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1942年4月5日生于英国威尔士格温特郡新港,英国导演、编剧。
1962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情感之死》来自。1965年,开始在英国政府情报资料中心处担任纪录片的剪辑工作。1969年,执导短片《幕间需团讲充调啊轮休息》。1973年,担任短片《房子的房》的导演。1976年,执导短片《莱克兹水域》。1982年,执导悬疑电影《画师的合则门间手老兴源同》 。1986年,执导剧情电影《一个Z和两个O》 。1987年,自编自导剧情电影《建筑师之腹》 ,该片入围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88年,由其执导的喜剧电影《淹死老公》上映 ,该右附毫否片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奖。
1999年,执导剧情电影《八又二分一女人》 ,该片入围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3年,自编自导传记电影《塔斯鲁波的手提箱》,影片入围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5年,彼得·格林纳威获得第1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2007年,执导悬疑电影《夜巡》 ,该片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米摩.罗台拉基金奖。2012年,由其执导的传记电影《高俅斯和鹈鹕公社那伤本素条》上映。2015年,执导传记电影《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 ,该片入围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18年,执导传记电影《爱森斯坦在好莱坞》。
- 中文名称 彼得·格林纳威
- 外文名称 Peter Greenaway
- 别名 彼得·格里纳韦
- 国籍 英国
- 出生地 威尔士格温特郡新港
人物履叶促历
1956年,彼得·格林纳威开始立志做一名画家 。之来自后,进入了Walthamstow艺术学院学习绘画 。1957年,还在学习绘画的360百科格林纳威开始对欧洲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首先开启了他认识电影世界的大门 。随后,法国新浪潮运动开始,阿仑·雷乃和让-吕克·戈达尔都对角艺德掌父批他之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20世纪60年代初期,格林纳威开始写小说和一些短剧。1962年,执导个人首部短片《情感之死》。1965年,开始在英国政府情报资料中心处担任纪录片的剪辑工作,这段经历使他日后的电影镜头具有一种"标本感",使他形成了一种极径其节制的叙述方式。
1969年,执导短片《幕间休息》。1973年,担任短片《房子的房》内认直的导演。1976年,执导短精各州古片《莱克兹水域》。1978年,执导短片《重铸地貌》。1982年,执导由安东尼·希金斯、安·路易斯·兰伯特合可千李诉著汽武厂含烟计作主演的悬疑电影《画师的合同》 ,该片入围第3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宣六传鲁失沉之半石老 1986年,执导由安德烈亚·费雷奥尔、布赖恩·迪肯、埃里克·迪肯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一个Z和两个O》 。陆穿序1987年,自编自另理望当满了久构玉导由布莱恩·丹内利、科洛·韦伯、朗贝尔·维尔森联袂主演的剧情固座伟换镇划兴陈级电影《建筑师之腹》 ,该片入围第4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1988年,由其执导的喜剧电影《淹死老公》上映显论特未混活抓认司,该片由琼·普莱怀特、茱丽叶特·准力了空助团斯蒂文森共同主演 ,获得第4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燃斤佳艺术贡献奖。
1989年,自编自导由理查德·波林热、迈克尔·刚本等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影片讲述了厨师里夏尔、大盗艾伯特、艾伯特的妻子乔治娜以及乔治娜的情人迈克尔四人之间关于食欲与情欲的荒诞故事 。
1991年,为纪念莫扎特逝世200周年,执导了音乐短片《不是莫扎特》;同年,由其执导的奇幻电影《普罗斯佩罗的魔典》上映,该片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改乎义编 ,入围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随后,开始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一系列不同主题的展览。1992年,执导短片《罗萨》;同年,执导纪录短片《达尔文》。
1993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魔法圣婴》上映,该片由朱莉娅·奥蒙德、拉尔夫·歌油自多步培八由容费因斯共同主演 。1994年,切黑文活兰试证宗穿代在慕尼黑、伦敦以及其他一些城市举办有关电影制片与电影语言的讲座。1996年,与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文森特·阿杆盐到很自婷等是连石步兰达等联合执导纪录片《卢米埃与四十大导》 ;同年,执导由邬君梅、伊万·麦克格雷格搭档主演的爱情电影《细枕边书》 。
1999年,执导关于音乐题材的电影《作曲家之死》;同年,执导由约翰·斯坦丁、马修·德拉米尔、邬君梅联袂主演的剧情电影《八又二分一女人》,该片讲述了日内瓦富商菲利普·艾芒托在妻子去世后,与儿子斯多雷以找来了八个半女人开设私人妓院的故事 ,入围第5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2001年,执导短片《浴室中的男人》。2002年,执导纪录片《格林纳威九十二面》。2003年,自编自导传记电影《塔斯鲁波的手提箱》,影片讲述了图西·卢皮的传奇一生,入围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同年,执导电影《塔斯鲁波的手提箱2》;随后,与史蒂芬·戴德利等联合执导短篇集《英国名导短片集》。
2004年,执导电影《塔斯鲁波的手提箱3》;同年,与法提赫·阿金、芭芭拉·阿尔伯特等联合执导喜剧电影《欧洲二十五面体》。2005年,彼得·格林纳威获得第1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荣誉奖。2007年,执导由马丁·弗瑞曼 、艾米莉·霍尔姆斯共同主演的悬疑电影《夜巡》 ,该片获得第6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米摩.罗台拉基金奖。
2009年,执导纪录短片《婚姻》。2012年,由其执导的传记电影《高俅斯和鹈鹕公社》上映;同年,执导喜剧电影《4 Storms and 2 Babies》。2013年,与让-吕克·戈达尔、埃德加·佩拉联合执导喜剧电影《3D铁三角》 。2015年,执导由埃尔默·拜克、路易斯·阿尔贝提合作主演的传记电影《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该片讲述了"俄国电影之父" 谢尔盖·爱森斯坦在墨西哥度过的一段传奇岁月 ,入围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
2018年,执导传记电影《爱森斯坦在好莱坞》;同年,执导由埃蒙·埃利奥特、卡拉·朱里共同主演的传记冒险电影《走向巴黎》。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22年 | 《The Food of Love》 | 电影 |
2021年 | 《Волга》 | 电影 |
2018年 | 《走向巴黎》 | 电影 |
2018年 | 《爱森斯坦在好莱坞》 | 电影 |
2018年 | 《Bosch》 | 电影 |
2016年 | 《休金、马蒂斯、舞蹈与音乐》 | 短片 |
2015年 | 《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 | 电影 |
2013年 | 《3D铁三角》 | 电影 |
2012年 | 《4 Storms and 2 Babies》 | 电影 |
2012年 | 《高俅斯和鹈鹕公社》 | 电影 |
2009年 | 《婚姻》 | 纪录短片 |
2008年 | 《伦勃朗之我控诉》 | 纪录片 |
2007年 | 《Peopling the Palaces at Venaria Reale》 | 电影 |
2007年 | 《夜巡》 | 电影 |
2005年 | 《水上书》 | 短片 |
2005年 | 《提箱里的生活》 | 电影 |
2004年 | 《欧洲二十五面体》 | 电影 |
2004年 |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3》 | 电影 |
2004年 |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2》 | 电影 |
2003年 |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 | 电影 |
2003年 | 《图西·卢皮的手提箱:安特卫普》 | 电影 |
2003年 | 《英国名导短片集》 | 电影 |
2002年 | 《格林纳威九十二面》 | 纪录片 |
2001年 | 《浴室中的男人》 | 短片 |
1999年 | 《八又二分一女人》 | 电影 |
1999年 | 《作曲家之死》 | 电影 |
1996年 | 《卢米埃与四十大导》 | 纪录片 |
1996年 | 《枕边书》 | 电影 |
1994年 | 《Stairs 1 Geneva》 | 电影 |
1993年 | 《魔法圣婴》 | 电影 |
1992年 | 《达尔文》 | 纪录片 |
1992年 | 《罗萨》 | 短片 |
1991年 | 《普罗斯佩罗的魔典》 | 电影 |
1991年 | 《不是莫扎特》 | 短片 |
1991年 | 《死在塞纳河》 | 短片 |
1991年 | 《漫步普罗斯佩罗的图书馆》 | 短片 |
1989年 | 《但丁TV版--地狱》 | 电影 |
1989年 | 《与休伯特·巴尔斯握手》 | 短片 |
1989年 | 《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 电影 |
1988年 | 《淹死老公》 | 电影 |
1988年 | 《害怕淹死》 | 短片 |
1987年 | 《建筑师之腹》 | 电影 |
1986年 | 《一个Z和两个O》 | 电影 |
1985年 | 《在室内:1985年伦敦和牛津的26间浴室》 | 纪录短片 |
1984年 | 《水中仙》 | 短片 |
1983年 | 《四个美国作曲家》 | 纪录片 |
1983年 | 《海岸线》 | 纪录片 |
1982年 | 《画师的合同》 | 电影 |
1981年 | 《桑德拉·罗德斯》 | 短片 |
1981年 | 《特伦斯·考伦》 | 短片 |
1980年 | 《神力难违》 | 短片 |
1980年 | 《Country Diary》 | 电影 |
1980年 | 《Lacock Village》 | 短片 |
1980年 | 《崩溃》 | 电影 |
1979年 | 《漫步天堂或地狱:一个鸟类学家的转世》 | 电影 |
1979年 | 《Women Artists》 | 纪录短片 |
1979年 | 《Leeds Castle》 | 纪录短片 |
1978年 | 《重铸地貌》 | 电影 |
1978年 | 《1-100》 | 短片 |
1978年 | 《Eddie Kid》 | 短片 |
1978年 | 《Cut Above the Rest》 | 短片 |
1976年 | 《亲爱的电话》 | 短片 |
1976年 | 《Goole by Numbers》 | 短片 |
1976年 | 《莱克兹水域》 | 短片 |
1976年 | 《窗子》 | 短片 |
1976年 | 《Water》 | 短片 |
1973年 | 《房子的房》 | 短片 |
1971年 | 《Erosion》 | 短片 |
1969年 | 《幕间休息》 | 短片 |
1967年 | 《5 Postcards from Capital Cities》 | 短片 |
1967年 | 《革命》 | 短片 |
1966年 | 《树》 | 短片 |
1966年 | 《火车》 | 短片 |
1962年 | 《情感之死》 | 短片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22年 | 《The Food of Love》 | 电影 |
2021年 | 《Волга》 | 电影 |
2018年 | 《走向巴黎》 | 电影 |
2018年 | 《爱森斯坦在好莱坞》 | 电影 |
2018年 | 《Bosch》 | 电影 |
2016年 | 《休金、马蒂斯、舞蹈与音乐》 | 短片 |
2015年 | 《爱森斯坦在瓜纳华托》 | 电影 |
2013年 | 《3D铁三角》 | 电影 |
2012年 | 《高俅斯和鹈鹕公社》 | 电影 |
2012年 | 《4 Storms and 2 Babies》 | 电影 |
2009年 | 《婚姻》 | 纪录短片 |
2008年 | 《伦勃朗之我控诉》 | 纪录片 |
2008年 | 《电影已死,屏幕长存》 | 纪录片 |
2007年 | 《夜巡》 | 电影 |
2007年 | 《Peopling the Palaces at Venaria Reale》 | 电影 |
2005年 | 《水上书》 | 短片 |
2005年 | 《提箱里的生活》 | 电影 |
2004年 | 《欧洲二十五面体》 | 电影 |
2004年 |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3》 | 电影 |
2004年 |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2》 | 电影 |
2003年 | 《塔斯鲁波的手提箱》 | 电影 |
2003年 | 《图西·卢皮的手提箱:安特卫普》 | 电影 |
1999年 | 《八又二分一女人》 | 电影 |
1999年 | 《作曲家之死》 | 电影 |
1996年 | 《枕边书》 | 电影 |
1993年 | 《魔法圣婴》 | 电影 |
1992年 | 《达尔文》 | 纪录片 |
1991年 | 《普罗斯佩罗的魔典》 | 电影 |
1991年 | 《不是莫扎特》 | 电影 |
1989年 | 《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 电影 |
1989年 | 《与休伯特·巴尔斯握手》 | 短片 |
1989年 | 《情欲色香味》 | 电影 |
1988年 | 《淹死老公》 | 电影 |
1988年 | 《害怕淹死》 | 短片 |
1987年 | 《建筑师之腹》 | 电影 |
1986年 | 《一个Z和两个O》 | 电影 |
1983年 | 《四个美国作曲家》 | 纪录片 |
1982年 | 《画师的合同》 | 电影 |
1981年 | 《桑德拉·罗德斯》 | 短片 |
1980年 | 《崩溃》 | 电影 |
1979年 | 《漫步天堂或地狱:一个鸟类学家的转世》 | 电影 |
1979年 | 《Women Artists》 | 纪录短片 |
1979年 | 《Leeds Castle》 | 纪录短片 |
1978年 | 《重铸地貌》 | 电影 |
1978年 | 《1-100》 | 短片 |
1976年 | 《亲爱的电话》 | 短片 |
1976年 | 《Goole by Numbers》 | 短片 |
1976年 | 《莱克兹水域》 | 短片 |
1976年 | 《窗子》 | 短片 |
1976年 | 《Water》 | 短片 |
1973年 | 《房子的房》 | 短片 |
1971年 | 《Erosion》 | 短片 |
1969年 | 《幕间休息》 | 短片 |
1967年 | 《5 Postcards from Capital Cities》 | 短片 |
1967年 | 《革命》 | 短片 |
1966年 | 《树》 | 短片 |
1966年 | 《火车》 | 短片 |
1962年 | 《情感之死》 | 短片 |
剪辑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1996年 | 《枕边书》 | 电影 |
1980年 | 《崩溃》 | 电影 |
1979年 | 《漫步天堂或地狱:一个鸟类学家的转世》 | 电影 |
1978年 | 《重铸地貌》 | 电影 |
1976年 | 《亲爱的电话》 | 电影 |
1975年 | 《莱克兹水域》 | 电影 |
1975年 | 《窗子》 | 电影 |
1973年 | 《房子的房》 | 电影 |
摄影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8年 | 《伦勃朗之我控诉》 | 电影 |
2007年 | 《夜巡》 | 电影 |
1989年 | 《厨师、大盗、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 | 电影 |
1978年 | 《重铸地貌》 | 电影 |
1976年 | 《亲爱的电话》 | 电影 |
1975年 | 《莱克兹水域》 | 电影 |
1975年 | 《窗子》 | 电影 |
1973年 | 《房子的房》 | 电影 |
人物评价
彼得·格林纳威是一位野心勃勃且极富争议性的导演,他的作来自品大胆、前卫。在义句重兴住温掉为毫创作上,格林纳威善于构筑点展幻想、发挥想象和雕琢画面,他火山型风二城套言既是一位在当代电影中勇于创新的导演,也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电影作者。作为后现代电影的革命者,他作风前卫,在电影中摒弃传统叙事结构,打破所有界限,对素材进行标签、分类、编码,将素材组织和划分成一个新的意象和联想。虽然他的作品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但却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和强烈的个人风格360百科,如同电影导演和观众之间进行的一场令人愉快的游戏陆显拿球样卷合体。他试图将每一个镜头都拍成永恒的艺术品,静待影史去检验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电影艺术》评)。
彼得·格林纳威主营影片内在的细节,通过对细节的刻画表现电影美学。他也是首批利用现代化技术改变影片固有的叙事风格,用新型技术方法展示影片内在的美学思想的电影诗冷甚率导演之一。格林纳威在影片后期的制作过程中,采用多次独立曝光和增添场景等方法,进而将影片以一种更加完美的视角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达到将深刻含义展现给观众的目的。故事情节在构造中,采用关联点的形式进行叙述。这里的关联点指的是影片将各个部分通过不同的点使其体现出整体性,用点的形式将各个部分串联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点可以联系起多个部分。也就是说,不管剧情在哪一部分发生了中断,都可以在其他的分迅白往践未叫病支上弥补缺陷。这种关联点式的创作在影片中凸显出其灵活性的特点,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换不同的位置,同时可以将各个部分在某一程度上用关联点连接住奏挥控迅由起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关联点可以任意地运用在两个或者多个情节之间,没有固定的核心点 (《电影文学》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