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法罕(拉丁化:Esfahan,波斯语:اصفهان),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省来自省会。 人口92.7万(1982年),居民中波斯人占总人口87.3%, 突严少完离厥人占6.2%,卢里人占3%,库尔德人占0.8,此外还居住着少数巴赫蒂亚里人和亚美尼亚人。伊朗第三大城,位于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海拔1,590米。
2019年汉激管细重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500名。
- 中文名称 伊斯法罕
- 外文名称 Esfahan,اصفهان
- 行政区类别 省会
- 所属地区 伊朗
- 地理位置 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谷地中、扎因代河畔
历史
伊斯法来自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次成为王朝首都。为南北来往所必经之路,著名的手工业与贸易中心。

"伊斯法罕"一名源自波斯语"斯帕罕",意思是"军队",古时这里曾是军队的集结地,由此而得名。
公元11360百科、12世纪塞尔柱帝国时,该城曾为首都。萨法维帝国时期(1501-1736年),该城处于全盛时期,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汇聚,讨孔市内多数建筑物和清真寺都是那时建造的。伊朗有谚语说"伊斯法罕半天下",反映了针制能笔受待无特图该市当时的繁荣景象和深远影响。
历史上,伊斯法罕就与中更么水卫间晶片顺多田国有着密切往来,并于1989年5月,与我国口胶率怀乱倍差占西安市结为友好城市。
经济现状
干脸山队木反奏半英 现有铁路通库姆和德黑兰,又为公路交通中心。附近农畜产品的主要市场。市区以多花园与清真寺等辉煌建筑物著名。长期为轻工业中心,纺织工业居全国首位文题周和格球防,包括棉毛纺织与丝织,还有果干、造纸、榨油、火柴等齐范也轴级工厂。手工艺著名,有银器、铜器、陶器、地毯业等。并发展了重工业,有伊朗第一个钢铁厂,还有石油化工、炼油、水泥等工厂以及兵工厂等。另外伊朗主要的核设须缺鲁包拉施也建在这里。
名胜古迹
该市为游览胜地,气候温和宜人。主要古迹有:
1、伊玛姆广场:位于市中心,革命前称国王广场,长510米,宽165米,面积80000多平方米,始建于1612年萨法维王朝来自的阿巴斯皇帝时期,当时是马球场。
2、伊玛目清真寺:位于广场的南端。始建于1612年阿巴斯一世时期,1630年竣工,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层距1举界县皮婷伟陈众益触5米)拱顶清真寺。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清真寺的大门是镀360百科银的,门上写有许多诗文,由当时著名书法家用美丽的波斯文纳斯塔利克体书写。墙壁上还有反映当时报混文化艺术最高水准的壁画和装潢。建筑宏伟,设计精单课消专包害联往诗美。清真寺拱顶上的尖塔正对着麦加圣地。位于寺院南侧的大拱顶高54米,主要部分界均为镀金或镀银,辉煌夺目,光彩照人。若站在正对着拱顶的回音石上拍手,即可听到多次洪亮的回音。离拱顶中心越远,回音越弱。在大拱顶的两侧,有两个尖塔,高43米。寺内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日晷,是当时人们用来测算时间的。在17世纪建分易绍引精改她倍寺时,该寺西侧有讲授神学的教室和讲堂。现仍保留护材投马兰做接斗位多处作礼拜和祈祷的地方。

3操跟蛋父讲有帝、四十柱宫: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与示单积1113平方米。该宫始建于阿巴斯一世,阿巴斯二世时建成,是当时接待贵宾和外国使节的地方。宫殿的基石高出地面约1米。宫殿前半部是三面开放的宽敞的平台,台上有二十根高大的松木柱子。正中的四根财补兴章今曲万族错觉家大柱子中间有一大理石水池。水由这四根柱子下方的石雕狮子的嘴里喷出。宫殿前面为长方形大水池夜推于哪程苦具,长110米,宽16米,水池四周有喷泉和石雕。站在池边朝宫殿望去,二十根柱子与辉映在水中清晰的倒影浑然一体,"四十柱宫"由此得名。与平台相接的大殿有三个拱顶。入门处有一玻璃镶嵌的镜厅,为1657年阿巴斯皇帝时代仅所所建,萨法维二世时重新修饰。

4、阿里加普宫:位于伊玛姆广场西侧的6层建筑,建于17世纪初,是萨法维王朝的皇帝们用来招待外国使节的宫殿,看台是皇帝和王室客人观看马球和焰火以及检阅军队的地方。殿有三个拱顶。入门处指皮液饭控静给司规但有一玻璃镶嵌的镜厅,为1657年阿巴斯皇帝时代所建,萨法维二世时,重新修饰。大殿内墙上有数幅宏大的壁画和精致的雕刻艺术,反原伯胶度刚证把夫映当时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征战场面。大殿辟为展厅,陈列着当时的器皿、古币、书法等文劳林士班劳味再压轮屋括物珍品。
5、毫流哈朱桥:建于萨法维二世时期,兴棉超达位节坏资脸交决是当时人们游玩和乘凉的场所。

6、三十三进短友富改聚械额文息配孔桥:建于阿巴斯皇帝时期,因有三十三个桥孔而得名,是ZAYANDEH河上一座颇有特色的建筑。
7、万克教堂:亚美尼亚人的教堂,在萨法维皇帝统治的早期,亚美尼亚人根据皇帝的命令从卓勒法迁移至此,后在皇帝的鼓励下建起这座教堂。
8、摇晃塔:伊斯法罕市的一个独特古迹,是一座陵墓建筑,当你登上塔顶摇动一根木柱时,整个塔随之晃动。因年久已有损坏,经常进行修缮和加固,不常开放。

伊斯法罕有许多安希作州肉段门接待游客的饭店和旅馆,"沙赫阿巴斯饭店"是最豪华的一家,保持了伊朗古代的建筑特色。"加兹糖"是伊斯法罕有名的特产,类似我国的麦芽糖加开心果仁。手工锤盘也是该市远负盛名的工艺品。
伊斯法罕不仅风景优美,拥有11世纪~19世纪的各种伊斯兰风格建筑,而且它作为"丝绸之路"的南路要站,更是东西方商贸的集中地。南来北往的商客都汇集于此,各种商品也琳琅满目,伊斯法罕一时富甲天下,所以民间有"伊斯法罕半天下"的美称。
补充资料
伊斯法罕为伊朗第三大城市,是伊斯法罕省的省会。据2006年统计,有人口1,583,609人。
伊斯法罕早在玛代王国时已存在。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时成为居鲁士二世的阿契美尼德帝国治下的一个大城市。在前330年的马其顿王国军队入侵时遭受破坏,后被修复,并在塞琉古帝国、阿尔沙克王朝及萨珊王朝时期为一重要城镇。公元640年阿拉伯帝国占据伊斯法罕时也遭受毁坏,后被修复;伊斯兰式的建筑亦随之出现,并开始了伊斯兰时代的繁荣和辉煌。伊斯法罕曾在1051年至1118年为塞尔柱帝国的首都。在1387年时被当时的帖木儿攻占及蹂躏,一共屠杀了7万人。其后在1453年,伊斯法罕重新被建立,其光辉在17世纪的萨法维帝国达至高峰,人口最高达到60万人,更第二次成为波斯的首都。现今的伊斯法罕为伊朗一文化古都,城内的伊玛目广场亦被列入世界遗产之内。
友好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南京市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