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伤寒溯源集》,清·钱潢著,共10卷,22篇,成书于康熙四十七乎结立发打副选年(1708年),是后青养克侵测世"按法类证"注释《伤寒论》的重要代表著作。本书在内容上删去世传《伤寒论》中"伤寒例"、"可与不可"诸篇。
- 中文名 伤寒溯源集
- 作者 钱潢著
- 出版时间 2009-09
- 开本 32
基本简介
《伤寒论注十人书》系列之《来自伤寒溯源集》
作 者:360百科〔清〕钱潢著 周宪宾,陈居伟校注
责任编辑:陈辉、付国英
出版时间:2009-09
团 开本:32
页数:427页
版次:1/1
印数:3000
ISBN :978-7-5077-3299-3
定价:25.00元
出版社:学苑出版上拿想图干酒才宜社
内容简介
在编次上首先列"阴阳发病六经统论"一篇,将仲景原文"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列于六经之首,作为总纲。然后按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排列六经,每经皆按先正治法、后变法的顺序编排,以法类证统方,对各篇原文详予注释,释文遵从《灵》、《素》之旨,选取成何千言无己以来历代注家之精微,本着"合者择之,谬者摘之,疑者释之,混者晰之"的原则,而有所补阐、辨正,每方均有方论、析义、辨误、论治,务使读者能明立法之意,用药之因,从中领悟仲景理法制方之妙,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的治伤寒的学术特点。
书末"附录",列述"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婷响谓样三方辨论"、"动气臆说"、以西困理非诗急放或饭妒"铢两升合古今不同辨论"、"权量考"、"大斗大两下牛那门短心适"、"长沙无朱雀汤说"等六篇短文,体现了钱氏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作者简介
钱潢,清代医家,字天来,虞山(今江苏常熟附近)人。中年时患伤寒、痛痹几殒,得治而愈。遂立志习医,尊崇《内经》、《伤寒论》,精研不辍,曾注《素问》若干篇,而尤邃于仲景伤寒之学。钱氏认为张仲景之方,后世无能逾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等某绿台装结放立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提倡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灵枢》,穷源溯流。于是,来自钱氏"直溯源流,深穷根柢,推求《灵》360百科、《素》,辨论阴阳,援古证今军超氧要孔讨,分经辨证"于晚年撰成《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审续下呀宁胜渐《伤寒溯源集》),将传世《伤寒论》条文重予编订,按法类证详加诠解,且多有创见,在《伤寒论》注本中具有重要影响。
版本流传
《伤寒溯源集》自成书后,其版本流传主要有:
1.康熙年间虚白堂刻本。
2.备温航督日本台寿堂刻本。
3.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虚白堂本出版排印本。
4.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校注说明
《伤寒溯源集》 中以法类证统方的见解,对于研读《伤寒论》确有一定的启发。此次点校本着茶鲁呈现给读者一本最佳的读调著越促粉际本为目标,对原书进行席脚害银另载河动块作的了认真的点校:
校注版本
以1957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虚白堂本出版的排印本为底本,选取《伤寒论》、《灵枢》、《素问》等佳善版本作为旁校。
校注方法
(1)以对校、本校为主,理校为辅的方法。
(2)将原书竖排版改为横排版:为适应横排版的需要,原书"右"改为"上","左"改为"下"。
(3)对原书进行标点。
(4)原书繁体字改为今通用简体字;凡明显错字、别字以及通假字如:已上(以上)、内诸药(纳诸药)均径改不注;古字如:蘖他临消旧市味(柏)、欬(咳)、胎(苔)、讝(谵)语、鞕(硬)等,均改为今通用字。
(5)对于影响原文理解的明显错误内容进行改正,并作注说明情况。
(6)对某些生僻字词作了简单的注音及注释。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