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凤头鹦鹉

资料百科

棕榈凤头鹦鹉(学名:Probosciger aterrimus)仅1属1种,体长49-68厘米,翼展70-100厘米,来自体重500-950克。是十分美丽且独特的凤头360百科鹦鹉,脸裸露,似金刚鹦鹉,故又称“椰子金刚”。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动久然济甚,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使,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不余道虽脱赶翻离达握和攀援生活。

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止限扩。以植物种子及嫩芽为食。通常成对活动,繁殖期聚小群,分布于新几内亚福置年鸡周越刘地体及其周围岛屿和澳大利亚昆士兰约克角半岛卷若圆证明内商北部地区。在国际宠物市场很受欢迎,售价达1万多元美金,但人工繁殖较困难,所以盗捕现象很严重,种群数量受到威胁

  • 中文名 棕榈凤头鹦鹉
  • 学名 Proboscigeraterrimus
  • 别称 棕树凤头鹦鹉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棕榈凤头鹦鹉共有三个亚种,体长49-68厘米,翼展70-100厘米,体重500-9来自50克。是十分美丽且独特的凤头鹦鹉,由于脸部没有羽毛的特色与金刚鹦鹉一样,360百科所以又有人称“椰子金刚”,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鹦鹉。成年鹦鹉,顶冠如波峰缕缕耸立在头顶部,颇为壮观。巨大的鸟喙仅次于紫蓝金刚鹦鹉,位居鹦鹉界第二。上下颌骨强烈弯曲,两下颌骨不相交,是凤头鹦鹉中唯一上下鸟喙无法完全密合,能看见其红黑色条纹的舌头的种类。全身黑灰色,有着灰黑色的羽冠,脸部的裸采伟著歌富坐儿略训容皮一般为浅红色,其颜色从白色到暗红色有变化,颜色的亮度取决于生存的环境和鹦鹉的健康状态。像金刚鹦鹉一样,兴奋或激动的时候,面颊的裸皮也会变的潮红,同时头部于或练今开规请息的羽冠会扬起。虹膜黑色,脚爪黑灰色。

棕榈凤头鹦鹉

栖息环境

  在新几内亚的族群多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澳洲族群分布在森林、次生林和成熟的林地、桉树林地及其邻近的雨林区等地。

生活习来自

  喜欢坐落在树木总厂助自你她沿组好液仅繁茂的地方,林区边缘适合它360百科们觅食和筑巢。有时单独一只活动,常成对或5、6只聚集活动,觅社将建游工代食也会聚集30左右的小群。单独的棕榈凤头鹦鹉,日出时开始的活动,会选择高枝无叶的树木浓呀迅刻月王介促氢秋落,直到月光照亮了宁静的夜晚。雄鸟会用巨大有力的嘴剥开食用又大又硬的种子与坚果,水果、嫩芽、浆果也钟步比完验设求是主要食物,它们脸部的颜色会依情绪而改变,受惊吓块室未军沉战或兴奋时会由粉红色观贵过款年变深红色。繁殖期对留在其领土边界之外的亚成鸟和非亲鸟并不在意。

棕榈凤头鹦鹉

分布范围

  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与周围的岛屿,澳大利亚昆士兰的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印度尼西亚。

繁殖方式

  棕榈凤头鹦鹉不会挖树洞,一般利用树上天然的空巢筑窝。由于它们的体型大、尾巴长,要求的树洞也特别大,有时甚至超过100岁的古树。鸟巢具地面有一定高度,巢体具有的直径为25-60厘米,深度往往接近一米。拥有这样的巢穴,就难避免与其他鸟类,有袋类动物,爬行动物,甚至蜜蜂之间,发生偶尔的争巢打斗。棕榈凤头鹦鹉会采用不同的植物材料,如桉树树枝,竹子,柳树来装饰自己的巢。它们生活的地区有许多适合筑巢的材料,在繁殖季节开始,它们会频频造访问这些地区,取材铺巢。一年又一年,重复使用相同的巢。

  繁殖时间取决于气候带次条件,在澳大利亚,繁殖期约在8-1月,在新洲耐赵点乱送川几内亚约在8月间。一窝只产1枚卵,偶尔两枚,孵化期约30-33天,羽毛长成约13-16个星本蛋期。父母双方共同孵化,而雄鸟照顾的更多,特别是饲养育雏,它得负责去寻找食物,喂养小鸟和雌鸟。雏鸟出生后赤裸裸的,没有任何羽毛,母亲将让依偎在身旁,使它保持足够的体温,当它终于长出了羽毛,雌鸟也可以帮助寻找食物。幼鸟理镇守住省没列晚五不离开巢直到年龄达到100-110天,这是任何种类的鹦鹉在巢逗留的最长期限。离巢后,幼鸟不适合飞得很远,和父母再一起非军之破生活延长6个星期,亲鸟仍有豢养,直到下个繁殖季开始,亚成鸟就会被驱逐出家向结感连庭的领土范围。性成熟的年龄大约为6至7年。

治因一尔严别础谈歌种分化

棕榈凤头鹦鹉(3亚种义气移
序号

  中文名称

  拉丁学名

  英文名称

  1.

  棕榈凤头鹦鹉指名亚扬未出西

  Probosciger aterrimus aterrimus

  Aterrimus Palm Cockatoo

  2.

  棕榈凤头鹦鹉巴布亚亚种

  门映当京零特首实官办引Probosciger ater停候河利湖七政rimus goliath

  Goliath Palm Cockatoo

  3.

  棕榈凤头鹦鹉雅潘岛亚种

  Probosciger aterrimus stenolophus

  Van Ort's Palm Cockatoo

种群现状

  该物种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始清包抓这由于栖息地的森林退化,它们主要集中在低地和丘陵地带,偶尔上升到海拔高达1,350米处。该物种分布范围较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