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

资料百科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资溪县南部株溪采育来自林场,2006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33.9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7%。

园属武夷山脉中段支脉,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植被垂直分布,从低到高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

  • 地址 江西省资溪县株溪采育林场
  • 规划总面积 3397.82公顷
  • 自然旅游资源 雾海、峡谷、温泉、瀑布、溪流等
  • 地形 复杂
  • 高差 约800余米

概述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江西省资溪县株溪采育林场,其规划总面3397.82公顷。清凉山森林公园内妙趣天成,拥有雾海、奇峰、秀木、峡谷、温泉、瀑布、溪流等众多自然旅游资源。森林公园内地形复杂,山峦叠嶂,群峰鹤立,沟壑纵横,峡谷林立,野生动植物景观丰富;溪流瀑布随处可见,溪水清澈萦回,碧水深潭数十个,飞泻瀑布二十余处来自,条条溪流迂回曲折;海拔1100.3米的葫芦嵊,登顶俯视,一览众山小,洪门水库在万顷青山之中碧波荡漾;沿株溪河,瀑连潭,潭连瀑,秀水碧潭飞瀑不断。沿岸林木葱郁,青山连绵,色彩多变,别有风致;这里还有奇峰陡峭、悬崖绝壁,宛如“一员细你草开江路线天”的马王峡;泛着青光,延绵着千年历史的华山古道;斑驳磷殉,不怒自威的“猛虎跳涧”等奇特的景观。

地理位置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东经116.958063,北纬27.55473360百科8,地处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株溪采育林场。

自然气候

候先支识发候条件

  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资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年平均降水量1929.9毫米,年平均日照1595.7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3 %,年平均无霜期270天,年平均雾日88天。

植物资源

  森林公园高差约800余米,植被大致可分为四个垂直分布带,即:

  1.海拔300米以下主要为沟谷地,大部分有小溪流相伴,主要植物有壳斗科、金缕梅科来自、杨梅科、山茶科、兰科等。

  2.海拔360百科300~800米为盐断句表型用谈触纸独常绿阔叶林,主要济信况离松有壳斗科、樟科、冬青历司离纸弱裂沉师科、杜英科和常绿针叶林(主要有松科和杉科)等植物。乔木林下的灌木树种,有山茶科、杜鹃科、马鞭科、蔷薇科、紫金牛科及冬青科植物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禾本科、莎草科并搞路天调站根女圆出、菊科、紫草科、唇形科、伞形科及蕨类植物等。地被植物主要有苔藓及地衣。

  3.海拔800-10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有落叶阔叶林,以拟赤杨林、白栎林、枫香林和锥栗林等为代表林系。落叶阔叶林的主要构成树种有麻栎、白栎、锥栗、拟赤杨、枫香等;下木层常见有这或帮风质四照花、白檀、野鸦椿等;风雨乙送草本层见有芒、五节芒、山姜、狗脊、野菊等。局部还有黄山松林、江南油杉林与壳斗科等常绿植物形成的混交林。

  问找对操圆缩四垂4.海拔1000米以上为矮林及灌丛,主要有壳斗科中的白栎、杜鹃科、山茶科、漆树科、蔷薇科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禾本科中的芒和五节芒等。地被植物有苔藓和地衣。

动物资源

  公园境内露丰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气候适宜,生态环境复杂,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据调查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3种。其中属Ⅰ级保护的有金雕、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云豹、豹、黑麂、华南虎等7种;Ⅱ级保护的有虎纹蛙、大鲵、小鸦鹃、鸳鸯、草相妈式纪鸮、短耳鸮、斑头鸺鹠、领角鸮、领鸺鹠、小隼、赤腹鹰、松雀鹰、普通鵟、红隼、红腹锦鸡、白鹇、勺鸡、猕猴、穿致日拿元束花束粉审进山甲、豺、水獭、大灵猫、獐、水鹿、苏门羚和斑羚等26种。经常能在森林公园中观看到的野生动物有金雕、穿山甲、猫头鹰、果子狸、五步蛇等。

  穿山甲、豺、大灵猫、云鲁引劳备简田送任执于翻豹、野猪、剌猬、豪猪且笑记周鱼青侵记试死等兽类主要分布在针阔混交林和毛竹林中。鸟类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针阔混交林、田野及水域中。两栖类动物通常栖息在林缘、田野、水溪旁。爬行类动物多栖息于林间草丛、田野、水溪中。

旅游景区

云海

  清凉山森林公园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森林公园中曾龙队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但以春秋两季最美。每当雨过天晴,站在望仙峰、葫芦嵊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山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

望仙峰、葫芦嵊

  望仙峰、葫芦嵊因其海拔高,周边无遮挡,具有观日的天然优势。在晨曦之前赶到此处,或站或坐地望着东面,但见云层、大地、在不断地变幻着颜色,进而霞光四射,气势磅礴,照耀着无边的云海。渐渐地山下的景物又逐渐清晰起来,那条山下的马路就象一根飘带一样很随意地放在山水之间,又像是很随意地将这清凉山的山山水水串连在一起了。

猛虎跳涧  

  在上、下株溪分水岭以南,有条由花岗岩峭壁形成的落差达八十余米的深涧,两侧终年古木森森,藤蔓相连,在深涧的西侧,生出一块大麻石,斑驳嶙峋如猛虎,躬身屈膝,蓄势待发,不怒自威,故名“猛虎跳涧”。这个景点虽然由来已久,但真正令其声名鹊起的,是一段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悲壮故事。

江南油杉林

  江南油杉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材质优良,产长江以南温暖山区,是江西省省级珍稀保护植物。在株溪采育林场二工区,在葫芦嵊,海拔800-1000米之间,有数百株与壳斗科乔木混交的江南油杉,它们大部分高在15米以上,胸径在40厘米以上,有些胸径甚至在1米以上。它们大部分均生长旺盛、树叶繁茂、苍劲多姿、树形优美,具有很高的保护和观赏价值。

华山阔叶林海

  景区以大面积茂密的天然阔叶林著称,阔叶林占森林公园总面积的60%以上,特别是在林场场部以东的华山一带,面积约600公顷范围内,数百种阔叶树种层层叠叠,满山葱郁翠绿,结构层次分明,是一座难得的天然阔叶林植物园,既是珍贵的树木科研园地,更是森林公园中稀有的天然植物景观园。春夏,万顷林海嫩绿新枝脱颖而出,给林海披上娇嫩新妆;含苞吐蕊的百花更是“春来俏”,争奇斗艳,竟相怒放,万紫千红,引来蜂飞蝶舞。秋日,满山的翠绿新妆已俏然换下了嫩绿的晨妆,火红的枫叶显得分外俏丽,挂满枝头的各色“时令鲜果”叫人垂涎欲滴。冬日的银妆素裹,更是华山阔叶林海的又一胜景。

南方红豆杉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森林公园中的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森林公园二工区与紫薇林相毗邻的500多亩森林中,共计30余株,大的胸径达30多厘米。

华山古道与株溪

  从株溪林场场部往东南方向约2公里,有一片开阔的盆地,这儿曾是株溪的中心地段—华山。由于公园所处区域地处闽赣交界之处,古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便有驿道穿境而过。明清时代,由于龙吟寺、望仙峰等名寺的兴起,株溪出现了五里一庵、十里一寺的佛教全兴时代。

  佛家的兴起不仅带来了众多的僧人和香客,也带来了农业和商业 的空前繁华。极盛之时,境内人口近万,俨然成为一方名邑。诚如资溪古县志所云:时人唯知有株溪而不知有泸溪也!

  如此旺盛的人气,推动了株溪古驿道的多次修整。根据古史记载,当时南城、泸溪通福建的道路,就是在横山交汇后,经株溪到西坑而后出江西的。由于年代的久远,许多的道路早已毁损严重,面目全非,而唯有株溪到西坑段保留下来,其中最完整的就是华山古道。华山古道保留得最好的一段约有二公里,蜿蜒于山腰,由低渐高。宽达五米的青石板路两旁树木参天,此外横亘的青石拱桥也依然健在。

义门弟

  株溪河的西岸,祁盛岭下,依山傍水住着二十几户人家。远远的看去,整个村落成一个大大的弧形,到了晚上,灯火通明,就象是一个大灯笼。村落依地势分做三层,每户之间相隔大约一般,各有平整的青石板相通。而所有的道路最终都通向一个中心点—那儿原是陈氏祠堂,祠堂大门朝南,门头上有三个苍劲的大字:“义门弟”,其左侧则是四个小字:“陈氏宗祠”,姓氏处于次要的地方,这与中国人的传统观念相去甚远。更奇的是,绕着村庄走一圈,每户的门头上都有三个大字:“义门弟”。

江家村

  资茶线株溪处,顺夏家山谷地向西一公里,有十余幢以木结构为主体,土墙泥瓦,竹篱笆的旧屋,依山而建,错落而致,掩映于青松翠竹之间,若隐若现。那就是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至今聚族而居的江家村。

  在山谷中央的乡村大道,有一条青石板路蜿蜒于田亩之间,连接着江家村。踏着年代久远的青石板,走进江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而老气横秋的牌楼,其门洞有二米宽,三米高,由巨石打造而成,高高的门眉上,镂刻的“泰皋”二字仍然依稀可辩,透出岁月的苍桑。门洞的两侧围墙,虽已是倒塌不全,却印证着昔日的兴旺。

望仙寺

  望仙寺位于株溪的西面,望仙峰下几十米处,有一块宽阔之地,声明显赫的望仙寺就坐落在苍松翠柏下。

株溪水电站

  株溪水电站坝址位于高洋桥下游约500米处,大坝长4022米,宽12米,相对高差17米,坝顶海拔高程239.4米,电站装机容量600千瓦,有发电机组3台,年发电量约100万度。

佳明水电站

  佳明水电站坝址位于清凉山庄沿株溪河往下约1公里处,大坝长44.3米,宽7米,相对高度10米,坝顶海拔高程193米。装机容量1000千瓦,有发电机组2台,年发电量约360万度,总投资512万元。佳明水电站在水库中通过水管穿过隧道通到下游的发电机组。

旅游指南

  特产

  杨梅,为果中珍品,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铁、镁、铜和维生素C、柠檬酸等多种有益成份,每百克中含有0.9克蛋白质。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成酱、汁、酒、干(蜜饯)等。

  作为名贵珍果的杨梅还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它能帮助消化,利尿益肾,去暑解闷。具有养胃健脾,排毒养颜之功效,并能理气活血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

历史文化

民俗文化

  新月畲族民俗村位于县城与森林公园中间,距森林公园仅10余公里。这是江西省几个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2004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村。畲族文化主要表现在服装、美食文化和独特竞技表演等方面。其舞蹈、射驽、武术、板凳功夫、吞食玻璃瓦片、火功和刀功等传统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畲族美食文化代表,“女儿红”酒、千层糕仙筒煲、三鲜粽子、南瓜煲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打造。

传说故事

  1.义门弟的传说 翻开陈氏族谱,才明了其中的渊源:陈氏原籍九江,后经福建迁入本地,至今已四百余年。相传陈家世代忠义,九十九代不分家,这在汉人看来当然是值得推崇的,但对于入主中原地位不稳的满人来说,却是一个威胁。一天,有人将陈氏忠义之事报与皇上,皇上决意去除这个隐患。于是亲赴九江,传旨宴请陈家长辈九十九人,并命每人各带一条狗一同赴宴。酒宴齐备之时,皇上为了贬低汉民,树立天威,竟令人先赐宴九十九条狗。这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面对美味佳肴,众狗竟然是视而不见。皇上正要发怒,这时从圈外挤进一条拐脚狗,直到这条狗走到食物面前,众狗才一齐进食。皇上见狗尚且如此,内心更是惧怕。于是令人拿来了一个雪梨,交与族长,要求族长必须每人都吃上一口,否则将以抗旨论处。想到就要大祸临头,全族寝食难安。此事被族长一个七岁的幺孙得知,说,这有何难,只消准备许多的糖,与梨一起放到水里煮成糊,还怕不能做到一人一份?终于依此办法过了关。虽是眼前暂且无事,但族长深知,只有分开这个大家族,大家才能永保无事。于是当众把一个大铁锅从房顶上扔下来,摔成了108块,就依天命,分成了108家,各奔东西。皇上终于遂了心愿,但对陈氏一家的忠义之事也十分的佩服,御赐金匾“义门弟”,以示彰显。

  陈氏后人为延续家风,世代相传,凡是走南闯北的人,见牌如一家。然后岁月悠悠,世事变迁,也许只有地处深山的这个陈氏分支才最完整地保留下先祖的遗风。

  2.望仙寺的故事 望仙寺有一奇就是寺、庵合一,这本是最为犯忌的事,可是本寺香客不仅不以为忌,反而是诚信有加,原来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株溪华山有个游方郎中叫张天木。那年在福建建宁府不幸落难,夜晚只好到一个破庙栖身。眼见得此庙破落不堪,不禁触景生情,自言自语说:菩萨啊菩萨,我倒霉怎么你也这么倒霉呀,你要是真的有灵,帮助我发财的话,我一定把你带回江西去,给你重塑金身,诚心供奉。随后就倚着菩萨沉沉睡去了。夜半时分,有一贼人欲偷菩萨肚肠(内有中药),潜至庙门口以邪功退去菩萨金光然后动手。只见一道金光闪去,猛地惊醒了张天木。说来也巧,前日有一贩坛子的丢下几个坛子走了,就放在菩萨的面前,张天木半夜惊醒,顺手就抓起一个坛子扔了出去,砰的一声大响,贼人猛吃一惊,又向菩萨发了一道金光,谁知又是砰的一声,一个坛子丢到了他的脚下。吓得他落荒而逃。张天木无意中救了菩萨,然后又沉沉睡去。天将放亮时,朦胧中只见走来三个娘娘,朝他躬身一辑拜,自称何娘娘、葛娘娘和万娘娘,能掌管人间平安、财运和保护人丁兴旺。她们传授给他一个生财秘诀:买几斤糯米,做成糍,搓成小粒,放进随身包袱里。再把本寺香炉插上三支香端着回家。遇到过桥转弯就念叨三位娘娘的名字。途中遇到有人生病,就将小糍放进香炉里滚一下,给人服下即可。张天木依计而行,沿途治好了不少人。到了江西地界,适逢瘟疫流行,人人自危。全仗张天木神医救治,方才解脱厄运。至此他不仅发了财,更是与三位娘娘一起声名远播。时人有诗为证:啼也不要啼,哭也不要哭,你有什么难,去找张天木。

  回到株溪,张天木遍寻地师,要给三位娘娘建庙供奉,最终在西南方向寻得一方宝地:一条龙脉横亘南北,前靠水后依山,龙头高居,龙尾轻抬。在龙的脊梁下方,有一穴地,清泉长流,天生一头石狮坐镇。透过缕缕祥云,与东南方向的终华山古寺遥相呼应,真是生津养瑞的福地呀。于是广招贤人,大兴土木,巧的是,砍开仰天狮身后密密的大茅草,竟然有三位大仙已是恭坐于此不知多少年了。众人见此,兴奋不已,知是上天生就的风水宝地,于是又重新为他们塑了金身。而这个消息,就象是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神,并从此香火繁盛,生生不息。至民国初年,正月初八菩萨开光之日,光是礼仪队放炮仗的就整整坐了八桌!可见当年的盛况空前。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