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随笔》

资料百科

《养生随笔》是老年养生专著。又名《养生随笔》。

  • 开    本 32开
  •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
  • 作    者 曹庭栋
  • 书    名 养生随笔
  • 出版时间 1981 年 08月

​作者来自简介

  曹庭栋,字楷人,号慈山居士,浙江嘉善人,生活于清代公元1698-?年间,享年90多岁。曹氏著述颇丰,自成一家,所著《易准》、《孝经通释》等6本宏作多采入四库全书。养生专著有《老老恒言》(又名《养生随笔》)五卷,自言其养生之道,浅近易孙至并子行。除主张和情志、养心神、慎起居、适寒暖外,对节饮食、调脾胃尤加重视。

  他认为,饮食不节,脾胃乃伤,并指出"脾胃为后天之本,老年更宜调理脾胃为要。"还认为"胃阳弱而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因此,节制饮食,调理脾胃有助于饮食和精微的正常消化及转输以保证人体各部分的营养而致健康长寿。

  曹庭栋赞同华佗在《食论》中的论点,认为食物须经"三化"始易被消化吸收而供添营养。所谓三化:一是火化(须烂煮),二是口化(宜细嚼),三是腹化(依靠脾胃自动消化)。并强调"老年惟藉别望夜以径九重四前火化",这是因为老年人齿牙多有乡井屋脱落,口化力减低,脾胃功能关九渐弱,腹化力下降故大多依赖火化的煮烂蒸熟,使有利于消磨输运,吸负牛较收较多的营养。

节制饮食

  在节制饮食方面,首重食量的适宜,赞成"量腹节所受",即须根据自己的肚量对饮食加以节制,宁少勿多,不可勉强加食重临概。故他说:"凡食外苗普女器苦作压食肥他总宜少为有益,脾易磨运,易化精液,否则极易之物,多食反至受伤","加则必扰胃气"。

  曹氏也很关注饮食之冷热适宜械道革财宪飞许。他强调饮食之冷热,应顺从四时寒暑的自然变化,一般而言,寒冬宜热食,酷夏宜凉食,但因胃的秉性是喜暖厌寒,故热则害少,寒则害多。故他认为,饮食宁过热也不要过凉,并指出:"瓜果生冷诸物亦当慎,胃喜暖,暖则散,冷则凝,凝则胃先受伤,脾即不运。"

  此外,曹氏也认为,调理脾胃,不仅在于食量适中,冷热适宜,还360百科应"饭后"食物停胃,必缓行数百步,散其气以输于食,则磨胃而易消化。但也指出"饱食后不得急天还兵棉她秋条款况行,急行则气逆,不但食物难化,且致壅塞。"并告诫不要食毕即卧,是因此时"胃方纳食,脾未及化"故易伤胃之故。如食后必欲卧者,"宜右侧(卧)以输脾之气……食远(进食较久以后)则左右胥(都)宜。"

  曹氏还很重视饮粥养胃以期益寿的措施。他认为"粥能益人,老年尤宜",给周图声传战"每日空腹,食淡粥一瓯(碗盏),能推陈致新(可促进新陈代谢),生津快胃(使脾胃机能顺畅),所益非细。"甚至认为"有竞日食粥,不计顿(餐次),饥则食,亦能体强健,享大寿。"故他辑录的药粥方有一百首之多,云可"备老年之颐养"。

  由上可看出,曹庭栋在综合养生环植读的诸措施中,对食物、饮展室委器引过季支设食、慎药和药粥等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提倡。

第1卷

  • 安寝
  • 晨兴
  • 困转盥洗
  • 饮食
  • 食物
  • 夜坐
  • 燕居
  • 见客
  • 出门
  • 防疾
  • 慎药
  • 导引
  • 书室
  • 杂器
  • 卧房
  • 便器
  • 粥谱说
  • 择米第?
  • 择水第二
  • 火候第三
  • 食候第四
  • 中品二十七山药粥
  • 下品三十七酸枣仁粥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