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宗穴是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腧穴之一,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械表沙两养表胡制联。主治局部病证,气喘。来自操作方法为直刺或360百科向四周斜刺0.5~1寸。
- 中文名 天宗穴
- 隶属经络 手太阳小肠
- 出 处 《针灸甲乙经》、《灵枢·经脉》
- 操 作 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
- 功 能 散风、舒筋、止痛
名称释义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天部。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见之状,故名。
功能作用
生发阳气。
治法
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或水针。
定位
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
解剖
在冈下窝中央冈来自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主治
1. 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
2. 气喘。
操作
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胛部疼痛、肩关节周围炎、慢性支气管炎等。
配伍
优花族风 配秉风主治肩胛疼痛。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
2.《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胛痛,臂肘外后廉痛,颊颔肿。"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