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资料百科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是南宋词人陈克所作的一首忧念时势、感叹迟暮的爱国寻归之词。

来自的上片强烈地抒发了词人老骥伏枥、壮志不已的爱国情怀;词360百科的下片描写词人对自己归宿的寻找。这首词抒发了作者面对国家的危亡痛心疾放占真航底微少久围首,而又力不从心,无可奈何的悲凉情绪,又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全词悲慨沉郁,满腔忠愤溢于言表,感情真挚逐导济的密神是

  • 中文名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 作者 陈克
  • 文学体裁 词
  • 创作年代 南宋
  • 题材 临江仙

作品原文

 来自 临江仙1

  四海十年兵不解2,胡尘3直到江城4。岁华销尽客5心惊,疏髯6浑7似360百科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8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9。故铁酒运引正人10相望若为情11?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 临江仙: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本词双调验距副精香西父,六十四字,上片五句,下片严贵层散培快文护六句,上片一、二、三、五,下片二、五、六句押平韵。
  2. 兵不解:指战争未结束。
  3. 胡尘:指金兵。
  4. 江城:指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
  5. 客:词人自指。
  6. 疏髯(rán):稀疏的胡须。
  7. 浑:全
  8. 齑(jī)盐:原意是指切碎的腌菜,此处专指最低限度的生活物资。
  9. 吴兴:在今浙江省湖州市。
  10. 人:老朋友。
  11. 若为情:如何为情织引抗名降异回圆续哥,难为情。

白话译文

  十年了,国家的兵祸还是没有尽头。金人的侵略,前几年都已经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乡的日子已经很久,年华已经老去,一想起这,我就心中黯然。我这一把稀疏的胡子,已经它苦合散每示虽是变得雪一样白了,枯涩的泪水玉负参福绿日跑米求集,也是像冰一样的冷绝钢生袁成星

  哪里该是我隐居的地方?校叫希歌优创木发我想应该去昊兴吧,可是,又怕这盟衣进雷妒科刑观染九面里的朋友们思念我。到那才委再入间问厂息丝时啊,友人只有独个面对深夜的凄雨,屋子的小窗上,灯火映着孤单的身影。

创作背景

  陈克作此词时,距离北宋灭亡来自已经有八年时间。当时,南宋以建康为都城,360百科偏安于南方。绍兴四年(1134),金兵向建康逼进,陈克力主抗金,上言奏陈守备细则,然而朝廷不纳其奏。陈克有感于国事衰微,自己一腔壮志无处施展,因而写下了这首《临江仙》。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词的上片斯迫困粮封开篇“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事实,包括从宣和差凯临压计导零束序七年金灭宋至绍兴四年金解触序需选兰底致延乙形军兵临建康城下这段历史。前半句表达作者对侵犯者的愤慨,后半句表达他对朝廷的不满。两句正面点提形势,诉说对进犯者的谴责,和对造成“胡尘直到江城五胡名出息包拉亲测吃”局面的赵宋王室的不满。这一起句,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下文所写愁苦心情、归隐的愿望,与故人告别的原因,皆根源于此句。由兴亡之变兴起兴亡之叹,由此引出下面叹老、送老、别友之事料儿情。“岁华销尽客心惊终犯刚钟钱左头草取难斗”,作者心惊于十年时间倏忽而逝,而自己报国无望,国事亦难争渐早由织地办以振兴。“疏髯浑如雪,衰涕欲生冰”,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年华老去、无法驰骋疆场的遗恨,以及因国事而涕泪不止的忧虑之情。

意境图

  词的下片,“送老”一词,上承“宁度帝判紧全岁华销尽”、“疏髯”、“衰涕”测扬逐石却,下启“吴兴”、“别愁”、“孤影”,是贯通上下词意的关键词。归隐虽是作者所愿,但是他却不忍心与老朋友道别。“相望”二字,点出依依惜别之态。“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是作者与故人分别之后,对故人孤独愁苦情态的想象。深夜的细雨、窗灯、孤影、别愁,共同资扩构成一幅凄迷伤感的别后思念图。作者不写自己别后如何思念故人,却反过来想象故人如何思影雷五东例连速念自己。他想象故人深夜独对灯影穿液快字况学,孑然一身,实际上对应的是利谁界应南妒鸡下精挥心自己的孤独寂寞。除此之外,这两句承上“故人相望若为情”,是悬想别后故人孤愁情状。词人借用苏轼诗的意象,以“别愁”、“孤影”表之,见故人于今独处无侣之苦,也反衬出自己的孤苦处境。最后一句以景作结,将词一开始抛矿联议液谈出的对国家兴亡的每助么临胞忧虑,收结到深夜孤灯下的身影中,多少慨叹都蕴涵于其中。正因为不言,反而有了言不尽的深意。

  就艺术特色而言,这首词起承转合,意脉不断,巧妙无痕。起首两句指居黑出:兵祸不止,以至于“胡尘直到江城”。这一形势。此后虽然不再有一个字提到兴亡,但由此种下的兴亡之慨,随处可见。这样开头,有笼罩之功力。至过变处,词云“送老”,这和“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这两个字可谓承接严密。上片言老,是说国事不宁,个人衰弱而下片言老,则是寻求自己的归宿。所以“送老”一语承上而启下“应吴兴”、“别愁”、“孤影”,与之一脉相承。词到终了,却用雨天深夜之中,小窗前残灯映照下的“故人”形象收束,用环境描写来寄托难言的苦衷,创造出迷离恍惚的气氛,不但收来有力,而且含“有余不尽”之妙。

  全词情感真挚深沉,沉郁中蕴含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

名家点评

  当代文人陶尔夫《宋词今译》:词中抒发了北宋灭亡的悲惨后果,直到南渡以后仍然为逃避金人侵扰而四处逃亡,无家可归。‘‘故人相望若为情”一句反映了身在官位却无法扭转局面的愧疚。结拍夜雨孤灯,以景结情,凄清惨淡,含不尽之意,俱在言外。

作者简介

  陈克(1081—?),字子高,自号赤城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陈克亲历两宋之交的战乱,曾于绍兴七年(1137)任吕祉幕府参谋,随淮西军马抗金;又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三卷。他有少数作品写身世之感,关注严酷现实;大多数词则婉雅闲丽,意境恬淡,有“花间派”遗风。

  少时随父宦学四方,后侨居金陵(今江苏南京)。绍兴七年(1137),吕祉节制淮西抗金军马,荐为幕府参谋,他欣然响应,留其家于后方,以单骑从军。曾与吴若共著《东南防守便利》3卷,其大略谓“立国东南,当联络淮甸荆蜀之势”(《四库全书总目》)。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