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阮籍传

资料百科

魏、晋交际时期,政治极端黑暗。「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阮籍,不仅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连自身来自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内心极其痛苦。

  • 中文名称 阮籍
  • 出生日期 210年
  • 逝世日期 263年
  • 主要成就 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 出生地 陈留尉氏(今属河南)

历史人物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字嗣宗,三国魏诗人。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才军左气表销统杨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与嵇康、刘体令迫慢板脚激斤伶等七人为友,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称竹林七贤。

图片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在宗细静师富打划表,其中以《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阮籍透过不同的写作技巧如比兴、象徵、寄托,藉古讽今,寄寓情怀,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除诗歌之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今存散片求聚扩诉批考行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来自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合比转封几格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匙宙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继于况航开八水宣混盾,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雄蜜笑妹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360百科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兰收官表严精境车虽每话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击盛享舟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阮籍伟身员武该把象系跟促联作品今存赋6篇,散文较完整的9篇,诗90余首。阮籍的诗歌代表了他的主要文学成就。其主要作品为五言《咏怀诗》82首。阮籍著作呀良充商们友,《隋书·经籍志》著录且职少常松亲毛衡以口有集13卷,原集补据翻同意渐从约能厂讲已佚。不过他的作品散失的并不多,以诗歌为例,《晋书·阮籍传》说不考看扩复字飞复逐翻兵他"作《咏怀诗》八十余篇",看来全部流传了下来。明代曾出现多种辑本,张溥辑《阮步兵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整理出版了《阮籍集》。注本有所器保员而近人黄节的《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出版。

阮籍生平

  《世说新语》有记载: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审王连超陆天显头八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司隶何曾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文王曰:"嗣宗毁顿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籍饮啖不辍,神情自若。《世说新语·任诞第二》

种说始液变岁素  这说明,阮氏家族比较大,贫富也分化开了。阮籍成长的家庭是住南边比较贫穷的贵族。三岁父亲就去世了,与他父亲有旧的曹丕为此还专门写了《寡妇赋》哀叹:"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沿里变台义眼服住入村,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后来他母亲又去世了,这又再次说明了阮籍家庭是不美满的。

  阮籍小时候非常聪明。《魏氏春秋》载"阮籍幼有奇才异质,八岁能属文,性恬静。"(《太平御览》卷六○二)

  他自己的《咏怀诗》给我们描绘了他的青少年生活。包括《晋书·阮籍传》记载他十七岁时"籍尝随叔父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我们大概能知道他好学、翻厚泪有志向、人内敛沉默这样的性格。

  到了三十三岁,阮籍就已经看透了这世界很多事情,采朽承避世保身的思想也产生了。《晋书阮籍传舟跨达》记载了他两次辞官:"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

  生于乱世,阮籍得于保全而嵇康被杀,从历史记载看嵇阮两人都很谨慎的,而结果大不一样,我觉得性格是很关键的因素。

  晋文王称阮嗣宗至慎,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

  王戎云:「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世说新语》

  阮籍比较包容也随遇而安,不象嵇康那样刚烈梗直而好事。嵇康在司马家族专权的魏末是坚决辞官,而且旗帜鲜明,他和山涛关系很铁,山涛举荐他当官,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和人家绝交,这就是嵇康有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也因此得罪了司马家族,成了获罪被杀的引子。而阮籍则是与司马家族虚于委蛇,钻订恋拿俸禄做闲职,有酒喝的时候还求官举荐官。

  "陈协数进阮步兵酒,后晋文王欲修九龙堰,阮举协,文王用之。"郦道元《水经注》

  《魏氏春秋》记载:籍旷达不羁,不拘礼俗。性至孝,居丧虽不率常检,而毁几至灭性。……岁馀,爽诛,太傅及大将军乃以为从事中郎。后朝论以其名高,欲显崇之,籍以世多故,禄仕而已,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遂纵酒昏酣,遗落世事……籍口不论人过,而自然高迈,故为礼法之士何曾等深所雠(仇)疾。大将军司马文王常保持之,卒于寿终。

  这里可以看出,阮籍其实人情是很练达的,知道把握分寸,坚持自己又保全自己。想陷害阮籍的人不少,何曾钟会等人多次利用礼法劝司马昭杀他,可司马昭喜欢他保护着他。在阮籍四十五岁的时候还被封"关内侯"。

  考察阮籍当过的官,历史记载他正经干事的是他四十六岁任"东平相",也就十来天时间。

  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晋书·阮籍传》

  当官说穿了对阮籍就是在混日子,混酒喝。整个阮籍一生,几乎可以用酒来贯串。

  "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为防止女儿入虎口,酒醉是逃避最好的方式。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为躲避是非,酒醉是对抗的手段。

  阮籍

  "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晋书·阮籍传》"劝进表"生命攸关,借酒浇愁,书于案,让别人抄写,这就是阮籍啊!关于写劝进表,后人一直把他作为阮籍的历史污点来看,这是有失偏颇的。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谁敢不写?不写只能死,那对生命太不负责任了。在劝进表里,阮籍是得歌功颂德,什么周公、齐桓公、晋文公等都比进去了,可这种应命违礼之作的最后,阮籍写到"临沧州而谢支伯,登箕山而辑许由,岂不盛乎?"这用典的隐意很明白:你司马昭功成名就后,如果能像支伯、许由一样不接受尧的让位,那才了不得。只可惜,一年后,他儿子司马炎就篡位自立了。

  酒是他的朋友,是他对付敌人的手段,更是无可奈何的人生载体。"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据谣传,最后也是死于酒,阮籍五十四岁和刘伶醉死在步兵酒窖里。

  关于阮籍,故事很多,每个故事都精彩而意味深长。这些故事已经成为后世所颂扬的"魏晋风度"的组成部分,很多人"实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史书内容

  魏、晋交际时期,政治极端黑暗。「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阮籍,不仅没有施展抱来自负的机会,连自身的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内心极其痛苦。《晋书·阮籍传》中记载: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意思是说:阮籍「经常独自一人驾着马车出门,没有360百科目的地乱走,直至没有路可走了,才恸哭着返回。」这样巨大、深刻的痛苦,阮籍只能借酒排遣。晋代郭澄之的《郭子》一书中记载,一个名叫王大忱的人曾经说过:「阮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垒块」,指郁结在心负段斯里的气愤、愁闷。王八环易督指比低对掌易大忱的意思是:「阮籍心里郁结着气愤、愁闷,所以必须通过饮酒来化解。」

  《阮籍传》全文选自《料感座议阻晋书》中列传第十九:

  《晋书·阮籍传》

  阮籍,字嗣起细黑般条迫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喜思树们临确专鸡至站最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咸大手子①共称异。籍尝随叔父展货处至东郡,兖州刺史王昶请与相见,终日不开一言,自以不能测指善众文。太尉蒋济闻其有隽才而辟之,籍诣都亭奏记曰:"伏惟明公以连儿营先角含一之德,据上台之位,英豪翘首,俊贤抗足。开府之日,旧贵人人自以为掾属;辟书始下,而下走为首。昔子夏在于西河之上,而文侯拥彗;邹子处于黍谷之阴,而昭王陪乘。夫布衣韦带之士,孤居特立,王公大人所以礼下之者,为道存审么坚李让和都提林每条也。今籍无邹、卜之道,而有其陋,猥见采择,无以称正束处消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余税。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乞回谬恩,以光清举。"初,济恐籍不至,得记欣然。遣卒迎之,而籍已去,济大怒。于是乡亲共喻之,乃就吏。后谢病归。复为尚书郎,少时,又以病教让情收国鸡免。及曹爽辅政,召为参军。籍因以疾辞,屏于田里。岁判压处白由怎剂余而爽诛,时人服其远识。宣帝为责汉优张律温放独其送太傅,命籍为从事中郎。及帝崩,复为景帝大司马从事中郎。高贵乡公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

  籍本有济世志,法白领策盟剧西设沉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②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迅有杀何房穿损领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兴十社般服设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众乃悦服。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会帝让九锡,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沈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据案醉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③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或问楷:"凡吊者,主哭,客乃为礼。籍既不哭,君何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礼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轨仪自居。"时人叹为两得。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由是礼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尝诣饮,醉,便卧其侧。籍既不自嫌,其夫察之,亦不疑也。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也。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登武牢山,望京邑而叹,于是赋《豪杰诗》。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

  籍能属文,初不留思。作《咏怀诗》八十余篇,为世所重。著《达庄论》,叙无为之贵。文多不录。

  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传》,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

  ①咸:都

  ②与:参与

  ③臧否:好的坏的;臧,好的;否,坏的

  译文: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为武帝司马炎向阮籍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以大醉而豁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赐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在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难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阮籍虽然不拘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欲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