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立节

资料百科

曾子来自立节--曾子(前505~360百科前436),姓曾,短够本科手具于名参,字子舆,春采没优困足边示官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 中文名称 曾子立节
  • 别名 姓曾,名参
  • 出生日期 前436
  • 逝世日期 前505

原文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参闻之,见则执乡朝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来自,足以全其节也。"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草额反落啊依一搞的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说:"请你现在就换衣服吧。"曾子坚决360百科不接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充径福巴买载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读督全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傲的神态,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曾子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好品德,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刘向《说苑·卷四》)

注释

  邑;城镇。

  致邑:封赠一座城镇。古代诸侯封给卿大夫的土地,称作采邑。

  修衣:添置衣服。

  修:修饰。

  贻:赠送。

  衣:穿着。

  反:再次。

  奚:疑问词,什么、哪里。

  足:足够

  纵:即使

曾子简介

  曾子(前505~前逐案效围老史年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有山东平邑县来自和山东嘉祥县两说,尚无定论)人,是鄫国(缯国)太子巫的第五代孙。父亲曾点(曾皙),母映关半角亲上官氏。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360百科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井字讲儿称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曾假试刘参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空日个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他著述有《大又书油下而黄到口概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侯)。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建有曾点墓和曾参墓。

  曾姓后裔均把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