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衣食撮要

资料百科

《农桑衣食撮要》是一本书籍。作者是 鲁明善。

  • 中文名 农桑衣食撮要
  • 作者 鲁明善
  • 作者简介 元代杰出的畏兀儿农学家
  • 书籍中心 农桑为本
  • 又名 农桑撮要 

农桑衣食撮之防钢补势

  作者鲁明善,元代杰出的畏兀儿农学家。名铁柱。父迦鲁纳尼啊田害啊答思官至大司徒。曾任靖州路(治今湖南靖守得杆费小土盾品始县)、安丰路(治今安徽寿县)达鲁花赤。延祐元年(1314),出任安丰肃政廉访使,兼劝农事。

发展农业

  继承和发展我国周秦以来的农本思想,认为以农桑为本,才能使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知礼明义,任内,察视江淮地区农情,研讨诸农书,编纂刊印了《农桑衣食撮要》又名《农桑撮要》、《养民月宜》二卷。约15000余字,按"月令"体裁撰写,列有农事208条。按月来自列举应做之农事,包括农作物、栽培,家畜、家加谈病格差垂话禽饲养,农产品的加工、贮藏等。全书文字通俗,简明扼要。至顺元年(1330),调任大都(今北京)后,此书再次刊印。对元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忽必烈定都北京后,深感发展农业是当务之急,因此设大司农专掌农桑水利,分类编成《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全国;分派劝农官巡视各地农事,将农业发展状况作为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主要依据。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

  13360百科14年,鲁明善到安徽地方作监察官。任职期间,他大力奖励农桑,发展生产。为了帮助农民安排好一年的生产活动,他决心编写一本使用性强、便于农民阅读的农书。于是他刻苦绿修印钢头目场得点注既攻读各类书的同时,经常深入农村田间,了解农业生产规律,收集民间农业耕种的经验和知识。日积月累,终于写成了《农桑衣食撮要》。 《农桑衣食撮要》以月令体裁写成,分为十二个月,月下条列农事并讲解做法。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11000多字,但农事却有208条,内容极为丰富。如气象物候,农田水利,作物、蔬菜、瓜类、果树、竹木、桑栽培,蚕饲养,家畜家禽养殖与医疗、役用,养蜂采蜜,粮食和种子保管,副食品加工,衣物保管等。

  书中首先反映鲁明善重农的思想,他说:"务农桑,则衣食足;衣食程限足,则民可教以礼义;民可教以礼义,则国家天下可久安长治也。"其次以深耕细作、增加地力、提高单产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三是在农业经营思想上,提倡农林畜副多种经市烈哥题晚装飞场此营,强调综合利用,讲求经济实效。四是提倡勤俭,注意备荒。正如他在自序所说:"凡天时地利之宜,种植敛藏之法,纤悉无遗,具在是书。"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部庄稼人很实用的农业小百科全书,具有明确的实践性,语沉出斯晶司言简明易懂,态度循循善十济调诱,可以看出鲁明善是一为抗位关心民生的地方官空火州诉内下征粒乱按买。作为维吾尔农学家响控较击盾除的鲁明善,不仅总结了汉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加以传播,同时也把西北地区兄弟民族的生产经验进行总结加以传播,为祖国的农学书籍增添了新的内容。

  历来对鲁明善的杆补好吸《农桑衣食撮要》评价颇高,明《永乐大典》和清《氧足缺损轻都和言便四库全书》都予收录。后人将此书与官颁的《农桑辑要》、王祯的《农书》并列为元代三大农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评价:苏防较读终端速眼杀"明善此书,分十二月令,件系条列,简明易晓,使种艺敛藏之节,开卷了然,盖以阴补《农桑辑要》所未备,亦我吸圆松运五区富音可谓能以民事讲求实用者矣!"又说《农桑辑要》、《农桑衣食撮要》二书,"一辨物产,一明时令,皆取其通俗易行"。由此可见这部小小农书在中国农学史上所占的独特的重要位置。

  即将在国家图书馆举办的新疆历史文献展上展出的《农桑衣食撮要》为清嘉庆刻墨海金壶丛书本。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