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店楚简

资料百科

1981至1989年,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来自对九店东周墓地进行发掘。墓地位于江陵县九店公社雨台大队(今纪南乡雨台村)施家洼东岗地上,西距纪南城1.2至1.5千米,共发掘东周墓597座,360百科其中56、411、621号三墓出土竹简。

  • 中文名称 九店楚简
  • 年代 战国晚期
  • 出土时间 1981至1989年
  • 材质 竹质,墨迹
  • 数量 334枚

楚简简介

  【来自名称】九店楚简

  【简称】九店简

  【年代】战国晚期

  【出土】1981至1989年360百科出土于湖北江陵九店东周墓

  研染女写掉秋表意由【材质】竹质,墨迹

  【数量】334枚

  【字数】可辨认字数2424

  【字体】楚系文字,篆书

楚简概览

竹简出住族置青高斯

  M56墓年代属战国晚期,墓主身份推测为"庶人"。M621墓属战国中期晚段,墓主身份推测为"士"。

数量形制

  东周墓597座中19座墓显系姬周文化系统,称为甲组;另500余墓当属楚文化系统,称为乙组。 缩独约危损知皇已星宽眼竹简出于M56、超合深控难兵灯411、621三墓。均属乙组楚文化宽么天系统墓葬。残、整简共计334枚。简经破竹修削而成,黑褐色。字用墨书写于竹黄。

  M56,简205枚。出于侧龛内。系成卷入葬,内裹墨盒,盒内盛墨、削刀。其中完整和较完整的35枚,余均残断。上有编联线痕三道。字数约2700个。简文的书写从头端开始,不留天头。一简中字数最多的57字判饭热委大也训提包斯节。整简长46.6至48接达字说著兴握松料田.2厘米;宽0.6至0.8终特厘米;厚0.1至0.12厘米。可辨字2332字。

  研种议聚M621,均为残简,共127枚波误起手。其中有字简89枚,字迹清晰的32枚。长22.2厘米、宽0.6至0.7厘米、厚0.1至0.13厘米。可辨字92字。此部分竹简残断过甚,已久拉即洋总再站布表红不能缀连成文。

  M411,简2枚。字迹不清。一简完整,一简残缺。简长68.8厘米、宽0.6厘米、厚0.11厘米。

竹简内容

  竹简内容可支温宽喜单正围建分为三类:

《九店楚简》二

  一是与称量农作物有关,包括衡制和量制的换算。

  二是与数术有关,相当于云梦秦简中合原派入效影西节浓的《日书》。大致有十类:

  (1)建除(简13-26),上栏书日辰,下栏书宜忌。这种楚国的建除,可与睡虎地秦简《日书》务委裂甲种《除》篇对应。

  (2)丛辰(简25-36)。

  (3)四时吉凶(简37-42)。

  (4)祷武夷君祝辞(简43-44)。

  (5)相宅(简45-49)

  (6)朝夕启闭(简60-86)。

  (7)岁(简84-108)。

  (8)行早结次队(简87-97、111、125-127)。

  (9)振计群罗规皇利有提鲜裁衣(简109-110、112、113)。

  (10)死生阴阳(简114-118)。

  三是与典籍有关,621号墓竹简文字多有残泐,只言片语难以卒读。如:"自出福是从内悲……" 621号墓竹简可辨认的残文谈到烹饪等内容,当是古佚书;据34号简,当名为《季子女训》。

楚简发表

  1995年科学出版社出版《江陵九店东周墓》,发表56、621号两座墓竹简的照片,以及李家浩所撰《江陵九店五十六号墓竹简释文》备心作察岩投和彭浩所撰《江陵九店六来自二一号墓竹简释文》。 竹简照片由郝勤建拍摄。 2000年中华书局360百科出版《九店楚简》,刊发了56号墓与621号墓竹简照片和李家浩撰写的两墓竹简《释文与考释》,同时还发表了两墓的发掘报告。411号墓竹简资料未见公布。

《九店楚简》封面

  2004年,"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项目课题组对存于湖北省博物馆的56号墓与621号墓竹简进行红外线拍摄。

楚简研究

56号墓竹简

  56号墓中晶例氧冷案,整理者据简文内容分为15组:

《九店楚简》三

  (1)崔(从田)、每(从米)等数量。本篇从高布溶资赶12枚残简(简1-12)。数量单位有担、来、赤等。李家浩认为所记之物跟农作物有关。邴尚白则认为是有关酿酒方法的记录,或可能是以酿酒之米、匊(从麦)比例为题的算术书。其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篇题。李家浩拟作《崔(从田)、每(从米)等数量》,黄儒宣拟为《簿》。

  (2)建除。本篇12枚简(简13-24)。简文分为上下两栏。上栏是"建"、"竷"等十二名在一年十二个月所值日辰表,下栏是十二名及其占衣视座辞。内容属楚建除家言。原简无篇题预早似孩非,刘乐贤拟为《建除A》,陆散武觉龙住害轻会究刘信芳、陈伟拟为《建竷》,李的坐身操乙宜沉零拟为《历忌甲种:建除》,李家浩拟为《建除》。

  (3)丛辰。本篇12枚简(简25-26)。简文分为上下两栏。上栏是"结"、"阳"等十二名在一年十二个月所值日辰表,下栏革星面论跳供易节成是"结日"、"阳日"等十二日及其占辞。原简无篇题,刘乐贤拟为《建除怀贵B》,刘信芳、陈伟拟为《结阳》,李零拟为《历忌甲种:丛辰》,李家浩拟为《丛辰》就技前冲敌李族

  (4)成日、吉日和不吉日宜忌。本篇包括37-40号四简上栏的文字和41、42号二简的文字。37-40号简上栏文字讲春夏秋冬四季不吉日、吉日和成日所在日干。41、42号简讲成日、吉日和不吉日的宜忌。原简无篇题,陈丰底皮观伟拟为《四时十干宜忌》,李家浩拟为《成日、吉日和不吉日宜忌》,黄儒宣拟为《不吉、吉与成日宜忌》,须导促含脚间比犯出封刘乐贤和李零将本篇与下篇合为一篇,分别拟为《吉日、不吉日等简》、纸推《四时吉凶》。

  (5)五子、五卯和五亥日禁忌。本篇由37-40号四简下栏文字组成,记述五子日、五卯日和五亥日的禁忌。原简无篇题,陈伟拟为《六甲宜忌》,李家浩拟为《五子、五卯和五亥日的禁忌》,黄儒宣拟为《子卯亥日宜忌》。

  (6)告武夷。本篇共43-44号两简。内容是巫祝为病人祭祷某神之武夷,祈求病人灵魂归草失素系阳静社来,饮食如故。原简无篇题,刘乐反按排视唱贤拟为《祝语》,李零拟为《祷武夷君祝辞》,李家浩拟为《告武夷》。

  (7)相宅。共有15枚残简(简45-59),内容是讲修剪住宅等的方位对人产生的吉凶,是截止到2010年发现最早相宅之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也有相宅书,内容与此相似,部分文字也相同,应亦是楚人作品。原简无篇题,刘乐贤拟为《相宅简》,陈伟拟为《遇》,刘信芳、李零、李家浩和黄儒宣拟为《相宅》。

  (8)占出入盗疾。残损较严重,无一完简,共有17个编号(简60-76)。内容是占出入盗疾,结合睡虎地秦简来看,每条占辞的格式基本相同。开头占出,中间占盗,末尾占入疾。王家台秦简《日书》和马王堆汉帛书《出行占》也有类似内容。原简无篇题,刘乐贤拟为《十二支占卜简》,刘信芳拟为《有疾》,陈伟拟为《十二支宜忌》,李零拟为《朝夕启闭》,李家浩拟为《占出入盗疾》。

  (9)太岁。仅有1枚残简(简77),记的是"太岁"一年每月所在的位置。本简所记太岁运行四方的顺序是自西而北、而东、而南。原简无篇题,陈伟拟为《岁》,李零拟为《三合局》,李家浩拟为《太岁》。

  (10)十二月宿位。共有3枚残简(简78-80),分别记每月合朔所躔之宿和二十八宿之名。78号简的内容与《淮南子·天文》里标题为《星》的一节相似。原简无篇题,陈伟拟为《朔》,李零拟为《各月上朔与所当星宿》,李家浩拟为《十二月宿位》。

  (11)往亡。共有7枚残简(简81-87),内容记的是"往亡"。阴阳家认为往亡日不宜出行、行师,见《论衡·辨祟》等。本篇所记往亡的日期,除十月(夏历七月)外,其他各月皆与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所记相同。原简无篇题,陈伟拟为《内月》,李零拟为《往亡归死》,刘乐贤、李家浩拟为《往亡》。

  (12)移徙。共有6枚残简(简88-93)。88-91号四简记"徙四方",92、93简记"行四维"。原简无篇题,刘乐贤拟为《占出行与迁徙》,李零拟为《移徙吉凶》,李家浩拟为《移徙》。

  (13)裁衣。共有2枚残简(简94、95),记裁衣宜忌。原简无篇题,陈伟、黄儒宣拟为《衣》,李零、李家浩拟为《裁衣》。

  (14)生、亡日。共有4枚残简(简96-99),从残存文字看,内容似是讲生、亡日的宜忌。原简无篇题,李零拟为《死生阴阳》,李家浩拟为《生、亡日》。黄儒宣拟为《阴阳死生》。

  (15)竹简残片。共有100-146号简皆是残片,不能缀连、通读。从残简文字看,大多数仍属《日书》等。 《告武夷》作为一篇向主管兵者之神武夷祷告之文,周凤五认为大旨是:兵死者之妻用"聂币"、"芳粮"为兵死者赎罪,请求武夷让兵死者暂时脱离武夷的管辖,回到人间享受美食。周凤五同时还指出此一祝祷文带有"虚拟"的性质:文中用"某"来代替兵死者之名,可见应是一个通用文本。九店楚简的主体为日书,《告武夷》处于日书之间,也应是日书的一部分,可以看作是巫祝人员的参考手册。而不是为某一具体的祝祷活动而写的。

九店楚日书

  九店楚日书是截止到2010年,所见时代最早的日书。古人使用的日书,是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的重要资料。陈伟2010年所著《新出楚简研读》将九店楚日书分为11种:1、《建竷》;2、《结阳》;3、《四时十干宜忌》;4、《六甲宜忌》;5、《遇》;6、《十二支宜忌》;7、《四时方位宜忌》;8、《岁》;9、《内月》;10、《朔》;11、《衣》。

  (一)日书与楚人生活。九店楚日书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相应地,在古书和出土文献中,也可发现楚人使用日书的例证,看到楚地日者的活动。《史记·陈涉世家》说陈人周文"尝为项燕军视日",表明军阵中也有日者存在。《离骚》说"灵氛既告余以吉占兮,历吉日兮吾将行",似属出行择日。包山简218-219、220简、望山简67、69简等,简文也与日书有关。

  (二)日书与五行观念。九店简显露出五行观念的存在。《四时十干宜忌》一篇四时与不吉、吉和成日干支及其代表的五行,在四时于天干所配五行相同时,不吉;前者生后者,亦不吉;后者生前者,吉;二者相胜,成。

  在五行与四时的搭配中,介于夏、秋之间的中央实际上并不存在,地位微妙。在《四时十干宜忌》一篇中,与中央土相配的戊己二干就始终没有提到。而《四时方位宜忌》一篇,于夏、秋之间写有"囗正方,非正中,不吉",则与《礼记》、《吕氏春秋》所记一致。

  (三)楚国历法中的岁首。楚历中的岁首之月,众说纷纭。陈伟在《包山楚简初探》中,根据包山简的有关记载,推定应是荆夷。在九店日书《建竷》中,正是荆夷列于十二月之首;而在睡虎地日书甲种《秦除》、乙种《徐》篇中,相应的月份又恰好是正月。在《岁》、《内月》、《朔》诸篇中,楚历荆夷与夏历正月的对应也都分明可见。

  (四)战国至秦代日书的流传。九店简《结阳》、《十二支宜忌》、《岁》、《内月》、《朔》、《衣》诸篇,与睡虎地日书甲种《除》、《岁》、《归行》、《衣》以及乙种1-25简、157-180简等,具有明显的亲缘关系。睡虎地日书甲种《岁》、《衣》及乙种1-25简,使用楚的特殊月名或附有楚秦月名对照表,显然直接源自楚日书。

  九店日书的《建竷》、《六甲宜忌》、《遇》等篇,在睡虎地日书中存有类似文字,但具体内容差异较大。疑是这些日书于白起拔郢之前,已在秦或楚国以外的其他地区流行,但与楚国行用的版本关系较疏远。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