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萝芙木(拉丁学名:Rauvolfia verticillata)直立常绿灌木,高可达3m,具乳汁,茎下部枝条有圆形淡黄色皮孔,上部枝条有棱。单叶对生或3~4叶轮生,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或微波状,长4~16cm,宽1~3cm。聚伞花序顶生,花萼5深裂,花冠高脚碟形,白色,花冠筒内有许多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功能主治镇静,降压,活血止痛,清热解毒。用于高血压病,头痛,眩晕,失眠,高热不退;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中文名 萝芙木
- 学名 Rauvolfia verticillata (Lour.) Baill.
- 别称 鱼胆木、山马蹄、刀伤药
- 二名法 Rauvolfia verticillata
- 界 植物界
形态特征
灌饭源界巴木, 高达3米;多枝,树皮灰白色;幼枝绿色,被稀疏的皮孔,直径约5毫来自米;节间长1-5厘米。叶膜质,干时淡绿色,3-4叶轮生,稀为对生,椭圆形,长圆形或稀披针形,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渐尖,长2.6什掌入展殖迅考算-16厘米,宽0.3-3厘米;叶面中脉扁平或微凹,叶背则凸起,侧脉弧曲上升,无皱纹;叶柄长0.5-1厘米功期马优定蛋资。



伞形式聚伞花序,生于上部的小枝的腋间;总花梗长2-6厘米;花小,白色;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冠高脚碟状,花冠筒圆筒状,中部膨大,长10-1360百科8毫米;雄蕊着生于冠筒内面的中许部,花药背部着生,花丝短而柔弱离率球文分能;花盘环状,长约为子房之半;子房由2个离生心皮所组成,一半埋藏于花盘内,花柱圆柱状,柱头棒状,基部有一环状薄膜。
核其非天果卵圆形或椭圆形,长约1厘米,直径0.5厘米,由绿色变暗红色,然后变成紫黑色,种子具皱纹;胚小,子叶叶状,胚根在上。花期2-10月,果期4月-翌春。
生态习性
萝芙木一般生于林边、丘陵地带的林中或溪边较潮越指复且角眼兰离哪垂湿的灌木丛中。
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丘陵地或溪边的灌木丛及小树林中。
萝芙木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土壤以肥沃致名走念鸡、疏松、湿润的砂壤上及壤土较好。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西南、华南及台湾等省区。越南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广东西江。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繁殖方式
用种子和扦插繁殖。以种子繁殖为主,育苗移栽。
种子繁殖:于9~10月采收成熟果实,用水浸泡1d,搓烂果肉,洗出充实种子,用湿沙混合贮藏。3~4月播种、每1h批跑m2用种子90~112来自.5kg。出苗后,在5月、7月、9月各中耕除草、追肥1次,培育1年,即可定植。
扦插繁殖:于2~3月,选健壮枝条,剪成20~23cm360百科的插条。每根插条要具有2~3个节。在苗床培育1年,即可定植。春、秋季均可定植,按行窝距各约67cm挖窝,每窝栽苗1株,栽后淋水。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栽植第1年的春、夏、秋季各中耕除草1次,第2年植株封畦后,只在春、冬季各进行1次,第3年在春季进行1次。施肥与中耕除草结合进行。第1年施肥3次,第2年施肥2次,第3年施肥1次老矿门重衣显制。春、夏季施人畜粪水,每次每1hm2施15000~30000kg;秋、冬季除谁某用人畜粪水外,增施过磷酸钙和火灰,施后盖土。
病害防治
立枯病
萝芙木的病害有立枯病,可在整地时,每1hm2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15kg进行土壤消毒,幼苗期喷1:1:200倍波尔多液。
介壳虫
虫害有介壳虫为害,可喷50%三硫磷乳油2000倍液防治。
主要价值
根、叶供药用,民副续普答洋既沿动间有用来治高血压、高热症、胆囊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头痛、失眠、玄晕、癫癎、疟疾、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症。植株含阿马里新、利血平、萝芙甲素及山马蹄碱等生物碱,为"降压灵者"的原料。
毒性毒理
利血平对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500mg/kg(观察5天);大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5.75mg/kg。蛇根碱对小鼠静脉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20mg/kg。异萝芙木碱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30mg/kg。
鉴别:不同产地的萝芙木所含生物碱的区刑采快虽安早侵老范压种类和数量有所不相同,印度产蛇根木总生物碱含量规定0.8%-1%为合氧云古举影反磁件充格。广西产中国萝芙木根含总碱1-3%;广东产中国萝芙木根含总生物碱0.8%;根皮含1.4-1.5%;根蕊含照素确传程0.5%,茎皮含0.88%,叶含0.6%,利血平是各种萝芙木碱的主要代表,在各种萝芙木中的含量为0.002-0.16%不等。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