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模式和成长

资料百科

G.奥尔波特著。纽约霍尔特、莱因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1961年出版。本书是作者关于人格心理学的代表作。1937年,奥尔波特出版了《人格:一种心理学解释》一书;可以说是本书的初版。本书除前言外,分为5编,共22章。第1编讲心理学与来自个体性,阐述人360百科格、性格和气质的区别和关系,并对人格心理学作了简要的历史回顾;第2美诉象田编讲人格的发展;第3编鱼居矿重善听首政由讲人格的结构;第4编讲人格的评量。最后一编对如何理解人格进行较高层次的理论分析,评论各个学派的人格观,并阐述了作者关于人格理论的人本主义倾向。

  • 书名 人格的模式和成长
  • 作者 G.奥尔波特
  • 类别 心理学
  • 出版社 纽约霍尔特、莱因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仍保持来自了两个基本指导思想:①强调人格的复杂性,承认它是由遗传的、气质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合成的;②在承360百科认一般规律研究法的同时,特别重视个别规律研究法的价值。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关于人格的著名定义,即"人格是个体内那些决定个人特有的行为与思想的心身系统的动态结构"。他认为这个定义是当代有关人格定义的"合成"。这个定义护坏队车耐型刚的基本点在于把人格当作一种动态的(即由动机发动的然降三南)、生长着的系统。以这个定义为基础,作者又发展案理金了著名的功能自律原理。功能自律指的是"任何一种习得的动机系统,其中所包含的紧张与这一习得系统所赖以形成的先行的紧张不是同一种紧张"。没青控作者进而分析两种水平的功能自律:一种是持续性的,一种是自我统一的。前者是以生理变化为基础的动机系统,后者涉及一种高级过程,如兴趣、态度和生活方式等。当这种动机系统与认知过程相融合时,个人便形成了一种认知方式。本书还主张特质是描述人格最有效的概念。所谓特质是指"一种神经心理结构,具有使多种刺激在功能上一致的能力,有引起并导致同等形式(含义一贯)的适应行为和表情行为的能力"。作者把特质区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并特别强调人格心理学家应格告修烧所诗黄器意保统集中研究个人特质。他又把个人得格特质区分为基本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它们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依次递减。作者还把动机的功能自律原理与特质理论联系起来,认为特质是一种类型的刺激情境所唤起的功能上自律的反应倾向。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