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柳莺

资料百科

四川柳莺(学名:Phylloscopus sichuanensis)为鹟科柳莺属的鸟类,是瑞典鸟类学家alstrm等于1992年在中国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发现并定名的新种。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

  • 中文名称 四川柳莺
  • 拉丁学名 Phylloscopus sichuanensis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 纲 鸟纲

物种学史

  四川柳莺(PhylloscoPus sichuanensis)是瑞典鸟类学家alstrm等从形态、鸣声、栖息地和繁殖巢址等来自方面,说明了它是不同于黄腰柳莺 (P.Proregulus)的新种,并以其发现地四川命名。

四川柳莺

查批留  然而,早在1922年,德国鸟类学家latouche依据1920年10月在我国云南南部采集的1个雄性标本,描述了黄腰柳莺的一个新亚种P.yunnanensi360百科s,其特征与alstrm等所描秋封宪我井术述的四川柳莺完全一致。

  同时,latouche还指出了P.P.yunnanensi剧装房确远精地唱利s与黄腰柳莺的一个重要区别,即其次级飞羽边缘具有较为均匀的浅绿色,第二道翅斑下方不似黄腰柳莺那样具有暗色的斑块。1926年,latouche认为两者在有无暗色翅斑方面的特征非常显著,P.P.yunnanensis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洲判久落乐跟业脸井纸种来对待,并首次提出了P.yunnanensis。

川柳莺

  2000年德国鸟类学家martens通过查阅P.P.yunnanensis的模式标本,并与黄腰柳莺及P.sichuanensis的标本进行对比,发现所有P.极须张灯呀丰sichuanensi章段s的标本和P.P.yunna族据觉nensis一样,皆没有暗色翅斑,说明了P.sichuanensis就是1922年latouc保景周he发表的P.P.yunnanensis。alstr m等忽视了latouche的P.P.yunnanensis,也未能注意到四川柳莺在翅斑上与黄腰柳莺的区别,他们发表的四川柳莺新种P.sichua行另尼总班答nensis实际上是P.P.yunnanensis的同物异名,按照国际找亲微降没创界沉析动物命名法规,所谓P.sichuanensis应视为P.yunnanensis的同物异名。钱歌义最新出版的世界鸟类阿究影夫名录已不再使用P.sichuanensis,而使用P.yunnanensis。相应,"四川柳莺"的中文名也应改为"云南柳莺"。

四川柳莺

外形特征

四川柳莺

  体小(10厘米)的偏绿色柳莺。腰色浅,眉纹长而白,顶纹略淡,两道白色翼斑(第二道甚浅),三级飞求角米令三半孙六械羽羽缘及羽端均色浅。甚似淡黄腰柳莺但区别在于体晚次深势建善足型较大而形长,头略大但不圆;顶冠两侧色较浅且顶纹较模糊,有时仅使输乐角粒样刚在头背后呈一浅色点;大覆羽中央色彩较淡,下没蛋曲场稳受怕文误青白嘴色也较淡;耳羽上无浅色点斑。虹膜-褐色;嘴-上嘴色深,下嘴色浅;脚-褐色。

四川柳莺

  叫声:鸣声为单调干涩的tsiridi-tsiridi-tsiridi-tsiridi-tsiridi…持续1分多钟,声似山鹪莺。与其他柳莺的鸣声不同,且在树顶上鸣唱。叫声不规则,为成串的响亮清晰似责骂哨音tu更已马的eet-tueet-tueet tueet tueet tueet。在巢时发出轻柔的trr声。

布范围

  中国中部及东部的特有种保假机;越冬在泰国西北来自部、老挝北部、缅中部。

四川柳莺

分布状况

  现状不够确切。分布显得广泛,繁殖从青海东部及四川至东北。许多黄腰柳莺及淡黄腰柳莺的记录可能事实上为本种。越冬区域不详,但在香港曾捕获1只。

生活习性

  典型的柳莺习性。栖于低地落叶次生林,极少超过海拔2600米。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四川柳莺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