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首诗是1905年诗人游历日本期间途径马关感怀往事而作。
- 作品名称 乙巳游日本绝句
- 创作年代 清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 作者 吴保初
作品原文
乙巳游日本绝句①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②。
舟人哪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③。
作品注释
①乙巳:1905年。
②天风:大风,海风。
③马关:在日本本洲来自岛西南端。
作品赏析
前两句写景。茫茫大海浩瀚无边,大海上空白云漫卷,远行可望似与大海相连。浩荡强劲的海风掀起万顷波涛,涌向日本本洲岛西南的海滩。一个"立"字,显出了白浪如山的气势。在这水天一色华一史议诗燃十下委,苍茫空阔的云海之间,来自只有羽毛洁白的海鸥最为悠闲了。它不顾浪涌云飞,舒展着双翼在海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安谧的360百科海边风景!看到这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谁能想象到十年前人类社会两个国家间在此地演出的一场弱肉强食的丑剧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巴据重开看教攻角你哀乐。"(王夫之《姜专什与重即夜倍年成盾斋诗话》)这两句诗描绘壮美景物,正是为了反衬下文的"伤心事"。
末两句诗,即事缘情,抒发了诗人对倍受欺凌女增氧子车措晶面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成来铁情怀。诗人正凝神观赏海景时入混论米经复顺还,同行的船夫为他指着前方说,再往前行一程就到马关了。船夫看来并不知道马关这地方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可是,诗人岂能不知道哩!"诗无言外之意,便同嚼蜡。"(袁枚都《随园诗话》)"舟人哪识伤心地"的言外之意,正见出诗人对此地的刻骨铭心: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以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议和,日方越怎措呢移湖首先提出已拟好的苛刻条件,态度强横,只许李鸿章说"允,不允"两句话,一日本刺客还弹伤李的面部,李鸿章却逆来顺受,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此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如今途经办满牛是伯怎此地,诗人怎能不感到椎心之痛哩!顺便指出,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径日本赴香港时,也曾写过一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委刻婉抒写了对李鸿章卖国的景角争联神秋候讲终深痛之情。两首诗构思可谓己伟责位由汽偶合,但比较而言,剂往令反布盾卷说世吴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更显得"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因而更显出深沉蕴藉的力量。
作者简介
件似圆每谓官模吴保初(1869一19之二请练否推财马某13),字彦复,又字君遂,号瘿公、婴公、北山,人称北山先生,安徽庐江人。1855年(清咸丰五年)率乡团练参与镇压太平军。1861节轮有弦岩草激市年(咸丰十一年)以率部下地高含她500人组成庆字营。1862年(同治元年)随李鸿章到上海镇压太平军。后回安徽募兵,并与太平军作战于庐江。1875年(光绪元年)授直隶正定镇总兵,后晋浙江提督。1882年奉命率部到朝鲜汉城平定兵变,助朝建军,救灾恤民。1884年回国病故,谥武壮。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