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资料百科

来自六个瓶子里的历史360百科》是中信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图书,作进是斯丹迪奇。本书是以独特的视角、无染程迫稳翔实的史料展示了一幅丰富的世界历史图景,透过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伯肉觉皇己氧、茶及可乐六种饮品,讲述了从石器时代到二十一世纪漫长的人类历史

  • 书名 六个瓶子里的历史
  • 作者 斯丹迪奇
  • 译者 吴平
  •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9月1日

简介

  从古至来自今,饮品所发挥的作用远非润津业渴那么简单。正如这方面的权威专家汤姆·斯丹迪奇(Tom Standage)所说,其中六种饮品曾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从农业的兴起,到城市的诞生,再到全球化的出现,它们分别在人类历史的几个关键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读了这本充满睿智而又早露致什子内需副响结位极具趣味性的书,您品尝钟爱的饮品时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者简介

  汤姆·坚紧声斯丹迪奇,《经济学人》杂志的科技编辑,著有《土耳其人》、《海王星档案》和《维多360百科利亚时代的互联网》(此书已被拍成纪录片)等。他曾为多家报纸、杂志撰写科技类文章,其中包括:《连线》、《卫报善陈河正露组》和《每日电讯报》。如今他与妻子和女儿居住在英格兰的格林威治。

编辑导读

  啤酒-丰得最切除低往殖独葡萄酒-咖啡-茶-可乐

  世界万千变幻尽在瓶中杯底

  六种饮品塑造人类命华渐合

  让我们向历史伯教随的刘举杯致意

目录

  前言

  美索不迷亚与埃及的啤酒

  1.石器时代的酿造历史

  2.文明社会的渒酒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葡萄酒

  3.爱上葡萄酒

  4.帝国的藤蔓

  殖民时期的烈酒

政脸氧话尽缺济烧  5.烈酒与远航

  6.帮助美国建国的饮品

  理性时代的咖啡

以画路跟并  7.伟大的提神

  8.咖啡馆网络

  茶与孩思补话日不落帝国

  9.茶之帝国

  10.茶之魔力

 导架完脸些 可口可乐与美国的崛起

  11.从苏打水到可口可乐

 施句老操个准热溶投当倒 12.瓶子里的全球化

  译者后记

编辑推荐

章简评

  荣登2005《财富》杂志"最睿智书籍"榜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可乐世界千变幻,尽在瓶中杯底,六种饮品塑造人类命运,让我们随笔因器扩喜向历史举杯至意。

  汤姆·斯丹迪奇的构思果然妙不可言:一本书将世界历史划分成六个时代,书中充满了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史料,思维敏锐,洞悉交冲配包总层异赵古今,引人深思。

  --《纽约时报》

  斯丹迪奇按照各种饮品出现的时间顺序将岁月的沧桑变幻娓娓道来,"生动的笔墨让人如临其境"。前人也曾记述过其中的一些故事,但都不及他的讲述这般生动鲜活。

  --《纽约客》

  汤姆·斯丹迪奇的这本书绝对是上乘佳作。它犹如炎炎烈日下一的冰啤酒令人畅快淋漓,两绝村严斤围费升府波烧犹如清晨的第一杯咖啡给人提神醒脑,"很少有书可以这历规土般引人入胜",作者自始至终都以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史料来丰富和完善其文化评述。

  --《洛杉矶时报》

  创意独特!其他历史学家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来叙述食品的历史,如糖、盐,但采用不同饮品做素材的想法绝对是斯丹迪奇的独创,他将生动的写作风格与一系列名人轶事结合起来。他的书像启瓶后的香槟一样芳香四溢。

  --《蒙特利尔报》

  斯丹迪奇首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每个时代,无论是现代还是石器时代,都有其标志性的饮料。随后,他带着读者穿越时空,完成了一次特别的世界史之旅。

  --《出版商周刊》

新闻评述

  液体典籍《六个瓶子里的历史》出版

  饮品与历史的沉浮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历史的走向也有着重大的影响。这种密切和重大远远超出了大众对饮品的认识。谁喝了什么?为什么喝?饮品从何而得?要了解这样的细节问题,你需要了解诸多领域的历史:农业史、哲学史、宗教史、医药史、科学技术发展史及商业发展史。汤姆·斯丹迪奇说,啤酒、葡萄酒、烈酒、咖啡、茶及可乐六种饮品曾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从农业的兴起,到城市的诞生,再到全球化的出现,它们分别在人类历史的几个关键时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历了岁月沧桑巨变,今天,这些饮品依然留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本书作为一本液体典籍,记录着过往岁月中曾经推动历史的车轮走向现代世界的各种力量。斯丹迪奇引领读者完成了一次充满睿智而又极具趣味性饮品的世界史之旅。打开本书,宛如启瓶后的香槟,芳香四溢。

  六杯品历史、第七杯及其他

  1.杯子还是瓶子?

  《六个瓶子里的历史》是中信出版社出版的一本畅销书,买来看了,煞是有趣。但看中译又有些许疑惑,于是找在美国的朋友买了一本原版的万里迢迢寄来。原本为的是对照,不料一看之下,顿觉这一片好评的中译本对不起原作的品味。

  "六个瓶子里的历史"译自"AHistoryoftheWorldin6Glasses",某书评说这个译法活泼风趣,而且书名"和图书内容完美匹配"。书评说的是中译本,还对比了另一媒体书评使用的名字"六种饮品阐述人类历史",说"准确是准确了,但图书魅力肯定会大打折扣的。"能搜到的其他评论介绍,都直接援用六个瓶子的书名,并不深究底细。一望可知,书名用的词汇是Glass,是杯子。

  "瓶子"这译法固然可以说是活泼,但显然不妥。书里写的六种饮料不是都习惯瓶装,比如茶,比如咖啡;除了可乐能打开瓶盖就喝,个别豪爽人士能举着啤酒瓶猛灌,其他的都还要倒出来,方可饮用。"六个瓶子"却是从何说起?译者应该不是不知道Glass的意思,中文书名显然是斟酌来的,想必为的还是哗众。

  再深究起来,杯子和瓶子都是容器,但大异其趣。从历史眼光看,瓶子这容器对于饮品而言,是用以储存,用以出售,用以运输,了不起用以收藏展示。可以担当同样功能的还有罐子、坛子、桶等等。而要喝这些饮料,不论它们存储在什么容器里,还是要倒进杯子才算正途。饮品盛在杯子里,是给人喝,是用于某种仪式,是用于交际,是可以体味品鉴的。

  对于饮品,瓶子是功能容器,且不过是功能容器之一。而杯子则更多的是文化容器,杯子的形制讲究,很早就与场合、身份相关。瓶子不能在饮品扮演文化角色时粉墨登场,被握在手中成就或尊贵或优雅或豪气的永远是杯子。酒会上,不论助谈饮品是什么,人们是举着杯子轻声交谈,瓶子不过是在一旁候着。茶馆咖啡馆里,手上转动着精致的杯子,瓶子连充当配角都没资格。麦当劳再没品味,可乐还是装在杯子里出售。唯独赛车场上,喷洒香槟的瓶子算是主角,而这还是现代的事。

  AHistoryoftheWorldin6Glasses,书名用"杯子",表达的是饮品与历史的关系。饮品是被人们喝着塑造出历史的一个模样,饮品并不是装在储存容器里单纯的"生活资料"。书中序言部分说,这些饮品在历史的变迁中扮演过各式各样的角色,比如充当货币、引发灵感、彰显权贵、征服之武器等等,这些角色的前提是,人们喝这些饮品。如今这六种饮品仍然在一些场合用作媒介,当然仍是在杯中,在人们手中。

  饮品在杯中是生动的,是鲜活的,是氛围、环境、场景的组成部分。饮品在杯中,杯在手上,举手即可品味杯中之物。而这本书,说的是杯中历史,也可以说是杯中品味历史。粗略考证就可以知道瓶子与杯子之不可互替,也就很难理解中译本书名的逻辑。难不成译者出席社交场合,与朋友聚会,喝酒饮茶用的都是瓶子?古人举杯邀月,而译者偏认为举起瓶子才好?

  AHistoryoftheWorldin6Glasses,译为"六杯品历史"显然更为符合原书的意蕴。

  2.第七杯及其他

  考究完书名,继续读书,又看出大问题。原书在"瓶子里的全球化"之后尚有后记、附录一:追寻古代的饮料、附录二:注释、以及附录三:文献来源,而中信出版社的译本,说完可乐就是"译者后记"。

  后记的标题是"回到源头",说的是将来的那一杯,第七杯。浏览一遍,说的是水。这本书,开篇第一句话:Thirstisdeadlierthanhunger(干渴比饥饿更致命)。后记第一段第一句话,继续追问人类未来在哪里?作者回答仍然是曾经左右人类发展进程的水。起初没有其他饮品,人类喝的是水,然后各种复杂的饮料出现并流行,如今回到水,回到源头。

  水正如以某种方式塑造了历史的六种饮品,它非常时尚,它是医学话题,它无形但深远地影响地缘政治。而它将决定人类的未来道路。人类长久以来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能安全地满足干渴需求。漫长的历史中,人们无法找到足够的安全洁净的水。历史上许多饮品出现并流行,是因为人们发现这些饮料没有水那样易受污染。直到19世纪,人们才了解水污染的微生物原理,以技术手段获得洁净淡水才成为可能。如今瓶装水逐渐流行,也意味着水污染的威胁在远去。

  当然实际的情形仍很复杂,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反映在水扮演的角色上。在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安全的水的发达地区,瓶装水的销售增长迅速,成为消费新宠。瓶装水被认为比自来水更健康安全,而实际上发达国家的自来水至少同样安全。许多瓶装水以自来水为原料加工而成,人们并不敏感的味觉其实分辨不出瓶装水与自来水的口味差异,不同瓶装水之间的口味差别要更明显一些。但人们仍然愿意购买比自来水贵250至10000倍的瓶装水。总之,在发达地区,安全的水已经如此充足,人们可以拒绝自来水而饮用瓶装水。而两种水都足够安全,因此喝哪种水更多地是生活方式的选择。

  而在发展中地区,水源仍然关乎生死。世界上1/5的人口仍缺乏安全的饮用水来源。数以亿计的人因饮用水传染致病,数以百万计的人因饮水染病死亡,其中很大比例是5岁以下儿童。水源缺乏不仅仅带来疾病和死亡,它还阻碍教育和经济的发展。水源问题影响人口的分布,带来政治争端,导致紧张局势甚至战争。联合国前秘书长加利曾说,中东地区的下一次战争将不是因为政治,而是因为水。国家间因分享同一水体而发生联系;气候带来的洪水和干旱影响农作物生产,造成政治不稳定。当然水也可以促成国际合作,水似乎已经同时具有战争动因以及和平催化剂的潜质。人们雄心勃勃的火星移民计划,无论科学家如何描绘可能蓝图,一切仍将取决于那个世界有没有水。

  水是左右人类历史进程的第一种饮料,在1万年之后,它似乎又要重回掌舵之位。作者认为,饮料是过去与未来间的一个联系。后记的最后部分描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村庄的人来到现代社会的情形,数千年间一切都变了,而有些东西仍然如初。这个新石器时代来客会欣赏啤酒的味道,理解碰杯的祝福含义以及继之而来的友好氛围。对于新石器时代的旅行者,一杯啤酒成为他与未来的联系;对于我们,啤酒是为我们打开历史之窗的饮料之一。读完全书,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提示的,每次举杯,都会想到杯中饮品是穿越时空来到唇边,杯中有深深的历史。

  可惜简体中译本不知何故将后记连同附录忽略而过,说完可乐,就是所谓译者后记。从啤酒到可乐,品这六杯,固然已可知历史的一个样貌,然而是有缺陷的。推介简体中译本的文章说,"六种饮品塑造人类命运,让我们向历史举杯致意。"这本书难道只是为了向历史举杯致意吗?

  作者的眼光显然不止于此。作者在序言中说,自古以来,水源的分布制约并引导了人类的发展,一些饮品应运而生,相继扮演了人类历史的塑造者。今天,干渴对于人类而言仍是致命的,饮品依然能够塑造人类的历史。而究竟是怎样的一杯登场成为主角,或者比六杯之历史更值得玩味。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了可见的未来,虽然并未展开,但已足以给人启迪。

  不论什么角度论历史,虽说是以史鉴今,而真正目标是未来,可以看见的未来。第七杯,也就是未来的那一杯,至关重要。没有第七杯,这本书的品味就大打折扣。比起书名的不妥,没有忠实译出全文,套用流行评语,可以说是简体中译本的硬伤。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