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乙二醇又名二甘醇,外观为无色透明、来自无机械杂质的液体。主要用作溶剂,还可作树脂的增塑剂、烟草防干剂、纤维润滑剂和天然气的干燥剂等。
- 中文名 二乙二醇醚
- 别称 二甘醇、二乙二醇
- 化学式 HO-CH2-CH2-O-CH2-CH2-OH
- CAS登录号 111-46-6
- 沸点 245℃
简介
中文名:
其主要技术指标为:
来自 二乙二醇 ≥ 99.60%(质量分数)
差香里自存告 乙二醇 ≤ 0.10%(质量分数)
三乙二醇 ≤ 0.京10%(质量分数)
英文名 Diglycol 2整宜光念束轴冷我温衡溶,2<|>-Oxybisethanol;B360百科is(2-Hydroxyethyl)ether;Et甚空至肥攻吃hylene diglycol;2,2<|>-Dihydroxydiethyl ether;Diglycol;2,2<|>-Oxydiethanol;Diethylene glycol
水分 ≤ 0.05%(质量分数曲待完滑根纸)
分子式C4H10O3分子量106.12
相对密度(d 204 ) ≥ 1.118
铁啊上盟脸着厚训死己业鲜含量 ≤ 0.2mg/kg
色度(铂-钴) ≤ 10号
酸度(以乙酸计) ≤ 100mg/kg
沸程(在0 ℃,0.10133MPa冷)
初馏点 ≥ 242.0 ℃
终馏点 ≤ 250.0 ℃
密度(20 ℃ : 1.1155~1.1176g/cm3
粘度:22.3
推荐用途
主要用作奏境溶剂,如硝酸纤维、橡胶、树脂、听时京革受准画敌名转足油脂、油漆、家药等的溶剂,还可作树脂的增塑剂、烟草防干剂、纤维润滑剂供境害斗数职牛画林路和天然气的干燥剂等。无色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凝固点-6.5℃,相对密度1.1164(20/4℃),折光率1.4475。能与乙醇、乙醚、丙酮和乙二醇混溶,不溶于苯和四氯化碳,溶于水。味辛还辣并微甜,有吸湿性。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二醇 化学品俗名:二甘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gly这么杀赶弦材col glycol。简称:DEG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71 CAS No.:
危险概述
健康危害
来自 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三者空补打改析老即报道。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致死。尸检发现主要损害肾脏、肝脏。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360百科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定底担余使火层含身车林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导泄。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似黄妒甚: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集希鱼精军福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注意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呼其践策企国,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众研某信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具验业城矿换价顶触古皇手套。远离火种、热源,树写垂项台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乱动别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
储存于阴凉、通李雨益在阳矿路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山企则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吗配响客收校双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其变己材料。
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未制缩检团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10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攻玉占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余类鱼药座助善协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
外观性状
无色、无仅例哥协吧践跑天造极贵臭、开始味甜回味脱角营罗检谁苦的粘稠液体, 具有吸湿性。
熔点(℃): -8.0 相对密度(水=1): 1.12(20℃)
沸点(℃): 245.8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66
分子式: C4H10O3 分子量: 106.12
饱和蒸气压(kPa): 0.13(91.8℃)
闪点(℃): 124
引燃温度(℃): 228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
主要用途:用作人造丝的软化剂和烟草的湿润剂, 还是某些化工产品的中间体, 也用作汽车发动机防冻剂、刹车油等。
稳定性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
毒理学
急性毒性: LD50:16600 mg/kg(大鼠经口);26500 mg/kg(小鼠经口);11900 mg/kg(兔经皮)
刺激性:人经皮:112mg/3 天(间歇),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运输信息
包装类别: Z01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等混装混运。船运时,应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物质毒性
编号 | 毒性类型 | 测试方法 | 测试对象 | 使用剂量 | 毒性作用 |
---|---|---|---|---|---|
1 | 急性毒性 | 口服 | 人类 | 1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儿童 | 2400 mg/kg | 1.行为毒性--嗜睡 2.肝毒性--其他变化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代谢性酸中毒 |
3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1256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4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770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5 | 急性毒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1880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6 | 急性毒性 | 静脉注射 | 大鼠 | 656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7 | 急性毒性 | 肌肉注射 | 大鼠 | 7826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8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大鼠 | 15650 mg/kg |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
9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小鼠 | 23700 mg/kg |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 2.行为毒性--肌肉无力 3.肝毒性--其他变化 |
10 | 急性毒性 | 吸入 | 小鼠 | 130 mg/m3/2H |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 2.行为毒性--兴奋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绀 |
11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9719 mg/kg |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慢性肺水肿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变化 3.血液毒性--脾发生变化 |
12 | 急性毒性 | 皮下注射 | 小鼠 | 5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3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小鼠 | 13300 mg/kg |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
14 | 急性毒性 | 口服 | 狗 | 9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5 | 急性毒性 | 口服 | 猫 | 330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6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兔 | 4400 mg/kg | 1.行为毒性--昏迷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难 3.营养和代谢系统毒性--体温下降 |
17 | 急性毒性 | 皮肤表面 | 兔 | 11890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8 | 急性毒性 | 静脉注射 | 兔 | 2236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19 | 急性毒性 | 肌肉注射 | 兔 | 4472 mg/kg | 详细作用没有报告除致死剂量以外的其他值 |
20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兔 | 2688 mg/kg |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
21 | 急性毒性 | 口服 | 豚鼠 | 7800 mg/kg | 1.行为毒性--全身麻醉 2.行为毒性--肌肉无力 3.肝毒性--其他变化 |
22 | 急性毒性 | 未报告 | 豚鼠 | 14 mg/kg | 1.行为毒性--嗜睡 2.行为毒性--兴奋 3.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 |
23 | 慢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297 mg/kg/99D-C | 1.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其他变化 2.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
24 | 慢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18375 mg/kg/7W-C | 1.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
25 | 慢性毒性 | 吸入 | 大鼠 | 20 mg/m3/2H/26W-I | 1.血管毒性--血压调节能力下降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肺气肿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
26 | 慢性毒性 | 吸入 | 小鼠 | 35 mg/m3/11W-I | 1.心脏毒性--其他变化 2.肝毒性--肝豆状核变性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
27 | 慢性毒性 | 口服 | 狗 | 105 mg/kg/18D-I | 1.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
28 | 慢性毒性 | 皮肤表面 | 兔 | 17300 uL/kg/30D-I | 1.肝毒性--其他变化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发生变化 (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小管坏死) 3.慢性病相关毒性--死亡 |
29 | 眼部毒性 | 皮肤表面 | 人类 | 112 mg/3D (间断) | 作用较轻 |
30 | 眼部毒性 | 皮肤表面 | 兔 | 500 mg | 作用较轻 |
31 | 眼部毒性 | 入眼 | 兔 | 50 mg | 作用较轻 |
32 | 致癌性 | 口服 | 大鼠 | 890 mg/kg/53W-C |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3.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肾小管和肾小球发生变化 |
33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2500 mg/kg/82W-I |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
34 | 致癌性 | 口服 | 小鼠 | 420 mg/kg/22W-I |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
35 | 致癌性 | 吸入 | 小鼠 | 4 mg/m3/2H/30W-I | 1.致癌性--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病 3.皮肤和附件毒性--肿瘤 |
36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小鼠 | 1250 mg/kg/66W-I |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
37 | 致癌性 | 口服 | 大鼠 | 1752 mg/kg/2Y-C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
38 | 致癌性 | 口服 | 大鼠 | 584 mg/kg/2Y-C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据RTECS标准) 2.肾、输尿管和膀胱毒性--肿瘤 |
39 | 致癌性 | 口服 | 大鼠 | 840 mg/kg/81W-I | 1.致癌性--肿瘤(根据RTECS标准) 2.血液毒性--肿瘤 |
40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大鼠 | 50 mg/kg,雌性受孕 1-20 天后 | 1.生殖毒性--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 |
41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大鼠 | 7642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 1.生殖毒性--胎儿毒性(如胎儿发育不良,但不至死亡) |
42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大鼠 | 38212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 1.生殖毒性--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异常 |
43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小鼠 | 343 mg/kg,多代 | 1.生殖毒性--影响分娩 2.生殖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 3.生殖毒性--影响新生儿性别比例 |
44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小鼠 | 343 mg/kg,多代 | 1.生殖毒性--雌性生育能力下降 2.生殖毒性--对新生儿有其他影响 |
45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小鼠 | 5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 1.生殖毒性--影响母体 |
46 | 生殖毒性 | 口服 | 小鼠 | 10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 1.生殖毒性--胎儿毒性(如胎儿发育不良,但不至死 |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