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村系统发展研究》是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来自隆少秋。本书将农村作为一个大系统研究,综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理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360百科。
- 书名 中国农村系统发展研究
- 作者 隆少秋
- 类别 图书 > 政治/军事 > 中国政治
-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页数 552 页
内容简来自介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农"发展,全面构建小康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今后长时期士你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中国农村系统发展研究》以此为指导思想,将农村作为一个大系统研究,综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理论,对农村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城镇化、城乡统筹、农村劳动力转移、生态系统及人居环境建设、规划晶征院市杀顶才术情建设管理等方面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目录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综述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与内容
道并另附织棉重识时技1.2 国外新农村运动的经验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1.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1.5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保障建设
1.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1.8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2 农村社会发干客肥展
2.1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2.2 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社会
2.3 解决农化村"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社会发展
2.4 降低农民负担,360百科增加农民收入
2.换权灯单长溶敌笑5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2精告预红味伟怎句科威.6 农村文化发展
2.7 农村教育与培训
2.8 农村社会保障
2.9 农村精神文酸明建设
2.10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
2.11 农村的扶贫
2.12 农村社会发展计划
3 农村劳动力转移
3.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原理
3.2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及政策借鉴
范岁表某3.3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和促进转移的条件
3.4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特征
3.5 当前农村劳式线怕教粉复倍动力转移的机遇和挑战
它左今 3.6 农村劳动力转移续二损拉冲四句的途径
3.7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距玉费例存在的主要问题
3.8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3.9 流图一有动人口政策及相关制度背景实例
4 农村发展烈那油格改溶物医延批中的城乡统筹
4.1 核似失探路景感站市王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
4.2 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性
4.3 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4.4 我国当前存在的城乡差异
4.5 我国城乡矛盾产杀生的原因分析
4.6 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重点、战略途径
4.7 实现城乡统筹的对策措施
4.8 当前城乡统筹主要政策
5 农村的经济发展
5.1 寻找发展农村经济的突破口
5.2 国外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5.3 农业产业化
5.4 农村工业化
5.5 农业现代化
5.6 农业标准化与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富月将督台注心联力
5.7 农村土地的增值利用--农村耕地流转
5.8 农业科技进步
5.9 农业结构调整
6 农村城镇化发展
6.1 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6.2 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6.3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6.4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6.5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主要特征
6.6 我国农村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6.7 农村城镇化与相关领域的协调发展
6.8 新形势下农村城镇化的战略思考和模式选择
6.9 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对策、措施
7 农村生态及人居环境建设保护
7.1 城乡空间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7.2 人居环境建设的五大原则
7.3 农村人居环境和景观建设
7.4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的生态效应
7.5 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7.6 当前我国农村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7.7 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的对策措施
7.8 农村绿色生态产业和清洁生产
8 农村规划建设管理
8.1 农村土地的管理
8.2 村庄整治建设规划
8.3 中心村建设的理论和措施
8.4 村镇历史文化生态保护建设与村镇风貌规划
8.5 "城中村"的规划建设管理
8.6 中心村规划编制
8.7 村镇建设及管理
8.8 社会主义农村的建设管理
9 农村发展的制度创新
9.1 我国农村制度创新综述
9.2 我国农村制度改革的重点
9.3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