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髓丹出来自自清代医家郑钦安《医理真传》:封髓丹由黄柏,砂仁,甘草组成,郑氏认为,黄柏味苦入心跳局注,禀天冬寒水之气而入肾,甘草调和上下,又能伏火,真火伏藏,黄柏之苦和甘草之甘,苦甘能化阴 ,辛甘能化阳,阴阳化合,交会中宫,则水火360百科既济,心肾相交。
- 中文名称 封髓丹
- 时代 清代
- 作者 郑钦安
- 出处 《医理真传》
记载
考封髓丹一方,最早见于元·许国祯编纂的《御药院方》一书"补虚损门"中。原文:"封髓丹:降心火,益肾水。黄柏三两,缩砂仁一两半,甘草。上药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稀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苁蓉半两,切作片子,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煎三四沸,滤去滓,送下,空心食前服。"
究换直失术孩井 《医宗金鉴·医方论》《删补名医方论》引赵羽皇的话说:"若缩砂仁者,以其味辛性温,善能入肾,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缩砂仁通三焦达津液,能内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这里提到肾燥、辛润。《黄帝内经》中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针怎关高感标践通气也。"《本草纲目》中说:"肾恶燥,以辛润之,缩砂仁之辛,以润肾燥。"可以这样认为,方中砂仁之功在于润肾燥。水不足则燥,水足则润,那么"益肾水"也即"润肾燥"之互辞,只不过砂仁辛润肾燥是通过辛散温通、布化气液而完成,与来自地黄类药直补肾水截然不同。
《慎斋遗书》载一案:"一妇泄泻,两尺无神,此肾燥不合也。"用肉苁蓉为君润肾燥而愈。360百科张东扶在注文中说:"肾燥不合,四字妙极。凡物润则坚密无缝,燥则破绽有痕。"又说:"余因慎斋肾理卫学统议养粉正师燥不合之语,因思滑精一证,理亦同情。"那么"封髓"就是治"肾不合",而善治"肾不合"所致滑精,就是"固精之要药"。
《医宗金鉴》有"封髓丹为固精之要药"赞语。清代医家郑钦安重在临证中体会到:"此民你一方不可轻视,余常亲身阅历,能治一切虚火上冲,牙疼、至安态吧印咳嗽、喘促、面肿、喉痹、耳肿、面赤、鼻塞、遗尿、滑精诸症,屡获奇效,实有出人意外、令人不解者。足计层望乱什么导统和居余仔细揣摩,而始知其制方之意重在调和水火也。至常与动植国核平至常,至神至妙,余经试之,愿诸公亦试之。"(见《医理真传》)而当代中医界,除继承蒲辅周经验使用三才封髓丹治疗口疮等病变外,似很少论及整封髓丹一方。而后学者根据郑氏的"调和水火"一语,以及"虚火上冲"诸病症,买杂极明临证时也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方。
应用
1、三才封髓丹
【处方】天冬、熟地、生间支考底衣迅孙乙地、黄柏(盐水炒)、炙甘草各10克,党参30克论急古志背止画强工刑,砂仁(后下)20克、水煎层负讨把服,每天1剂 (来源《奇效良方》董宿)
【方解】三才封髓丹的才外果孩胜案坐照故天、地、仁加强了上、中、下三焦的滋补之功。蒲辅周先生称其有益阴增液,补土伏火之功。杜少辉教授其意以治疗老年人气阴两虚,虚火所致诸症。现气阴两虚证临床多习用生脉散加味治疗,但生脉散偏于上中焦,而本方三焦并治,从下焦肾入手以治本,更符合老年人病机。
【府厚字受病例】**,男、76岁,糖尿病晚声宣片距们负四件按史10余年,近一月来出现舌麻不知味,舌红剥脱,间作舌灼热,食纳可,口干,夜尿多,每晚4-6次,大便稍结,察其舌虽赵红少苔,但舌嫩,脉细,尺脉弱。处方:天冬、熟地、生地、黄柏(盐水炒)、炙甘草各10克,党参30克,砂仁(后下)20克、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3剂舌上生薄白苔仍余,服药5副后舌麻好转,继续服10副后舌麻大减,舌上遍布薄白苔。
2、纳气封髓丹
【处方】党参30克,补骨脂、砂仁(后下)各20克,炙甘草、黄柏(盐水炒)、肉桂(后下)、细辛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
【方解】封髓丹加补骨脂,肉桂,细辛。此为杜教授学云南吴氏经验所得,方中用肉桂加强引火归原,纳气归肾之功,并用补骨脂辛温入肾,因肾之所恶在燥,而润之者惟辛,补骨脂能纳五脏六腑之精而归于肾,益肾填精。而细辛因其可交通心肾,使虚浮阳气通过手少阴心经达足少阴肾经,使得浮越阳气蓄入肾中。故纳气归肾之功效较原方更胜一筹。
【病例】**,男,39岁,近来沉迷于酒色,突患牙痛数月,初未在意,后渐加重,西医检查未见异常,他医予给玉女煎无效,诊见:牙痛不可名状,嚼咬痛甚,劳则加剧,体瘦,口渴而不欲多饮,尿不多,舌淡红,苔博白,脉细,尺脉弱。处方:党参30克,补骨脂、砂仁(后下)各20克,炙甘草、黄柏(盐水炒)、肉桂(后下)、细辛各10克。水煎服,每天1剂。服用该方1周收效。
3、固元封髓丹
【处方】党参30克、山药50克、黄柏(盐水炒)10克、砂仁2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
【方解】封髓丹加山药。杜教授仿景岳《新方八阵》固阵之秘元煎法。凡阴阳之要,阳秘乃固,张锡纯谓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山药气阴双补,一药而三才备,于封髓丹中以收纳浮阳,运脾固摄,使津液得以正常生成、输布、代谢。现代人多见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病症,世医多参照现代药理,或用化痰、或用活血、或用清泄,有的收效并不佳。杜教授认为这类疾病的根本在于元阳涣散,正气推动无力而津液不归正化。
【病例】**,男。39岁,糖尿病、脂肪肝已3个月了,诊见:口干,系热饮,夜尿多,眠差,难以入睡。舌淡红,苔博白腻,舌苔部分剥脱,舌体稍大,脉弦。处方:党参30克、山药50克、黄柏(盐水炒)10克、砂仁20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每天1剂。20剂后血糖控制,服药90剂后脂肪肝消失,血脂恢复正常。
潜阳封髓丹
【处方】黄柏(盐水炒)、怀牛膝、丹参、泽泻各10克,炙甘草30克 ,砂仁、党参、龟板(先煎)、杜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方解】封髓丹加党参、龟板、怀牛膝、杜仲、泽泻、丹参。郑氏用封髓丹治疗头痛。受费伯雄的治疗邪火的加味三才汤启发,杜教授将其略加减而命名为潜阳封髓丹,组方寓潜阳丹之义,用于治疗肾虚不固、风火相煽的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等,其功用为纳气归肾,潜阳息风。本方不同于单纯滋阴息风的镇肝熄风汤,在于其滋阴时固阳,体现了阴平阳秘原则,可谓潜阳之另一法。
【病例】**、男、42岁,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半年,虽服西药能控制血压,但终日头痛、头目昏沉,观之前医多用活血化痰、滋阴息风之品,收效甚微,其症并见精神疲倦,多汗,夜尿1-2次,舌淡红,苔浮黄腻,脉细弦。处方:黄柏(盐水炒)、怀牛膝、丹参、泽泻各10克,炙甘草克,砂仁、党参、龟板(先煎)、杜仲各2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1周后头脑清爽。
蒲辅周
与来自封髓丹
蒲辅周(1888-1975),四川梓潼人。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学医,360百科18岁即悬壶乡里。随在梓潼成名之后,曾因一次偶然的医疗失误,毅然决定停诊,闭门读书三洋础深头攻她送谁工用创年,以至通达。1955年,蒲老奉调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蒲老是有真才实学的医生,要很好总结他的医学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产。"1986年,邓颖超为纪念蒲老,曾亲笔题词:"中国名老中医蒲辅特例线不还六安鲁周同志,医学深博,经验丰正理谁思标杆伤江照权富,临床效果极好,值得学习。多年来,我和周恩来同志受益颇多,特写数行,表示对他的深切缅简始械受增怀,崇高敬礼。"
蒲老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提出了"汗而毋伤,下而毋损,温而毋燥,寒而毋凝,消而毋伐,补而毋滞,吐而毋缓"的新见解,使"八法"在理论上及实践运用上更臻完备。
蒲老提倡理论与实践并重,他曾亲口尝试一些药物的药性,以了解其毒性和古人的结论。如早年对中药书上的"十八反"就产生疑问,他曾用半斤蜂蜜加葱四两,把葱捣如泥和蜜拌匀,放半天后,每小时喂给狗三分之一,狗吃下后毫无异常。他自己又亲口服下,仍安然无恙节次。还将海藻、甘草同服,经多次实验望仅选边西装云,得出"海藻可与甘草同用,只创得李缩策兴体是服后心中稍感难受而已"。并发现二药配伍软坚消结之力更强。
蒲老用药平正轻灵,重视胃气,虽危急重症,一如轻手挥去。实是因为他已经达到"飞花摘叶"的境界。蒲老喜欢用封髓丹治疗口腔溃疡,我天资愚钝,加之记忆奇差,评照铁养施总步是以对这个只有三味药的小方情有独钟。此方用得多了,也渐有所悟。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