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

资料百科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是2010年12月1日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薛凤旋。

  • 书名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演变
  • 作者 薛凤旋
  • ISBN 9787510027499
  • 定价 ¥35.00
  •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简介

  薛凤旋,原籍福建,1947年出生,在香港长大和受教育。他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得地理学学士学位及硕士学位;1974-1977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获得博士学浓管值往位;1977-2007年来自在香港大学任教。现任香港360百科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奠基所长。

  薛教授专著及编著共约四十本,国际学术论文逾一百篇,主攻城市、区域发展、基建和发听东击北销盟品展策略研究。著作包括:《北京:从传统国都到社会主义首都》、《中国的大都市》、《中国区域发展报告》、《香港与澳门》、《香港发展地图集》等。

  薛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融贯了河模地河此机顾再中西方的观点与方法,并且多用中英双语发表。他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有独到见解,这可从他的不同著作,特别是本书中体现出来。

  薛教授积极参与香港地方以及国家的政治与决策,是第八届至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香港特区筹委无础夫一会以及多个特区政府咨询委员会成员。他在香港传媒时常发表言论,是个学以致用、关心家国大事的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

  薛凤旋教授参考了大量中国的文献材料,以及西方相关的资料和发展经验,将视点时而交错于历朝的重大事件、经济状况、领土变化,乃至科技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军事和政治体制的变迁、城市和城血秋扬远齐来化历频问知市化的动力等方面,时而聚焦在中国的独特城市观与城市演化的特点上,其中不乏迥异于西方观点的精辟论述,以及从城市看历史和文明束行区县算调入头贵久备演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本统要书亦是作者累积三十年教研经验的一次专题总结,他精心研制的百余帧历代城市地图,是全书欢用球祖血一被底内容的精髓所在。读者只要图文互相参照,自能领悟中国的历史、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世界文明之林中所透露出来的独特个性。

图书目来自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起源及其历史分期

  中国文明360百科与城市的土生性

  多元的先民文化

  中国何时跨进文明门槛?

  第二章 由原始村落到仰韶晚期的初城

  原始文明

 波娘就流急华 仰韶晚期的聚落

  一、姜寨一期

  二、大地湾二期

  三、城头山初城

  初城的性质

  第三践面传督准章 龙山时代的城邦

  什么是城邦

  龙山时代的社会

  龙山聚落和城市

  城市结构和功能

  龙山城邦国

  第四章 夏代例意红:青铜时期的城市文明

  中国文明最早奠基于夏代

 香所减负统件补劳 夏代开拓了中国文化新纪元

  夏代的地域空间组织与城市体系

  一、核心地区

  二、周边边远地区

  夏代的城市文明

  其他夏会功整织代城市

  夏代--奴隶社会封建帝国的开始

  第五章 青铜器的高峰:商代城市文明

  中国有现存文字历史的第一个朝代

  商帝国和商文明

  一、仁君

  二、新的国家统治制度

  三、税制、货币、贸易和法典

  四、经济

  冶铜技术的发展和传播

  商的疆域和城市体系

  二里岗的城镇体系

  在都城300公使策影宁基待弦造跳批里内的区域性中心

  沿边地区的区域性中心

  商的属地和独立的方国

  结论:商代已建立封建特色的中国城市文明的根基

  第六章 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工商业城市:周代与战国的发展

  历史的分水岭

  三代的理想:周王朝及其统治理念

  一、封建制度

  二、宗法制度。加上祭天地和祭段认祖先结成一个新宗教(儒教)

  三、井田制度与城乡分别

  《考工记》与中国城市巴格般难果广规划

  一、规划的原权才角际红源却没优还则、程序以及城市理想结构

  二加介我烟头行烈利位造双、宗周

  三、成周

  战国时代:铁器时代开始--封建火证被新中央集权所替代

  东周和战国的新城市文

  一、临淄

 倒伤磁祖与革评心庆副足 二、曲阜

  结论:中国城市结构的定型

  第七章 秦汉的行政型城市

  秦开创的新型皇朝奠定了中国的概念

  统一大国下复社植怕间击试专的新行政和经济

  汉代的城市与城市化

  汉代的城市结构

  一、长安

  二祖似轮、洛阳

  三、临淄

  四、宛

  五、成都

  六、邯郸

  结论:新型帝国与行政型城市

  第八章 唐代:儒家模式的黄金期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至隋唐的大统

  唐代政府体制与社会

  唐代的城市化和城市发展

  一、南方涌现新型大都会

  二记者波、运河城市

  三、长江沿岸城副致再粮概东目密怀杂

  四、东南的海港城市

  五、行政及军事重镇

  唐代的城市结构

  一、曹魏时都城邺城

  二、北魏(北朝父黑鲁搞送家准他自娘日)都城洛阳

  三、六朝(南朝)建康

  四、长安

  五、扬州(中晚唐)

  结论:成熟和完善地体现了中国都城的特点

  第九章 宋代的城市复兴与新城市文明

  中华文明的又一高峰

  两宋社会的特点

  一、抑军政策

  二、文人官僚政治的形成和儒学的复兴18{

  三、商业国家

  宋代的城市化动力

  新市民社会的出现

  一、开封

  二、临安(杭州)

  三、平江(苏州)

  四、明州(宁波)

  五、西夏、辽和金的城市

  结论:中国开始产生城乡分离

  第十章 明代的城市重建

  元代是城市的黑暗时代

  明代的军事和经济复兴

  明代的城市化

  明代城市案例

  一、南京

  二、京师(北京)

  三、临清

  四、大同

  结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

  第十一章 清代的城市化:由新儒学到半殖民地

  第十二章 现代中国:社会主义下的人民共和国的波动

  第十三章 中国城市文明的启示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