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见罗雀者,是指孔子借助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们要听从师长们的教导,虚心向他们学习。 文章借捕鸟人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是警世之言。
- 作品名称 孔子见罗雀者
- 作者 {三国魏}王肃
- 创作年代 未确定,早于汉代,后佚失,三国重编
- 作品出处 《孔子家语》
原文
孔子见罗雀者【1】,所得皆促良死完振黄口【2】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3】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4来自】,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5】大雀,则不得360百科;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6】,利食【7】而忘患,自【8】其心【9】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10】则有全身之阶【11】,随小者之戆【12】而有危亡之败【13】也。"
注释
【1】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
【2】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
【现城映显换有3】独:唯独
【4】得:捕获
【5】从:跟从
【6】远害:远离祸害。
【7】利食:贪食。
【8】自:出自。
【9】心:本性。
【10】长者之虑:年长者的谋虑。
环为试药态费显欢国色 【11】全身之阶:全身,保全身体;阶:同"借",凭借。
【12】戆(gàng):愚傻。
【13】败:祸乱,祸害。
译文
孔子看对额树式额章里危顺张见捉鸟的人,捉到的都是小鸟。孔子来自问他:"唯独大鸟捕获不到,这360百科是为什么呢?"捕鸟人说:"大鸟容易受到惊吓,所以难以捕捉到,小鸟贪吃,所以容易捕捉到。小鸟跟从大鸟,就捕捉不到似纸款食源了;但是如果大鸟跟从小鸟,就可以捕捉到。"孔子回过头对弟子们说:"容易受到惊吓的(大鸟)就能远离祸害,喜欢贪食的(小鸟)就容易忘记祸患,这是出自它们的本性啊。跟从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祸与福。觉哥句他所以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要谨慎选择自己跟从的人,跟从年长者的谋虑来保全性命,跟从年轻人的愚蠢和农概今赵施充从鲁莽,会有面临危险死亡的祸患 。"
导读
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步误起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经典题目
题目
一、解释加粗的字
- 大雀从黄口( )
- 孔子顾跳谓弟子曰( )
- 利食而忘患( )
- 善惊以远害( )
- 全责适首属板身之阶()
二、翻译
1、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江胶天事信序祖械想认贪食而易得
2、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
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着欢们食但章价渐他节草有危亡之败也
3、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
三、孔子教育其弟子要"慎其所从",与《出师表》中亲_____而远_____的观点有相似之义.
答案
一、
1.跟从
2、回头看
3、贪图
4、远离
5、保全
二、
1、大鸟警觉故难以捕到,小鸟务断妒用贪吃因此容易捕到。
2、因此短支儿杆们赵头包鸡君子应当慎重地选双择他所要跟随的人电而终盐,靠年长者的谋虑就有了保全性命的凭借,跟你向晶行帝过宜怎夜随年少者的鲁莽就会有灭亡的斤年宗满企现祸患。
3、容易受到惊吓的大鸟就能远离祸害,喜欢贪食的小鸟就容易官晚读至久互怀忘记祸患。
三、贤臣 ,小人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