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

资料百科

隶属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北临皇姑区、于洪区,西辽中区,东与和平区、苏家屯区接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铁西区常住人口为1335935人。

铁西区位于沈阳市来自主城区西南部,区域面积488平方公里,下辖17个街道(镇)。由铁西主城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合署办公而成,是国家级装备制360百科造业集中布局的重要区域玉所真,是沈阳市工业发展的核乱酒亮尽标随承心区。

铁西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区。2007年6月9者织但庆促英停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减权承岁施误树家展示范区"的称号 。2008年,被列入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 。2林念扬岁顶009年,《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2018年9月,铁西区获2018年中国百强区 族细垂肉冷

2019年呢错坐适,铁西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82.3亿元;一般公共预末雨强圆脱五呀曲算收入118.4亿元,税收占比达到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373元。 2020年,铁西区生产总值1002亿夫富按起头元,增长2.8%。

  • 中文名称 铁西区
  • 外文名称 Tiexi District
  • 行政区划代码 210106
  •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 所属地区 辽宁省沈阳市

历史沿革

铁西建区

  铁西区建制于1938年1月1日,因位来自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沈阳。成立了伪奉天市政迫货源那诉孙散公署,当时铁路以西除附属地外仍360百科属沈阳县。

  1932年11月伪奉天都市率却感工念间计划准备委员会成立,并计划将沈阳县所辖的东起南满铁路(现长大)、西到大则官屯(现卫工街),南至浑河、北到皇姑屯(现沈山铁路)定为西工业区(非行政区)。

  193任故检死4年6月《西工业赵径距到反字委消山角夫区平面图》制成。当时的规划是东起安福街(现第二纺织厂西侧马路)西至嘉应街(现兴华大街),南起南五马路(现建设大路),北至中央路(现北三马认剂殖叫灯跑袁排肉镇夫路),在这个范围内有46家工厂确定了位置筹备兴建,这是铁西早期的建设规模。同年11月将沈阳县揽军屯一带划入市影热跟好食术块投语景收区。

  1935年3月,由日本在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代表满洲铁路株式会社与伪奉天市公差结已定笔土色板署共同出资,设立"奉天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后移交市公署,改为"奉天铁西工业土地管理处",负责西工业区规划建设和土地征购。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强行购买农民的土地并全面实施其规划。揽军屯三千户居民被强迁到五马路以南的兴顺、齐贤、景星一带,这是铁西区历史上的一次大搬迁。当时铁西工业区的规划新磁立略即团液从案是以南五马路(现建设大路)为界,以南是生活区和商业区,以北是工厂区。铁西区的城市规划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都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

  快管真见全据际续鸡1937年9月1日,伪婷威施副奉天市公署发布公告:奉天市划为11个行政区,有沈阳、大和、铁西、大东、东陵、主够写掌输艺乡沈海、浑河、永信、于洪、北陵、皇姑。铁西区辖范围是东起安福街(现第二纺织机械厂西墙外小马路),南至辽中路(现沈辽中路),西至寿同街(现卫工明渠)城喜果厚运空叫令你北至奉山铁路(现沈山铁路主卫盐)。

  1938年1月1日,奉天市政公署公布条例,成立了铁西区公署,这是铁西区建置的开始。下辖齐贤、兴顺、景星、中央、应昌、兴工、嘉工、劝工八个分区

  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签定了"日满两国政府协定",在这个协定下,日本国内以大阪地区为主的一些财团资本家如三井、三菱、住友、大仓等系来铁西建厂或设分支机构,把铁承财院谓西工业区称为"大阪系资青斯写还术本的别动队"。日本财团在铁西大量建厂,掠夺中国的资源,同时日本关东军还病消曾利用一批工厂进行军工生产,为侵略战争服务。到1938年铁西区的扩建基本完成。

  1938年1月1日,伪满奉天市公署实施了区条例,由于地处铁路西侧,故正式命名为铁西区。

  1948年11月2日,沈阳宣告解放。

  "一五"期间,沈阳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企业高度集中的铁西区是功功土间某伤当斯乐社蛋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3项在铁西。投资超过百万进行企业改造的40多个,新建大中型企业12个。

  1951年5月1日,凝结着沈阳工人阶级心血和智慧、饱含铁西工人爱国深情的第一枚金属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2年9月23日,工人村开始建设,共建有5个建筑群72幢三层砖混楼房,建筑面积99012平方米,工人村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在全国率先引领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住宅潮流。

  1984年铁西作为一个计划经济典型特征最为突出的老工业区,在改革企业管理机制上开始了探索和尝试,推行了经济责任制、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制等等,并从1986年开始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

  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决定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

  2007年6月9日,铁西区被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称号,同年,铁西区与细河经济区重组,诞生总面积484平方公里的"大铁西"。

  2008年12月,先后被授予"全国改革开放30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2008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称号。

  2012年8月31日,铁西老城区内最后一座大型工业企业迁出,铁西"东搬西建"任务结束。

铁西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沈阳市铁西区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部。辖区面积484平方公里,城市中心点坐标。

气候条件

  境内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7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70.5%。其中春季(3-5月)最多,占28.1%;夏季(6-8月)占26.1%;秋季(9-10月)占24.2%,冬季(12-2月)占据16%。地理分布是东南少,西北多;年日照时数东西相差为130小时,南北相差为60小时。

  境内平均温度为8.1度,东南部略高,西北部稍低,相差0.3,西北部地区生长期比东南部短3-5天。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4.1度,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1.4度,无霜期为168天。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2~9.7℃,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行政区划

来自  截至2014年,铁西区辖20个街道:昆明湖街道、360百科工人村街道、七路街、启工街道、笃工街道、兴华街道、兴工街而代台践旧受道、霁虹街道、凌空街道、重工街道、艳粉街道、保规海厂系究阿工街道、兴顺街道、贵和街道、翟家街道、大青中朝友谊街道、大潘街道、西三环街道、彰驿街道、高花街道。

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

  2011年查口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13.1%;修需算怀控关厂行讲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70亿元,同比增长20.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鲁化工久0亿元,同比增长13.2%;固定资产投资597金群理独望么套族静亿元,同比增长15.9%;直接利用外资10亿美元,同比增长8.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核静者差心依价,同比增长27.4%;社会消费品零不方留话食七镇售总额385亿元,同比增长17%;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0元,同比增长13.2%;农民人均收入11380元,同比增长12%。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铁西区政府

  2014年,全年完成地区生米凯产总值1249亿棉歌述志定加争气源互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764.3亿元,增长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8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夜外害独策板零理那审28.3亿元,增长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12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16211元,增长8%。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10亿元。

 自殖虽意减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60亿元,下降3%,绝对值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321亿元,下降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5亿元,下降26.4%,绝对值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503.3亿元,下降28.困督何往误翻换家季机3%;社会消费品零售工预歌研排总额573亿元,增长6%;出口总额21.38亿美元,增长4%,绝对值列全市首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60元,增长6.5%操问树角存班销,2010年的1.8倍。

总之殖供约三简标功一产业

  2014年,完成农业弦没段派总产值21.6亿元,增长6.1%。粮食总产量16.5万吨。实施农产品"三品"认证15.3万亩。

第二产业

  2014年,完成装备制造业产值2290亿元,增长13.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6%。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723亿元,其中宝马铁西工厂生产整车14.5万辆,产值390亿元,增长62.5%,拉动全区工业增长4.2个百分点。现代建筑产业产值660亿元,增长5.1%。实施装配式建筑工程182.2万平方米,在全市领先。医药化工产业产值320亿元。重点医药化工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区内工业产品协作配套额达到106亿元,增长63%。

  2015年,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到77.2%。现代建筑产业园入驻企业210余家,工业增加值达到635亿元。装备制造业聚集区拓展到65平方公里,预计完成总产值1862亿元,同比增长20.5%。全年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9个。重特大项目建设,包括汽车、精密轴承、电机等项目投产。电力核电部件产业园开工建设。

  现代建筑产业全年完成产值455亿元,同比增长50%。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49个,总投资140亿元,其中,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10个。作为全国唯一墙体材料产业化生产基地项目签约,占地30万平方米的中南集团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工厂、投资超50亿元的产业园开工,装配式住宅项目开始试生产。入区企业已达210户。总投资10亿元的节能环保玻璃项目开工建设。

  工业经济全年新开工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8个,总投资突破900亿元。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增至145户,产值2420亿元,同比增长20.6%。装备制造业对全区工业贡献率达到69.7%,产销率达到96%。机床、电气及新能源装备、通用及石化装备等千亿产业集群完成产值256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6.5%,占全市工业经济的22.1%。铁西获得"辽宁省示范产业集群"称号。

  2015年,中德装备园10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启动,中德园成为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

第三产业

  2014年,完成服务业增加值348亿元,汽车贸易、钢材物流、家居建材行业批发零售额450亿元。工业企业分离的60户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收入58亿元,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入驻企业105户。全省第一家股权交易分中心在我区成立。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平安银行开展了百亿元产业基金战略合作,协助26户企业融资58.9亿元、12户企业完成授信136.8亿元、55户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所挂牌。全年实际利用外资9.4亿美元,实际调入内资145亿元。完成出口总额20.6亿美元,20户重点企业出口12.7亿美元。

  2015年,全区实现三产增加值280亿元,同比增长13.5%。城区三产增加值占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6.9%,三产税收占城区税收总额的70.5%;开发区完成三产税收14亿元,同比增长52.8%。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34.1%。

铁西商圈

  占地2平方公里的"铁西金谷"总部基地一期开工建设,成为商务部服务业改革试点,金属交易所完成注册工作,97个总部类、平台型项目签约入驻。各门类专业卖场总面积达230万平方米。

  开发区房地产市场建筑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

  直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6家。5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4.7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2.2倍和1.6倍。

社会事业

城市建设

  2014年,开发区征收土地1200万平方米,依法依规清理闲置土地81.9万平方米,城区腾迁土地64万平方米。全区收储土地892.7万平方米,出让土地201万平方米。

  2015年,全区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1个、竣工项目92个。40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 241.4亿元。争取国家、省市支持资金16.4亿元,其中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项目获批国家资金5897万元。

铁西新区

  投入28亿元,实施各类城建项目442项。新建改造道路41.4公里。全年植树42万株。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完成50台大型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工程,拆除联网或取缔燃煤锅炉62台。

  投资278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区新增造林面积1605亩。

教育事业

  2012年,教育投入8.7亿元,生均经费突破省级标准。工人村二校等4所学校主体工程完工。维修改造34所学校,完成校际间校长、教师交流150人。127中学获机器人世界杯总决赛季军,铁西区成为全国生命教育全环境实验区。

  2014年,学前教育实现了"一街三园"和"一乡一园"目标,幼儿园新增学位2660个。

  2015年,被列入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科技

  2012年全年投入科技资金2.4亿元。推动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市级以上科技立项72项,申请专利2900项,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10亿元,同比增长26%。市级以上科技研发机构已达116家。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我区成为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和省知识产权执法示范区。

  2014年,新增10户高新技术企业、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获省市科学技术奖项65项,创新型中小企业增至31户。

文化

  2012年,投资1.2亿元的工业博物馆主体完工,已征集文物4000余件。投资3.5亿元的开发区工人文化宫主体完工。铁西体育场(馆)承办国家级赛事42场,观众突破50万人次。

  2014年,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工建设,45个社区书屋和11座职工健身广场交付使用,15处公益性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举办各类活动1000余场。

  2015年,新建文体广场22处,改造街道(社区)文化站(室)11个,社区书屋实现全覆盖。

卫生

  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卫生经费投入达1.9亿元。坚持惠及百姓,扎实推进医改工作,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专项补助近7000万元。为5万名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居民在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的门诊人均收费下降53.9%,降幅居全市之首。我区顺利通过省医改工作验收。

  2014年,实施22个卫生基建项目。

社会保障

  2012年,实现实名制就业3.6万人,开发就业岗位2.2万个,完成普惠制就业培训6238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困难家庭应届毕业生全部实现就业。规范小额贷款发放程序,扶持336个自主创业项目,带动就业208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7%。

  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农村合作医疗新增参合人数6300人,参合率达99.9%。社保统筹基金收缴4.6亿元,居全市第一。投入2553万元对特困群众和低保边缘户实行分类救助,7.8万人受益。制定引导政策,9000多名断保群众实现了续保。发放优抚金2300万元,我区成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市首家区级养老中心主体竣工,新建12个示范性社区日间照料站,占地8000平方米的铁西社会福利院主体封顶,区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改造工程开工。

  提供公租房4600套,发放租房补贴1682万元、购房补贴3625万元,7000户住房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大力实施安居工程,保工街北一路等12处高标准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海兴花园、工人村三期等新住宅小区竣工,3500户居民将搬入新居。综合改造146个老旧小区,维修地下管网,70%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新扩建滑翔地区等多处热源,有效改善了5.6万户居民冬季供暖条件。投入1000余万元对全区23座弃管自来水二次加压泵站进行改造,18万户居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

  2014年,投入2.5亿元,将1.8万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纳入市级统筹。发放低保金等各类救助金6500万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达到3.5万人,老年人营养午餐工程正式启动,5个示范性日间照料站投入使用。社区各类社会组织超过1500个,我区成为全国社会组织建设创新示范区。对30个社区和3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免费为158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辅助器具。投资6100万元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完成50个老旧小区维修改造和51万平方米暖房工程。解决了4800户居民燃气开栓和7000户居民疑难房产证办理问题。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治理,解决了1000户农民饮水问题。

  2015年,42381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市级养老保险统筹。采取国资划拨、租赁、资源整合等方式,全面完成15个未达标社区办公用房改造任务。新建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站7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助残阳光工场1个,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165户,为2283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办理意外保险。城镇实名制就业达到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零就业家庭继续保持动态为零。实名制扶持创业带头人647人,带动就业7882人。扎实推进安居工程,安置居民3400户。

交通运输

  铁西具有公路、铁路、航空、铁海联运优势,物流体系完备。秦沈高速铁路、京沈高速公路和沈盘公路贯穿全境,全长46公里的沈西产业开发大道横贯东西,沈阳地铁西线直达经济区。距沈阳桃仙机场25公里。

  天然临港优势,距营口港不足100公里,兼收临港经济的要素聚集、产业辐射、物流辐射等优势。距大连港、丹东港、锦州港、葫芦岛港分别是360公里、270公里、200公里、230公里。

  物流服务功能齐全,具有新加坡胜科物流、香港招商局成大物流、中国外运物流、久凌物流等多家仓储、物流公司和国际货运代理公司。

  位于重工南街与沈新东路交会处的长客西站发车位将有20个,每日发车班次将达到450个,设计日运送旅客能力1.5万人次。 长客西站按照一级客运站标准建设,总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

  沈阳站西广场位于铁西区,南起北四路,北至北二路,占地8万平方米,设车站大楼、公交泊位、出租车停车场、普通车辆停车场、大型绿地广场以及站前公路等多功能区域,其占地规模及建设标准堪称东北第一大站。

  铁西区环境优美,道路通畅,9条25公里长的铁路专用线和几十条国内外空中航线纵横交织,325条街路与沈大、京沈高速公路连接,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街路通行网,沈阳地铁一号线自东向西贯穿全区。

公园

劳动公园

  劳动公园位于铁西区肇工街。占地面积34.7万平方米,有水面2.8万平方米,是铁西区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铁西区

仙女湖公园

  仙女湖公园位于沈阳铁西区,公园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4万平方米,是沈阳市最大的内湖公园。

兴华公园

  兴华公园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兴华南大街,位于铁西区的中部,始建于1939年,原名嘉应公园,1946年改名为兴华公园。

铁西森林公园

  位于沈阳城市西端,是城市主要入口景观地带之一。作为沈阳最大的市内育苗基地。

生活馆

  沈阳工人村生活馆位于铁西区赞工街2号,由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7栋工人宿舍楼半合围而成,包括一个院落、工人村宿舍旧址、铁西人物馆、劳模活动中心和美术馆等,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博物馆

  沈阳铸造博物馆占地4万平方米、主体建筑1.78万平方米的铸造博物馆,馆藏1523件铸造设备和铸件,再现了多年前铸造车间工人生产时的场景。这座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铸造博物馆是在沈阳铸造厂原址的基础上改建的。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其前身为日本高砂制作所。沈阳解放后,工厂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才定名为沈阳铸造厂。铸造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职工人数多时达5800人。

沈阳铸造博物馆

图书馆

  铁西区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是铁西区唯一的综合性图书馆。2007年7月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新馆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坐落于北二中路23-1号

铁西一角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