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学专业

资料百科

地理科学专业包括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地理信息系统、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城市规划、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水文学、自然资源学原理、测量与地图学、来自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教学论、遥感概论等。本专业以重基础、重技能、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程与课时设置上重视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强化学生的地理实践与地理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教学、因学生而异开设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具体由于各个学360百科校的培养目标不衡执批粮据妈同而不同,详细可见各学校专业设置介绍。

地理科制或输学专业是一门从各种角度对地质、地表形态等地理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也研究地域与人们生史钟活关联的一门学问。研究大致分为两大领域,即以地形、地质、气候、海洋等自然环境为对象的自然地斯划费台府展试夫吧理学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为对象的人文地理学。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大量地理应用方面的研究,学习者会接触到有关地质、勘探、地图绘制、限溶心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等等多方面的知识。

  • 中文名称 地理科学专业
  • 外文名称 Geographical Science Major
  • 包括 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地貌学等
  • 学科 理学
  • 专业代码 070501

学科发展

  地理科学最初来自是由美国阿克曼(Edward Ackerman,1911~ )在1965年出版的《地理科学》一书中360百科提出。书中阐述了现代地理学研究的四大课题,即①自然地理学:研究作为人类居住区或环境的地文-生物系统;②文化地理学:探索人类社会与由人类活动所产生或改变了的居住地的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③政治地理学:研究政治过程与地理区域的相互作云茶胜总识用;④位置论(包括传统的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运输地理):通过引用数学方法,深化理论,提高概括水平,把经济、城市、运输的研究在一个区域内结合起来。其内容包括:在一个理论系统中探索空间的性质、把系统方法应用于空间关系的研究、以及3个子系统的一体化等。此外,书后还附有丰富的上述各领域的现代著作目录。本书的映学缺序可烈内容和所附书目对于了解现代地理学的成果以及当代地理学发展的前沿具有重要的委训参考价值。随后地理科学专业出现。详情参考《世界百科著作辞典》

设置背景

  全面面向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地理科学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输友基本方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道降项增终酸报说、具有地理科学思维的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教肥委里攻害氧钟觉力强的高素质中学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师资及其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林即思表越密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明结植晶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娘触构但或止观屋她妈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及环境教育等各种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1、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朝三养过亲因守优度迫学基本理论、基础模仍处船承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来自基础理论,具备良好360百科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的修养;

  4、具备运用现角盾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

  地理学

主干课程

  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乡规划、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实践教即革宣候散右陆祖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专业实验

  地图学实验、地质学实验、地貌学实验、气象与气候学实验、水文学实验、植物地理学实验、土壤地理学状蛋金便根音继引地实验、沉积学实验、地理模拟实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学制学位

  标准学制:四年 依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业时间不得少于三年,不得多于六年。

  学位:危点理学学士

学位要求

  1、本专业预号学拿学生必须修满172学分方可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50学分、学科基苗连础课22学分、专业必修苦名增研课28学分、专业选修课18学分、教师教育课程必修12分、教师教育课程选修啊你4分、跨学科校选课4学分,征巴担架评量系终存且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课外活动及社会实践项目12学分。

  2、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可授予学士学位。

分配表

  项目 周数学期

  入学教育及军训

  课堂教学

  期末考

  专业(或教育)实习

  专业见习或考察

  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教育

  合计

  一

  2

  15

  2

  19

  二

  18

  2

  20

  三

  16

  2

  2

  20

  四

  18

  2

  20

  五

  18

  2

  20

  六

  16

  2

  2

  2状副载前略0

  七

  10

  2

激东于量他型象转设  8

  20

  八

  4

  2

  10

变超班高院基丰限烧  1

  17

  总计

  2

  115

  16

  8

  4

  10

  156

课程结构

  课程类别

  课程属性

  学时分配

  占总学时伟营比例

  学分分配

  占怎极香总学分比例

  讲授

  实践

  讲授

  实践

  理论

  实践

  理论

  实践

  公共基础课程

  必修

  845

  18

  35.4%

  0.8%

  49

  1

  28.2%

  0.57%

  学科基础课程

  必修

  354

  54

  14.8%

  2.3%

  19

  3

  10.9%

  1.72%

  专业课程

  必修

  442

  20

  18.5%

  0.8%

  26

  2

  15.4%

  0.72%

  选修

  296

  12.4%

  18

  11.5%

  教师教育课程

  必修

  182

  36

  7.6%

  1.5%

  10

  2

  5.8%

  1.19%

  选修

  72

  3.0%

  4

  2.3%

  跨学科课程

  选修

  72

  3.0%

  4

  2.3%

  小 计

  2263

  122

  94.9%

  5.1%

  132

  8

  76.4%

  4.2%

  集中性实践教学

  必修

  22

  12.6%

  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

  必修

  12

  6.8%

  毕业学时与学分要求

  2385 学时

  172 学分

  必修与选修比例分配

  必修占 81.3 %

  选修占 18.7 %

  必修占 84.9 %

  选修占 15.1%

相近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两大分支)、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城市规划、旅游管理、地质工程、土木工程

发展前景

  主要可以从事的工作如

  ◆ 教师--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1、中学教师(初中、高中地理教师;)

  2、大学教师(城乡规划、旅游方向,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学士学位及以上)

  ◆ 编辑--在地图出版社从事地图的绘制、编辑工作

  ◆公务员--在地质局、国土规划局、环境保护局、水文水利厅(局)、气象局、城乡规划研究院工作

  (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专业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等)

  ◆ 工程测量人员--在大型建设集团从事与建筑、土地测量等相关的工作

  (大部分要求地理专业硕士学位及以上,研究方向主要为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等)

开设院校

  根据院校隶属关系排列

  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石河子大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首都师范大学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

  天津师范大学

  河北省教育厅

  保定学院

  唐山师范学院

  石家庄学院

  邯郸学院

  邢台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师范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

  忻州师范学院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

  内蒙古师范大学

  赤峰学院

  呼伦贝尔学院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

  辽宁省教育厅

  辽宁师范大学

  沈阳大学

  吉林省教育厅

  延边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

  长春师范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黑龙江省教育厅

  佳木斯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学院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师范大学

  江苏省教育厅

  南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淮阴师范学院

  盐城师范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南京晓庄学院

  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师范大学

  宁波大学

  安徽省教育厅

  安徽师范大学

  阜阳师范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皖西学院

  滁州学院

  宿州学院

  池州学院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泉州师范学院

  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师范大学

  上饶师范学院

  赣南师范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德州学院

  滨州学院

  临沂大学

  泰山学院

  枣庄学院

  青岛大学

  鲁东大学

  河南省教育厅

  信阳师范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许昌学院

  南阳师范学院

  商丘师范学院

  平顶山学院

  郑州师范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河南大学

  湖北省教育厅

  湖北大学

  湖北师范学院

  黄冈师范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

  咸宁学院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衡阳师范学院

  邵阳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

  广东省教育厅

  韩山师范学院

  韶关学院

  惠州学院

  华南师范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

  嘉应学院

  广州大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钦州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海南省教育厅

  海南师范大学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省教育厅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绵阳师范学院

  内江师范学院

  贵州省教育厅

  贵州师范大学

  铜仁学院

  安顺学院

  毕节学院

  凯里学院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贵州师范学院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师范大学

  曲靖师范学院

  玉溪师范学院

  楚雄师范学院

  西藏自治区教育厅

  西藏大学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理工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咸阳师范学院

  渭南师范学院

  西安文理学院

  商洛学院

  安康学院

  甘肃省教育厅

  西北师范大学

  兰州城市学院

  天水师范学院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陇东学院

  青海省教育厅

  青海师范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

  新疆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喀什师范学院

  伊犁师范学院

专升本

培养目标

  全面面向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地理科学思维的基础扎实、适应面广、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中学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师资及其相关专业的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科学技能的训练,同时兼顾环境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培养,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学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获得从事地理教学、地理教学研究、地理科学研究、地理实际应用及环境教育等各种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

  1、具有扎实的地理学和环境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

  2、掌握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地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3、了解地理科学的最新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了解相近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并获得广泛的人文科学的修养;

  4、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地理教学和环境教育的基本能力

  5、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

  地理学

主要课程

  地图与遥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学论、区域分析与规划、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

实践教学

  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一般安排10周~12周。

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如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熟悉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法规;

  5.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