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

资料百科

《品三国(上)》是2006年7月上海文艺出版来自总社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易中天。本书是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360百科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危接速比流滑流浓史说文化,以文化说氢距服虽输药温谈受人生,表达了作者对三国这个历史时期的理解。

  • 书名 品三国(上)
  • 作者 易中天
  • 类别 历史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编辑推荐

  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学者电视出版,强强联来自手!

品三国(上)

  上海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易中天《品三国》。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

  ★是非真假众说纷纭;

  ★成败得失疑窦丛生;

  ★一家之言品三国。

  《品三国(上)》共计20余万字,包括易中天截至2006年8月在《百家讲坛》感永究句即故善洲室所讲的内容,基本囊括了易中天迄今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24集内容。其中有2/3的内容是电视台中播过的,有大约1/3的内容尚未播出。

  虽然新书的底稿是来源于讲稿,但郏宗培表示,书的内容要比电视播出的丰富得多,易中天对自己曾经在电视上讲过的内容进行了修补。

  曹操年轻的时候,曾经被预可请害圆易远审言为"治世之能臣映式烧凯动罪践农成员切,乱世之奸雄",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而"乱世奸雄"的评国月裂区渐过灯适目铁价,则几乎成了他的盖棺360百科定论。实际上,曹操原本是想做"治世之能臣"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做不成"治世之能臣";而当他做不成能臣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办的呢?

  《百家讲坛》栏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百家讲坛》栏目坚持"《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的节目制作理念,不断培养专家、学者的公众意识,不断强化媒体为受众着想的服务意识。

准物容简介

  《品三国》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内容。

  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混引几专图顾常能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但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红脸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善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恶运"的来临

品三国(下)

  从书苏房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独注门站青植良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沙术以龙停文化,以文化说人生;攻换汉帝高一家之言品三国。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

  在历史的记载中,为什么他的所作所为总是自相矛盾,众说纷纭?曹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在他前期有着什么样的功过得失?易中天教授将从平民角度为您活输精针看燃解读。

措优扬立设动友适沙磁造者简介

  易中天,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研究,著有《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等著作,并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2005年起开始在CCTV-10百家讲坛节目里讲解历史,因其白话式的幽默分析,受到追捧。最新两本书《帝国的惆怅》和《易中天品评汉代风云人物》也是异常大卖。2006年开始制作《易中天品三》,同时出版同名演医脱训规阳奏若书籍《品三国》,销量飙升。后因《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标题来自,而享有了"学术超男"的称号。并且出版"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他是央视《百家讲坛》"开坛论道"的学者,其主讲的"汉代人物风云"在2005年4月首播360百科即获热评。

易中天

  2007年11月,在上海出版了新书《帝国的终结》。

  2007年被斤渐利损帝评为武汉大学第五届杰出校友。

  2008年,和百家讲坛再度携手合作,录制播出《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36集,分成《实话孔子》、装儿娘艺既任女《儒墨之争》、《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前因后果》、《继英家都许往开来》六个部分候发好格,以孔子和儒家思想为重容送把极销示威一握点。以飨观众朋友、读者和他的粉丝。

 特态么依秋 2009年,再度和百家讲坛携手合作,录制节目。

图书目录

  上部:

  (开会道务心场白)大江东去

  ◎第一部:魏武扬鞭

  (1)真假曹

  (2)奸雄之谜

  (3)能臣之路

  (4)何去何从

  (5)一错再错

  (6)深谋远虑

  (7)先入为主

  (8)鬼使神差

  (9)一决雌雄

  (10)胜败有凭

  (11)海纳百川

  (12)天下归心

  ◎第二部:孙刘联盟

  (13)青梅煮酒

  (14)天生奇才

  (15)慧眼所见

  (16)三顾茅庐

  (17)隆包运远局中对策

  (18)江东基业

  (19)必争之地

  (20)兵临城下

  (21)临危受命

  (学太呀孙设格以晚业22)力挽狂澜

  (23)中流砥柱

  (24)赤壁疑云

  附录一 心平气和说空城

  附录二 我的历史观

  编辑后记

  下部:

  ◎第三部:三足鼎立

  (25)半途而

  (26)得寸进尺

  (27)进退失据

  (28)借刀杀人

  (29)命案真相

  (30)夺嫡之争

  (31)趁虚而入

  (32)蜜月阴谋

  (33)白衣渡江

  (34)败走麦城

  (35)夷陵之战

  (36)永安托孤

  ◎第四部:重归一统

  (37)非常君臣

  (38)水火杀生井难容

  (39)痛失臂膀

  (40)祸起萧墙

  (41)以攻为

  (42)无力回天

  (43)风云际会

  (44)坐断东南

  (45)情天恨海

  (46)冷暖人生

  (47)逆流而上

  (48)殊途同归

  (结束语)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士族取代贵族

  二、门阀遭遇军阀

  三、修比南方对抗北方

  四、逐鹿未必得鹿

  五、解铃还须系铃

  六缺则好求、后浪变成前浪

  后记

勘误

  已发现《品三国》(下)错误三处

  一,第55页倒数第零直此查训自8行"和曹彰、曹彰相比",应为"和曹彰、曹植相比"。错误原因是我使用的输入法,曹彰和曹植都是升连班杨顶零套其CZ,没注意就错了确云航否另调倒千板

  二,第129页第五行"刘禅降魏十三年后",应为"刘禅降魏十七年后",是笔误。

  三,第181页倒数第10行"对孙权说",应为"对孙休说",也是笔误,节目里没错。

  第一处是我在某地签售时一位读者指出的,谨向这位读者致谢。第二处是我刚才校对节目字幕时发现的,谨向读者致歉。另有读者说,我引用陈寿评价孙权的话时将"勾践"误为"句践",这倒并没有错,《三国志》原文就是"句践"。

作者解读

  2006年易中天做客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讲座。他独辟蹊径,"妙说"历史,巧妙地运用"俗不可耐"的语言、声情并茂的表演,有趣地还原了历史的本来面目。在网上找到了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的韩信系列讲词,真是佩服,平常一段史从他口中出来俨然活灵活现一般,象评书一样绘声绘色,又象电影剪辑精练流畅。 《品三国》,品什么?品的就是人生。品又是什么,品是饭后茶余时的悠闲,是在这沁人茶香中的感悟。于是沏上一杯清茶,看易中天先生如何声情并茂的讲述那些曾经的三国英雄们的人生故事。

百家讲坛与易中天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