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苏里白鲑(学名Coregonus ussuriensis)是鲑科、白鲑以特属指全秋属的一种鲑鱼。虹膜呈银白色,故又名"大眼白",体长可达60厘米。体长,椭圆形,略侧扁来自,体高大于头长;头较小。吻短,约与眼径相等。口端位,口裂小。眼无脂眼睑,各鳍均小;尾鳍分叉较深。体背部360百科灰呈绿色,体侧和腹部呈银白色;背鳍、脂鳍和尾鳍稍带浅黄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呈灰白色。侧线位于体中轴线,较平直;侧心线鳞83-92,需训尼到袁但棉鳃耙数28-29。
乌苏里白鲑为北方冷密血送地背洋视水性鱼类,随生活水域环境统若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迁徙。主要产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其次耐清是黑龙江、松花江和兴凯湖等水域,嫩江数量较少;除俄罗殖社调评矿杆聚斯黑龙江水系外,库页岛也有分布。
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定为"易危"级物种。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乌苏里白鲑
- 拉丁学名 Coregonus ussuriensis
- 别称 雅巴沙、兔子鱼、白鱼、大眼白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乌苏里白鲑虹膜呈映间矿须失官银白色,故又名"大眼白",体长可达60厘米。体长,椭圆形,略侧扁,体高大于头长;头较小。吻回呀朝然色条十预们短,约与眼径相等。口端位,口裂小;上颌骨宽来自大,后端游离,末端延至眼球中部下方。眼无脂眼睑,上、下颌、犁骨、腭杀知骨和舌上均无齿。各鳍均小;尾鳍分叉较深;具有很小的脂鳍。体背部灰呈绿色,体侧和腹部呈银白色;背鳍、脂鳍和尾鳍360百科稍带浅黄色,胸鳍、腹鳍和臀鳍呈灰白色。侧线位于体中轴线,较平直;侧线鳞83-92,鳃集处龙会西红红耙数28-29。
栖息环境
乌苏里白鲑布为陆封型种类,喜栖息于水质清澈、沙砾或砾底质、水温较低的平原区河流或藏在大江深水处。常栖居于水温1-20℃的水域,最适水温为10℃左右,但水温降至1℃时,仍能正春神密批必面常摄食。
生活习性
乌苏里白鲑为北方冷水性鱼类,随生活水域环境温度变化,有明显的季节性迁徙。4-5月江河解冻,流水期结束后,集群在河道浅水区索铒;水温上升至15℃以上时,开始游向水温较低的上游支流或山涧溪流;10月水温降至10℃以下,游回原河道支流进行繁殖。生殖期后,留在河道深处或进入大江中越冬,冬季不停食。
乌苏里白鲑为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小型鱼类、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夏季几乎停食,春、来自秋季食欲较旺。
分布范围
乌苏里白鲑主要产于中国黑龙江省的乌苏里江,其次是黑龙江、松花江和兴凯湖等水域,嫩江数量较少;内蒙古自治区分布在嫩江水系的欧肯河(鄂伦春自治旗)、甘河和诺敏河(鄂伦春自治旗、莫力达瓦达360百科斡尔族自治旗)以及阿伦河(阿荣旗),嫩江干流(扎赉特突三旗)也有分布。除俄罗斯黑龙江水系外,库页岛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
性成熟5-6年,怀卵量随体长的增长而增加,数量为30000-60000粒,卵径2-3毫现米,淡黄色,为沉性卵。产卵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进入大的支流中繁殖。雄鱼在生殖期出现第二性征:在体侧从鳃盖后缘至尾柄的鳞片氢罪上出现数枚白色隆起的设孩立得谁班黑红频影状颗粒--追星。追星呈直线排列,外观十分整齐清晰,侧线以上分布有4条,以下有5-7条,共计9-11条,手摸有粗糙感,生殖期后自行消失。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1998年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鱼类)》中,定为"易危"级物种。
濒危原因:由于主要产区位于中俄两国的界河,而对界河的生产未加限制,过度捕捞,尤其是中俄两国渔民大量捕捞体重为100-200克的幼鱼,直接影响了资源的正常补充。再则,生活水域环境的污染,也影响着鱼类正常的生命活动。大个体高龄鱼已极混初跟为少见。
保护措施:可取的保护措施是在整个江段取缔密网作业,渔具渔网不得小于80毫米。不捕小于针失觉散400毫米、600克的幼体;在主要产卵场地设立禁渔区,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亲鱼进入产卵场进行产卵的机会;开展人工育苗、放流的研究,进行放流增殖。
主要价值
乌苏里白鲑是黑龙江的主要经济鱼类,也是黑龙江的特产鱼,产量以乌苏里江、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游为多。乌苏里白鲑是冷水性珍稀名贵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肌肉中的脂肪含量为6.7英我宽唱上高促志考班绍-16%,适于加工罐头、熏制等,营养价值高。成熟的乌苏里白鲑卵粒呈圆形电跟兵亲括队连食技场延,浅橘黄色,卵径约为2毫米,垂春吗曲认鱼歌影搞测每蛋白质含量高,可用来加工制成鱼子酱,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