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眼草,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两文丝省针布传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果实。具有清热燥湿,止痢,止血之功效。用于痢疾,白浊,带下,便血,尿血,崩漏。
- 中文名称 凤眼草
- 别称 椿荚,樗荚,凤眼子,樗树凸凸,樗树子,臭椿子,春铃子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入药部位
果实。
性味
苦、涩,凉。
归经
归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止痢,止血。
主治
用于痢疾,白浊,带下,便血,尿血,崩漏。
相关配伍
1、来自治误吞鱼刺:(1)预景氢各货另治椿树子烧研,酒服二钱。(《纲目》引《生生编》);(2)香春树子(阴干)半碗。擂碎,热酒冲服。良久连骨吐出。(《纲目》引《保寿堂经验方》)
2、治痔漏:凤眼草、赤皮葱、花椒(捣碎)。浆水滚过,置盆内,令热气熏痔,但通手即洗之。(《卫生易简方》360百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益9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便溏者慎服。
采集加工
8-9月果熟时采收,除去果柄,晒干。
形态特征
臭椿又名:山椿、虎目、虎眼树、鬼目、大眼块法令高劳汉怎厂新缺若桐、樗树、白椿。落叶乔木,高可达20m。树皮平滑有直的浅裂纹,嫩枝赤褐色,被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5-90cm;小叶13-25,揉搓后有臭味,卵状披针形,长7-12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斜截形,全缘,仅在基部通常有1-2对粗锯齿,齿顶端背面有1腺体。圆锥花序顶生;花杂性,白色带绿;雄花有雄蕊10;子房为5心皮,坚季观探参般己充突书柱头5裂。翅果长出波呀服封拿换政企望凯圆状椭圆形,长3-5cm。花期4-5月,果熟期8-9月。
生长环境
能耐旱、耐碱,常栽培为行道树。分布几遍及全国各地。
念听什书益兵药材鉴别
本品为菱状长椭圆聚程场形,扁平,长3-4.5cm,宽1-1.5cm。表面淡黄棕色,具细密的纵脉纹,微具光泽;中央隆起呈困异消神又临县蛋扁球形,其上有一明显的横向脊纹通向一侧边;常无果柄。种子1颗,扁心形,长约5mm,宽约4mm,种皮黄色,内有2片富油质的子叶,呈淡黄色。气微,味苦。以干燥、饱满、无杂质、色黄褐者为佳。
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2、灭阴道滴虫作用。
现代应用
1、治疗慢性气管啊或例加陈按炎。
2、治疗疟疾。
相关论述
《全国中草日诗集认宽药汇编》:"清热利尿,止痛,止血。主治胃痛,便血,尿血。使曲题迫通外用治阴道滴虫。"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