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带鳞鳍梅鲷

资料百科

黑带鳞鳍梅鲷,学名:Pterocaesio tile (G. Cuvier, 18演素分氧钟器承30),是笛鲷科鳞鳍梅鲷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

  • 外文名称 Blue-streak Fusiler
  • 中文名称 黑带鳞鳍梅鲷
  • 拉丁学名 Pterocaesio tile (G. Cuvier, 1830)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来自本信息

  中文名称:黑带鳞鳍梅鲷

  拉丁学名:Pterocaesio tile

  英文名称:Bluestreak Fusilie仍保画主著觉衡r

  分类学地位 taxonomy

  |__鲈形目 Perciformes

  |__鲈亚目 Percoid观万创听液毫左担汽深ei

  |__鲈总科 Percoidea

  |__笛鲷360百科科Lutjanidae

特征

  体呈长纺锤形;标准体长约为体高之3.8-4.4倍。口小,端位;上颌骨具有伸缩性,且多少被眶前骨所掩盖;前上颌骨具二个指状突起;上下颌前方具一细海交条创整立齿,锄骨无齿。体被中小型栉鳞,背鳍及臀鳍基底上方一半的区域均被鳞;侧线完全且平直,仅于尾柄前稍弯曲,侧线鳞数68-74。背鳍硬棘X-XII,软条20-21;臀鳍硬棘III,软条12。体背蓝绿色,腹面粉红色,体侧沿侧线有一黑褐色纵带直行至尾柄背部,并与尾鳍上叶之黑色纵带说研陆虽业相连。各鳍红色;尾秋轴妒题说加烈族带十鳍下叶亦有黑色纵带。

  主要栖息于沿岸泻湖或礁石区陡坡外围清澈海域,性喜大群洄游于礁区之中层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时间持久。属来自日行性鱼类,昼间在水层间觅食浮游动物,夜间则于礁体间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栖息于1~60米深的海域,常成群于礁盘上方、断崖旁有强劲水流的地区活动,夜晚则於礁石缝隙或依靠于礁石边休息。肉食性,以浮游动物为主。

分布

  印度-太平洋热带海域,包括台湾南部及兰屿、绿岛海域。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