿里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福尔曼即将面对的对手,将是阿里和整个金沙萨。
职业拳击经纪人亨利·施瓦茨说:“当福尔曼到达扎伊尔,有人为他翻译那里牌子上的话,意思是:阿里,杀了他!乔治变得比以前更愁眉不展了,并且也从那时起,乔治就想离开扎伊尔了。咱们换一个地方比赛,要么干脆索性就不比赛了,这是乔治当时的感觉这种感觉与日俱增。”
1974年10月30日,金沙萨,阿里挑战拳王福尔曼。专门为这场比赛修建的体育场内座无虚席,而挑战者阿里也在拳台上,指挥所有的观众有节奏地高喊:“阿里,杀了他!”身穿白色短裤地就是阿里。比赛开始后,福尔曼很快就将阿里逼到了拳台的角落,展开猛攻。而阿里则完全放弃了移动,只是被动地靠在栏绳上招架,伺机进行还击。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七个回合。正当人们以为阿里已经大势已去的时候,转机在第八回合出现了。以逸待劳的阿里用组合拳,将体力下降的福尔曼击倒在地,干净利落地赢得了这场丛林大战的胜利,也夺回了阔别7年时间的拳王金腰带。
此后,阿里又连续十次蝉联拳王称号,其中就包括1975年10月,在菲律宾马尼拉战胜弗雷泽的世纪之战。
1978年9月,阿里点数战胜斯平克斯,最后一次获得拳王金腰带。此后不久,36岁的阿里宣布退出拳坛,这样,他就以在20年中22次获得重量级拳王称号的骄人战绩,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此期间,阿里与他的第二任妻子比琳达离婚。1977年6月,他第三次结婚,这一次的新娘是贝罗尼卡·波石。此后,阿里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综合症。尽管如此,他依然作为文化和体育的使者,穿梭于世界各国。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与夫人波石在1985年访问了中国,受到我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而阿里对中国也并不陌生,早在1979年,他就曾访问北京,还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亲切接见。
此后不久,阿里结束了他的第三段婚姻,1986年11月19日,阿里与他现在的太太朗尼结婚了。阿里的妻子朗尼·阿里说:“穆罕默德·阿里和我是好朋友,是丈夫和妻子,他还像是我的兄弟,所以这是个不同寻常的组合。”
1996年8月2日,亚特兰大奥运会男子篮球决赛中场休息。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将一枚特制的罗马奥运会金牌挂在了阿里的胸前。尽管当时的赛场内,云集了众多梦三队的篮球明星,但人们依然把最为热烈的掌声,献给了他们心中的英雄——穆罕默德·阿里。
作为前奥运会的拳击冠军,阿里因为反对以前美国政府施行的种族歧视政策,将自己的金牌扔进了大海。而这枚失而复得的金牌,不仅圆了阿里的一个心愿,更说明了人们对这位拳王不畏强权、扶危济困的赞赏与肯定。
1999年9月,阿里与他第三任妻子的女儿莱拉,进入女子职业拳坛,并很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阿里的女儿莱拉·阿里说:“ 我不想拿自己和父亲作比较,我们是完全不同的。但有一点,作为他的女儿,我自然会有一些独特的拳击技术,这是别人不可能具备的。在现阶段,我认为自己棒极了!”
一些商家看中了这对拳坛父女的商业价值,最近,一家运动品牌就利用电脑技术,让阿里父女在拳台上同场竞技。在这样的比赛中,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胜负,而是一种生命力的延续。
阿里在赛场上的英勇表现与其人格相为表里。
阿里、贝利、乔丹等人应是堪称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中的杰出代表。
在时代周刊的20世纪百年百位名人中,阿里被排在了英雄与偶像类的首位。
数据统计
比赛日期 | 赛时体重 | 对手名字 | 体重 | 对手战绩 | 结果 | 方式 | 回合 | 总回合 |
---|---|---|---|---|---|---|---|---|
1981-12-11 | 214.3斤 | 球封 特雷弗·伯比克 | 197.8斤 | 19我陈销松问火血耐北台犯-2-1 | L | UD | 10 | 10 |
1980-10-2 | 197.3斤 | 拉里·霍姆斯 | 来自 191.9斤 | 35-0-0 | L | RTD | 10 | 360百科 15 |
1978-9-似居济补植连汽老15 | 200.5斤 | 里昂·斯平克斯 | 182.4斤 | 7-0-1 | W | UD | 15 | 15 |
1978-2-15 | 203.5斤 | 里昂·斯平克斯 | 179斤 | 6-0-1 | L | S立D | 15 | 15 |
1977-9-29 | 204.1斤 | Earnie·沙沃斯 | 191.7斤 | 54-5-1 | W | UD | 15 | 15 |
1977-5-16 | 载面额套课展 200.7斤 | 阿尔弗雷多·万杰利斯塔 | 189.8斤 | 14-1-1 | W | 理校引得诉问绿UD | 15 | 15 |
按决汉营状 1976-9-28 | 200.5斤 | 肯·诺顿 | 197.3斤 | 37-3-0 | W | UD | 15 | 15 |
1976-5-24 | 199.6斤 | 理查德·邓恩 | 187.3斤 | 毛 33-9-0 | W | TKO | 5 | 15 |
1976-4-30 | 208.7斤 | 吉米·扬 | 189.6斤 | 17-4-2 | W | UD | 15 | 15 |
1976-2-20 | 205斤 | 让皮埃尔·Coopman | 186.9斤 | 24-3-0 | W | KO | 5 | 15 |
1975-10-1 | 203.7斤 | 乔·弗雷泽 | 195.1斤 | 32-2-0 | W | RTD | 内粒纪去解运亮沿14 | 15 |
1975-6-30 | 203.7斤 | 乔·Bugner | 208.7斤 | 51-6-1 | W | UD | 15 | 15 |
1975-5-16 | 203.7斤 | 罗恩·莱尔 | 完点责起地文积机 198.7斤 | 30-2-1 | W | TKO | 11 | 15 |
1975-3-24 | 202.8斤 | 查克·Wepner | 204.1斤 | 30-9-2 | W | TKO | 硫味足非定 15 | 15 |
1974-10-30 | 196.4斤 | 乔治·福尔曼 | 199.6斤 | 40-0-0 | W | KO | 8 | 15 |
1974-1-28 | 192.3斤 | 乔·弗雷泽 | 189.6斤 | 30-1-0 | W | UD | 12 | 12 |
外落业 1973-10-20 | 197.3斤 | 沃勒尔·源评什但绍袁屋年乡次吕贝尔斯 | 177.8斤 | 21-1-0 | W | UD | 兴12 | 12 |
1973调及松阳适-9-10 | 192.3斤 | 肯·诺顿 | 186斤 | 30-1-0 | W | SD | 回12 | 12 |
1973-3-31 | 200.5斤 | 肯·诺顿 | 190.5斤 | 只弱府29-1-0 | L | SD | 12 | 12 |
1973-2-14 | 197.1斤 | 乔·Bugner | 198.错关临磁刚某迫区协帝来7斤 | 43-4-1 | W | UD | 12 | 12 |
1972-11-21 | 200.7斤 | 鲍勃·福斯特 | 163.3斤 | 49-5-0 | W | KO | 8 | 12 |
1972-9-20 | 197.8斤 | 弗洛伊德·帕特森 | 171斤 | 55-7-1 | W | TKO | 7 | 15 |
1972-7-19 | 197.3斤 | 阿尔文·刘易斯 | 202.8斤 | 26-4-0 | W | TKO | 11 | 12 |
1972-6-27 | 196.4斤 | 杰里·夸瑞 | 179.6斤 | 43-5-4 | W | TKO | 7 | 12 |
1972-5-1 | 197.3斤 | 乔治·Chuvalo | 200.5斤 | 66-17-2 | W | UD | 12 | 12 |
1972-4-1 | 205斤 | 马克·福斯特 | 191.7斤 | 28-1-0 | W | UD | 15 | 15 |
1971-12-26 | 199.6斤 | 朱尔根·布林文 | 179.6斤 | 28-8-6 | W | KO | 7 | 12 |
1971-11-17 | 205.9斤 | 巴斯特基·马茜丝 | 232.3斤 | 29-2-0 | W | UD | 12 | 12 |
1971-7-26 | 200斤 | 吉米·埃利斯 | 171.5斤 | 30-6-0 | W | TKO | 12 | 12 |
1971-3-8 | 195.1斤 | 乔·弗雷泽 | 186.4斤 | 26-0-0 | L | UD | 15 | 15 |
1970-12-7 | 192.3斤 | 奥斯卡·纳塔利奥·博纳韦纳 | 185.1斤 | 46-6-1 | W | TKO | 15 | 15 |
1970-10-26 | 193.7斤 | 杰里·夸瑞 | 179.2斤 | 37-4-4 | W | TKO | 3 | 15 |
1967-3-22 | 191.9斤 | 佐拉·Folley | 183.7斤 | 74-7-4 | W | KO | 7 | 15 |
1967-2-6 | 192.6斤 | 厄尼·特雷尔 | 192.6斤 | 38-4-0 | W | UD | 15 | 15 |
1966-11-14 | 193斤 | 克利夫兰·威廉姆斯 | 191斤 | 65-5-1 | W | TKO | 3 | 15 |
1966-9-10 | 185.3斤 | 卡尔·米尔登贝格尔 | 176.9斤 | 49-2-3 | W | TKO | 12 | 15 |
1966-8-6 | 190.1斤 | 布赖恩·伦敦 | 182.8斤 | 35-13-0 | W | KO | 3 | 15x3 |
1966-5-21 | 182.8斤 | 亨利·库珀 | 170.6斤 | 33-11-1 | W | TKO | 6 | 15x3 |
1966-3-29 | 194.6斤 | 乔治·Chuvalo | 196斤 | 34-11-2 | W | UD | 15 | 15 |
1965-11-22 | 190.5斤 | 弗洛伊德·帕特森 | 178.5斤 | 43-4-0 | W | TKO | 12 | 15 |
1965-5-25 | 186.9斤 | 桑尼·桑尼里斯 | 195.3斤 | 35-2-0 | W | KO | 1 | 15 |
1964-2-25 | 191斤 | 桑尼·桑尼里斯 | 197.8斤 | 35-1-0 | W | RTD | 7 | 15 |
1963-6-18 | 187.8斤 | 亨利·库珀 | 168.3斤 | 27-8-1 | W | TKO | 5 | 10x3 |
1963-3-13 | 183.7斤 | 道·琼斯 | 170.6斤 | 21-3-1 | W | UD | 10 | 10 |
1963-1-24 | 186斤 | 查理·鲍威尔 | 194.2斤 | 23-6-3 | W | KO | 3 | 无资料 |
1962-11-15 | 185.1斤 | 阿尔奇·摩尔 | 173.3斤 | 184-22-11 | W | TKO | 4 | 12 |
1962-7-20 | 180.5斤 | 亚雷詹德罗·拉沃兰特 | 188.7斤 | 19-3-0 | W | KO | 5 | 10 |
1962-5-19 | 177.8斤 | 贝利·丹尼尔斯 | 171.5斤 | 16-0-0 | W | TKO | 7 | 10 |
1962-4-23 | 178.3斤 | 乔治·洛根 | 186斤 | 22-7-1 | W | TKO | 4 | 10 |
1962-3-28 | 176.9斤 | 唐·华纳 | 171.9斤 | 12-6-2 | W | TKO | 4 | 无资料 |
1962-2-10 | 176.5斤 | 桑尼·班克斯 | 173.5斤 | 10-2-0 | W | TKO | 4 | 10 |
1961-11-29 | 175.1斤 | 亚威利·Besmanoff | 186.2斤 | 44-27-7 | W | TKO | 7 | 10 |
1961-10-7 | 170.6斤 | 亚历克斯·Miteff | 190.5斤 | 25-10-1 | W | TKO | 6 | 10 |
1961-7-22 | 174.6斤 | 阿隆佐·约翰逊 | 171.5斤 | 18-7-0 | W | UD | 10 | 10 |
1961-6-26 | 176.5斤 | 杜克·Sabedong | 204.1斤 | 15-11-1 | W | UD | 10 | 10 |
1961-4-19 | 174.6斤 | 拉马尔·克拉克 | 164.7斤 | 44-2-0 | W | KO | 2 | 10 |
1961-2-21 | 172.4斤 | 唐尼·Fleeman | 166.9斤 | 35-11-1 | W | TKO | 7 | 8 |
1961-2-7 | 175.6斤 | 吉米·罗宾逊 | 160.6斤 | 1-2-0 | W | KO | 1 | 8 |
1961-1-17 | 176.9斤 | 托尼·Esperti | 178.7斤 | 09-6-2 | W | TKO | 3 | 8 |
1960-12-27 | 175.1斤 | 赫伯·赛勒 | 173.3斤 | 1-1-0 | W | KO | 4 | 8 |
1960-10-29 | 174.2斤 | 滕尼·亨塞克 | 168.7斤 | 15-9-1 | W | UD | 6 | 6 |
主要荣誉
历史上首位3次夺得重量级拳王称号的拳击运动员。
奥委会授予“20世纪最伟大的运动员”25位之一。
时间 | 荣誉 |
---|---|
1960年 | 意大利罗马奥运会冠军 |
1964年2月25日 | WBA重量级拳王,战胜索尼-利斯顿 |
1971年7月26日 | 北美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击败吉米-埃利斯 |
1973年9月10日 | 北美拳击联合会重量级冠军,战胜肯-诺顿 |
1974年10月30日 | WBC、WBA重量级拳王,战胜乔治-福尔曼 |
1978年9月15日 | WBA重量级拳王,战胜斯平克斯 |
1979年6月27日 | 阿里重返拳坛,被霍姆斯(原拳王阿里的陪练)在第十回合技术性击倒 |
1981年12月11日 | 阿里的最后一场拳击赛,点数负于特雷沃尔-博比克 |
1996年 | 亚特兰大奥运会,阿里点燃主火炬 |
2005年11月9日 |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美国总统布什授予阿里“总统自由勋章” |
个人生活
婚姻
阿里共有四任妻子。

第一次婚姻:1964年8月14号,阿里从非洲返回芝加哥后,与大他一岁的黑人女孩桑吉·罗伊相识。两人举行了婚礼。1966年1月10号,阿里与罗伊离婚。
第二次婚姻:1967年8月17号,25岁的阿里与他的第二任妻子,17岁的比琳达结婚。
第三次婚姻:1977年6月,与贝罗尼卡·波石结婚。
第四次婚姻:1986年11月19日,阿里与朗尼·阿里结婚。
子女
莱拉·阿里:阿里与他第三任妻子的女儿,1999年9月进入女子职业拳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他子女不详。
人物事件
因病住院
2014年12月21日,曾三次夺得重量级拳击冠军的传奇拳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因为轻度肺炎而被送入医院。
阿里的发言人鲍勃·甘奈尔(Bob Gunnell)表示,他目前情况稳定。
“初步诊断情况不错”,甘奈尔说,由于病情发现得早,阿里并无大碍,可能只需要在医院逗留较短的时间;他又请各方尊重阿里及其家人的隐私。
因病辞世
2016年6月4日,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因病辞世,享年74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