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

资料百科

太仆寺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辖下的一个旗。"太仆寺"一名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就有掌管皇室御马和马政的"太仆"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

太仆寺旗地处阴山北麓,在浑善达克冲管少向片温混概沙地南缘,海拔1300-1800米,属中温亚干旱大陆性气候。东来自南、正南、正西与河北省毗邻,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距张家口149公里、北京350公里,是自治区距北京最近的旗县之一。

360百科2012年,太仆寺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

截至2012年,太仆寺旗总面积为3415平方公里,辖5镇1乡1苏木;户籍人口为211401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 中文名 太仆寺旗
  • 面积 3414.74平方千米
  • 外文名 Taibus Banner
  • 人口 20万人(2006年)
  • 方言 普通话,晋语,蒙古语

历史沿革

  太仆寺旗,汉代为匈奴地。

  三国时期,属曹魏。

  隋、唐时期,属鲜卑。

太仆寺旗城区

  金代,初属昌州宣德府,中位三年(1262年)属上都路,置盐使司。

  元朝,延佑六年(专快著落左点1319年)改属兴和路宝硫材府责胡基昌州。

  明代,属蒙古察哈尔部牧地。

  来自清朝,置太仆寺左翼牧场。

  民国七年(1360百科918年)由正白旗东部及左翼牧场各一部置宝昌招垦设治局;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置宝昌县,属察哈尔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左翼牧场改置太仆寺左旗,属察哈尔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6年,宝昌县与太仆寺左旗合并,设太仆寺旗。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太仆寺旗下辖5个镇、1个行政乡、1个苏木,分别为宝昌镇、红旗镇、千斤沟镇、永丰镇、骆驼山镇、幸福乡、贡宝拉格苏木。共有176个嘎查村,8个社区。

地理环境

混促置境域

  太仆寺旗位于锡林郭勒盟南端,地理坐标在东经114°51′-115°49′、北纬41°35′-42°10′之间。东接河北沽源县、多伦来自县,南靠河北张北县,西界河北康保县、正蓝旗,北临正镶白旗。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距张家口市149公里,距北京350公里,距锡林浩特市260翻岩陆公里。

地形地貌

  太仆寺旗360百科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起伏不平,形成滩川、丘陵、山地的品深统剧负地形地貌,平均海拔1400米。

太仆寺旗

气候

  太仆寺旗属中温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350毫米,无霜期100天左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11年,太仆寺旗已探明或确认的矿产种类达50种。矿种主要有金、钨、铅锌、钼让似套属山星纪防专严、铜镍、萤石、石灰石、花充机缺扬岗岩、珍珠岩等。

风能资源

  截至2011年,太仆寺旗年平均风速4.5米/秒,8级以上大风年酸据平均76天,年平均高效风能1怕转主得成缺层破坏沿水50-200瓦/平方米。70米高风速达到7.8米/秒次件歌以上。

人口民族

错什

  截至2012年,太仆寺旗户籍人口为211401人。其中,男性人口108453人,女性人口102948人;城镇人口39646人,乡村人口171755人。2012年,出生人口1789人,人口出生率8.5‰;死亡人口1916人,人口死亡率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0.6‰。

民族

  太仆寺旗境内去本客光县任想台通巴适共生活有14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经济

  2012年,太仆寺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亿元,比2011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9.9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3亿元,增长病倍蛋10.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增长7.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6.8:41.3:31.9。

一产业

  2012年,太仆沉三察真寺旗农作物播种面积141.7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03.2万亩,总产量27538万斤。马铃薯播种面积50.1万亩,产量22057万斤。油料播种面积17.1万亩,产量341万扬衡尼迫班果讨细水越凯斤。蔬菜播种15.0万亩,产量鲜复某口信酒用诗切例106133万斤。截至2012年底,家畜存栏15.2万头(只),增长19.8%。其中,大牲畜存栏6.6万头,增长0.8%。在大牲畜中,奶牛存栏头数3.6营维袁越万头。小畜存栏7.2万只。生猪存栏1.4万头。肉类总产至孩备式验见果势量1.14万吨,增长6.9%。其中,猪牛羊怕大溶事临增肉产量分别达到0.41万吨、0.56万吨和0.09万吨。牛奶产量10万吨;绵羊毛产量110吨;禽蛋产量0.16万吨。实现林业产业产值2115万元,完成营造林面积3万亩,草地面积300万亩。

太仆寺旗草原风光

第二产业

  2012年,太仆寺旗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12.3亿元,比2011年增长14.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5亿元,增长12.58%。2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3亿元,增长18.2%。建筑业增加值2.9亿元,下降3.3%。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3家,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3万平方米,竣工房屋面积13.3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12年,太仆寺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亿元,比2011年增长16.0%。从经营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341万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7.9%,增长18.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2196万元,增长11.7%。邮电业务总量5273万元,增长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550万元,增长22.2%;电信业务总量4723万元,增长0.9%。接待旅游客25万人次,增加7万人次,增长38.9%;实现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增长39.5%。至2012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9.4亿元,增长5.0%。贷款余额15.6亿元,增长9.7%。

太仆寺旗草原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0年底,太仆寺旗共有普通中学6所,其中,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9所,幼儿园6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5847人,小学在校学生5796人。

文化

  截至2012年底,太仆寺旗共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各1个,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有限公司1个。

卫生

  截至2012年底,太仆寺旗有各类卫生机构16个。其中医院2个、农牧区卫生院11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医疗机构拥有病床311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86人,其中,执业医师及助理执业医师170人。

交通

  截至2012年底,太仆寺旗交通以公路为主,其中纵贯太仆寺旗境内的207国道为二级公路,是锡林郭勒盟与河北、北京等地连接的主要通道。

  2012年,太仆寺旗公路客货运周转量达19.5亿吨公里,比2011年增长2.1%。其中:公路货运量0.05亿吨,公路货运周转量18.5亿吨公里,增长0.5%;公路客运量0.03亿人,公路客运周转量10亿人公里,增长40.8%。

风俗民情

  祭敖包

  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是由人工堆积起来的石堆或土堆,大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体,高几丈。敖包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

  婚庆

  太仆寺旗的蒙古族的婚庆,在婚礼完毕,男女两家人在蒙古包下,向女方父母敬奶,同时赠送牲畜。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尽情饮酒,尽情歌唱。进餐时,女方家人则以最难分割的羊颈和肘敬新郎,让他一次性分割,可谓难解难分,寓意先做难后和美。

  居住习俗

  蒙古族居住的蒙古包,呈圆形尖顶,一般以柳木杆组合编制的若干篱状"哈那"(围墙支架)和伞状顶篷内许多橡子为骨架,顶上及四周以一只至两层白色的厚羊毛覆盖,顶中央有天窗。

  服饰

  蒙古袍是一种适用于马背民族旅游牧生活的服装。种类主要可分为皮袍、布袍。颜色主要有代表圣洁、忠诚的蓝色,有标志繁衍生机的绿色等。

  饮食

  肉干主要有牛羊肉干等。奶豆腐是蒙古族的主要奶食品之一,多以牛奶制成,状如豆腐。奶酪俗称酸酪蛋。是将酸奶经微火熬煮后,装入布袋,挤出奶水,成碎块状,晾干即成。

风景名胜

  白音查干景区

  白音查干景区位于贡宝拉格苏木黑沙图嘎查,占地120亩。旅游项目有牧户生活体验游、民族特色餐饮、住宿、草原观光游、骑马、射箭、摔跤、民族服饰拍照、那达慕、祭敖包、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

蒙古包

  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

  太仆寺御马苑旅游区位于贡宝拉格草原,占地面积达1.5万亩,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建有标准速度赛马场、马术绕桶赛场、御马博物馆、御马大酒店、战车式蒙古包群、奈曼风情包群、小型蒙古包60顶。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