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野菜:319种中国野菜图鉴

资料百科

来自中国的野菜:319种中国野菜图鉴》是2008年南海出版社出版的一360百科本图书,作者为周自恒。

  • 书名 中国的野菜:319种中国野菜图鉴
  • 作者 朱橚
  • 类别 自然科学
  • 出版社 南海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9月

简介

  600年前,明朝一位忧国忧民的王子,在他自己的花园里遍植野草,口尝滋味,历来自时数年,写成了一部指导花儿胡画进翻百姓辨别可食植物,从而度过荒年利端的经典著作--《救荒本草》。今天。我们虽然已不再有荒年之虞,但600年前王子的悲悯之作却并没有失去其意义阶快跑离及密--它为深受现代360百科不良生活困扰的人提供了几百种健康有益的野生食物,展现了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困独精看电应老民公元1 5世纪初,一部以指导人们辨别可食野菜。从而度过荒年为目的的著作《救荒本草》问世。它的作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捕。《救荒本草》共记载植物死或个414种,不仅介绍了养领否实规石良总宪植物的形态和食用方法。而且每种植物都附有一张线描插图。《救荒本草》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食用溶毫是请皮龙野生植物图谱.对后世本草著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野菜》即以《救荒本草》为权威底本,并综合各家的考证结果,将原书中重复、无从考辨或有剧毒的野菜全部剔除。此外,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各植物的异名、分布、形态特征等,还系艺数落族写散洋参所统总结了其食用方法和药用功能皮我是跟换队阿场交边何,在介绍食用方法时,本书并不局限于古人以救荒为目的交消充杂晚三序的粗陋吃法.而是更注重与现代烹饪手法、养生智慧的融合。形式上,本书在保留原著古版线描图的基础上.特别为每种植物补挥细企田充了至少一张高清晰的彩色照片、一张细致操步束细描绘植物各部位特征的彩色手国远打斗绘图.让你在了解野菜、亲近自然的同时,更惊叹于自然植物之美。

  实用的内容:你是一位绿色食品的忠实追随者吗?你形采想到郊外去寻找一些意外收获吗?相信你一定可以在本书中锁定目标,是萱草、桔梗,还是蒲公英?自己翻翻看吧!

  速查的信息:本书每种野菜的信息都非常清晰明了,从别名、产地、形态执杂知,到食用部位、采食时间、食写亮握半活总汉激刑用方法、药用功能,还有各种别出心裁的小标识做辅助。想了走促运配根解什么?一查就知道啦!

  易于辨认的植物图:担心还是找不到它?本书在保留原著古版线描图的基础上,特别为每种野菜都补充了至少1张原植物在野生状态下的清晰照片、1张精确解构植物细节特征的彩色手绘牵线图。看过本书,你一定能在郊外惊喜地寻到它的

图书目录

  中国常见的野菜图谱

  编者序:善待自然的赐予

  本书内容导航

  开篇

  1. 《中国的野菜》的权威底本:(《救荒本草》

  丰富典型的野生植物种类

  注重野菜的食用价值,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

  对后世本草著作的深远影响

  2. 《救荒本草》的作者:亲尝百草以救荒的周定王朱(木肃)

  3. 几经翻刻:《救荒本草》的版本流传

  4. 5部15类:《救荒本草》对野菜的分类

  5. 从救荒到保健:野菜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转变

  真正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

  高于一般蔬菜的营养价值

  独特的野味

  药食两用的食疗功效

  6. 《救荒本草》的现代化:本书对古代典籍的改造

  去除原书中的部分植物,保留植物三百余种

  增加丰富、形象的照片和手绘图,辅助阅读

  补充更丰富、更好吃的食用方法

  添加各种植物的药用功能

  7. 鉴别野菜的第一步:搞懂本书将要出现的这些名词

  8. 准备出发:野菜的采集

  装备一:最利于采菜的服装

  装备二:不容忽视的随身物品

  装备三:事半功倍的采集工具

  9. 烹出美味与健康:野菜的多种吃法

  第1章 草部

  刺蓟菜

  大蓟

  山苋菜

  款冬花

  扁蓄

  尖刀儿苗

  大蓝

  石竹子

  红花

  萱草

  车轮菜

  白水荭苗

  黄耆

  威灵仙

  马兜铃

  旋覆花

  防风

  郁臭苗

  泽漆

  山萮菜

  酸浆草

  蛇床子

  前胡

  桔梗

  茴香

  夏枯草

  藁本

  柴胡

  漏芦

  龙胆草

  马鞭草

  猪牙菜

  六月菊

  地榆

  川芎

  葛勒子秧

  连翘

  仙灵脾

  野生姜

  马兰头

  豨莶

  泽泻

  竹节菜

  独扫苗

  歪头荣

  兔儿酸

  碱蓬

  蒌蒿

  水莴苣

  水辣菜

  紫云菜

  鸦葱

  匙头菜

  鸡冠菜

  水蔓菁

  野园荽

  山芥菜

  紫香蒿

  金盏儿花

  费菜

  千屈菜

  柳叶菜

  婆婆指甲菜

  铁杆蒿

  山甜菜

  山芹菜

  剪刀股

  水苏子

  风花菜

  鹅儿肠

  毛连菜

  小桃红

  委陵菜

  青荚儿菜

  耐惊菜

  雨点儿菜

  白屈菜

  扯根菜

  草零陵香

  凉蒿菜

  粘鱼须

  野艾蒿

  堇堇菜

  婆婆纳

  蝎子花菜

  白蒿

  野同蒿

  野粉团儿

  蚵蚊菜

  狗掉尾苗

  回回蒜

  地槐菜

  螺黡儿

  泥胡菜

  兔儿丝

  老鹳筋

  绞股蓝

  山梗菜

  抪娘蒿

  麦蓝菜

  女娄菜

  独行菜

  山蓼

  葛公菜

  鲫鱼鳞

  珍珠菜

  风轮菜

  酸桶笋

  大蓬蒿

  狗筋蔓

  金瓜儿

  兔儿伞

  杓儿菜

  虎尾草

  野蜀葵

  蛇葡萄

  水蓑衣

  小虫儿卧单

  兔儿尾苗

  地锦苗

  野西瓜苗

  香茶菜

  蔷蘼梅

  毛女儿菜

  栊牛儿苗

  铁扫帚

  山小菜

  羊角苗

  耧斗菜

  和尚菜

  葳蕤

  天门冬

  百合

  沙参

  麦门冬

  苍术

  菖蒲

  葍子根

  **

  野胡萝卜

  绵枣儿

  野山药

  细叶沙参

  鸡腿儿

  老鸦蒜

  鸡儿头苗

  雀麦

  回回米

  蒺藜子

  茼子

  稗子

  莠草子

  野黍

  鸡眼草

  燕麦

  泼盘

  丝瓜苗

  地角儿苗

  山黧豆

  龙芽草

  锦荔枝

  鸡冠果

  羊蹄苗

  苍耳

  水慈菰

  姑娘菜

  土茜苗

  白薇

  蓬子菜

  米布袋

  天茄儿苗

  苦马豆

  地黄苗

  黄精苗

  牛蒡子

  远志

  杏叶沙参

  牛皮消

  菹草

  水豆儿

  水葱

  芦笋

  茅芽根

  葛根

  何首乌

  瓜楼根

  砖子苗

  菊花

  金银花

  望江南

  黑三棱

  荇丝菜

  茭笋

  苎根

  胡枝子

  第2章 木部

  茶树

  夜合树

  木槿树

  白杨树

  黄栌

  檀树芽

  椿树芽

  椒树

  云桑

  黄楝树

  冻青树

  女儿茶

  省沽油

  回回醋

  槭树芽

  龙柏芽

  兜栌树

  山茶科

  花楸树

  木栾树

  乌棱树

  刺楸树

  笼树

  椴树

  臭蕻

  蕤核树

  酸枣树

  橡子树

  实枣儿树

  孩儿拳头

  山藜儿

  山里果儿

  无花果

  白棠子树

  拐枣

  木桃儿树

  野木瓜

  驴驼布袋

  吉利子树

  枸杞

  柏树

  皂荚树

  楮桃树

  柘树

  木羊角科

  藤花菜

  (木霸)齿花

  楸树

  腊梅花

  马棘

  棠梨树

  槐树芽

  文冠花

  榆钱树

  桑葚树

  竹笋

  第3章 米谷部

  野豌豆

  (豆劳)豆

  山扁豆

  回回豆

  蚕豆

  山菉豆

  养麦苗

  御米花

  山丝苗

  油子苗

  黄豆苗

  刀豆苗

  眉儿豆苗

  苏子苗

  豇豆苗

  舜芒谷

  第4章 果部

  樱桃树

  胡桃树

  梨树

  柿树

  葡萄

  李子树

  樝子树

  木瓜

  郁李子

  菱角

  软枣

  野樱桃

  芋苗

  石榴

  杏树

  枣树

  桃树

  铁葧脐

  鸡头实

  莲藕

  第5章 菜部

  芸薹菜

  苋菜

  苦苣菜

  马齿苋菜

  苦荬菜

  莙莛菜

  邪蒿

  同蒿

  冬葵菜

  蓼芽菜

  曹蓿

  薄荷

  荆芥

  水*

  香菜

  灰菜

  火焰菜

  山葱

  水芥菜

  遏蓝菜

  山菩荬

  南芥菜

  山莴苣

  黄鹌菜

  柴韭

  孛丁菜

  甘露儿

  地瓜儿苗

  泽蒜

  薤韭

  野蔓菁

  附录1

  《救荒本草》原文

  附录2

  植物种名、属名拉丁文索引

  附录3

  植物名汉语拼音索引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