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批判论语译说

资料百科

《孔子批判论语译说》是一套书的下部,上部是《孔子十日谈》--评论孔子思想的另外一部书来自。作者是古棣、戚文、周英。

  • 上    部 《孔子十日谈》
  • 书    名 孔子批判论语译说
  • 内    容 评论孔子思想
  • 作    者 古棣、戚文、周英

前言

  对于孔子及其学说的认识,三千年来始终存在着争议,来自“五四”以来尤为激烈。至五六十年代,中国哲学史界形成了影响较大的两大学派,一派是以冯友兰为代表的“抽象继承派”,一派是以古棣(关锋)、戚文(戚本禹)为代表的“批判继承派”360百科。但此后,在中国政治风云的巨大变化中,对孔子的争论,已经极大地政治化了。历经历史的曲折,古棣等人在现代新儒学轰动一时的尊孔潮流中对孔工移感装哪帝阻赶么队突子又持什么态度呢?

内容简介

  《孔子批判》上卷是“孔子十日谈”,在本卷中,作者以鲜明的立论和确凿的史料,将孔子由封建崇拜的偶像做为科学研究的对象图余。通过对孔子生平的评述以及对其思想和观念的研究,深刻地对孔子进行了有分析地批判。批判的锋芒使其具备了相当的现实价值。

  《孔子批判》下卷是“《论语》译说”。《论语》一直被奉为“置之四海而皆准,行之万世而不悖”的经典理论。然而,如果实事求是地全面地把它放到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来考察,又将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本卷立足于从方法论上来研讨《沦语》,除逐字逐句逐段进行今译和解说外,还—一排除了古材心交与收花李贵少术端人和近人对其的误解和曲解,批判之锋芒未曾稍减。如对被誉为“注译最佳”、广为流传的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纠谬即达一百孩家们多处,如此恕不赘举。这是《论语》研究史上前所罕见的学术之举。

  需要说明的是,《孔径茶组苗屋维春矿案子批判》上卷“孔子十日谈”和下卷“《论语》译说”各有三个附录,均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值得一读。因篇幅的关系,将“《论语》译说”的三个附录移到了上册。请读者注意。

  孔子是对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影响最大的伟大人物之一,《论语》是华夏乃至全世界生命力最强大的著作之一,出于弘扬传统文化和“百家争鸣”的考虑,尽管本书的观点我们不一定全部弱山快思怀足审期满队同意,但是它的出版仍然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片段精华

  袁世凯的称帝和孔子的政治思想

  袁世凯因缘时会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当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这个封建余孽的野心家,对外依靠帝国主义,对内排斥真正的国民革命党人。他派人刺杀了宋教仁,篡改<临时约法>,大总统变成了实际的终身制,并积极酝酿做皇帝,1915年,承认了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同时龙袍加身,成了皇帝,国号洪宪,此年被宣布为洪宪元年。然谓杆期画而,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八十三天,在全国愤怒指责来自下,在护国军讨袁的压力下皇帝梦破灭了;先是取消帝位,接着就一命呜呼了突仍起凯太消大洋

  袁世凯要实行封建专制主义、要做皇帝,他懂得除了掌握军队、政权和财权之外,还必须搞意识形态,这就很自然地想到利用孔子的儒家思想制造舆论,以对付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开初在辛亥革命造成的思想气氛之下(政治平等和思想自由在形式上已为法律所承认,而为革命浪潮直接波及的南方各省自由、360百科平等的空气相当浓厚,孔庙已经改为学堂,贞操牌坊已被砸碎),袁世凯还不敢公然提倡“尊孔读经”,而用道德说教,欺骗人民,路画秋照帝引迅若低毁民主和自由,并向封建余孽们发出信号。1912只似突养规年9月20日,袁世凯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他说:“中华立国体钱联以孝梯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爱价卷利处星志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唯愿全国人民恪守礼法,共济时难。……本大总统痛时局之阽危,怵纲纪之废驰,每念今日大患,尚不在国势,而在人心。苟人心有向善之机,即国本有底安之理。”(《正宗爱国报》1912年9月20日)在政府提倡礼教的号召下,社财唱请化布言内顶会上出了许多尊孔的团体,如孔教会、孔社、宗圣会、孔道会,形成了一股尊孔读经、恢复菜秋最万药良改扩损离晚封建礼教的逆流。其中以康有为作简不石至胶苏会长的孔教会的影响最大最坏。该会在袁世凯政府支持下办了《孔教会杂志》月刊,孔教会的副会长陈焕章担任主编。从1913年2月到1914年1月,《孔教会杂志》共出版十二期,有图画、论说、讲演。学说、政术、专著、历史、传记、译件、丛录、文苑、书评、孔教新闻、各教新闻、本会纪事等15个栏目,刊登孔子塑像、孔庙、孔府、孔林的编提沿女身衣统我叶观航照片,研究孔子的历史、考证孔子弟子的身世,阐发儒家经典的精义罪左值有特欢算,发出了尊孔读经、祀孔配大、定孔教为国教的喧嚣声。作者大都是当时文化界的名流,如孔令贻(衍圣公)、王闿运、康有为、严复、廖平,其中还有一个美国人——袁世凯政府顾问古德诺,就是这个古德诺在1915年8月写了一篇《共和与君主论》,上呈袁世凯,声称中国实行君主制适合国情。在这样的声势下,孔教会大为发展,各省各县纷纷成立孔教会支会,一些重要城市也成立了孔教交会。

  宪色块轻内多养晚在尊孔“舆论”刚出笼的时候、袁世凯就用政府的命令推波助澜。他于1913年6月22日颁发“尊崇孔圣文”,1914年9月25日又颁发《祭孔令》,公开恢复了希威清朝的祀孔制度,并规定每年旧历仲秋上丁中央的地方政府一律千术失游限额有说杂举行“祀孔曲礼”。1914年11月3日,袁世凯又下了一道“箴规世道人心”的告令,把清朝就存在的腐败现象和封建士大夫看不惯的新现象,一概说成是民主共和蛋利以果造成的,他以卫道者的姿态写道:民国初年“一二桀黠之徒(按:指孙中山等民主派杰出人物),利用国民弱点,遂倡无秩序之平等,无界说之自由(按:倡“无秩序……”、“无界说……”云云,纯为诬谄),谬种流传,人禽莫辨,举吾国数千年之教泽扫地无余。求如前史所载忠孝节义诸大端,几几乎如凤毛麟角之不可多得。”接着又说:“一个国家不必愁贫,不必忧弱,唯独国民道德丧亡,则必鱼烂土崩而不可救。”最后说:既然国民把国家“付托”给他,他就要“改良社会”,“以忠孝节义四者为中华民族之特性,为立国之精神”。并传谕内务部、教育部把这个告令悬挂于学校讲堂,刊印于课本的封面,令学生天天观看,“以资警惕”,“务期家喻户晓,俾人人激发其天良”(《爱国白话报》1914年11月5日)

  “尊孔读经”,就是袁世凯当皇帝的舆论准备。1915年就公开酝酿君主立宪。袁世凯的大公于袁克定(人称“太子”)指使杨度成立“筹安会”,直接制造袁世凯当皇帝的舆论,并准备让人推举他登基并举行大典。按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封文武官员182人;封爵也没有冷淡了孔家——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孔令贻仍袭衍圣公,并加郡王称号……

  袁世凯当了83天皇帝就完蛋了。他看错了时代,低估了人民的革命力量。但是,从他要做专制主义者、要做皇帝的立场说来,他选择了孔子和孔教为舆论工具,却是没有选错的,只有孔子创立的儒家、孔子的政治思想,对于袁世凯才是最恰当的,其他,譬如道家、道教与佛学。佛家都是不适用的——同封建社会各个王朝选择孔子政治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一样,也是由孔于政治思想的内在本质决定的。袁世凯当皇帝失败,“皇帝”也从此更加名声狼藉,以后没有野心家敢效尤袁世凯当皇帝的了。但是地主阶级还是存在,以孔子政治思想为代表的封建思想还是存在,所以,以后旧式和新式的军阀还要利用孔子。孔子的政治思想是最适用于封建主义王朝的统治思想,也是最适宜于封建主义复辟的思想工具——这是历史的结论。

作者介绍

  古棣,笔名,即关锋,我国五六十年代著名哲学家曾任全国权威杂志《哲学研究》常务编委、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并有多种专著,孔子和儒学及老庄研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九十年代重现学坛而且著述迭出,代表作有《老子通》等。

  戚文,笔名,即戚本禹,五六十年代即从事历史研究,著作颇丰,代表作有<两汉人物>等。

  周英,红旗出版社编辑;与古棣多有合作著作行世。

评价

  这等当年风云人物倒霉鬼重出江湖,自然惹人注目,虽然用了化名,发行者还是忍不住偷偷透露这两人的身份,这毕竟是一大卖点。作者看待《论语》的态度,自然是有点不合时宜的左,但是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厉害,只是忍不住时不时用阶级观点分析一下<论语>里面的“民”、“大夫”、“士”的阶级成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这两人似乎和杨伯峻有仇,一共给杨伯峻挑了三百七十多处错--论语一共才四百八十多章。这些挑的错,看来有些是合理的,看来杨伯峻也没有那么专业式的严谨,但是有些属于故意的学术找茬性质了。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