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法律观念比较

资料百科

《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论点并没有本质的改变,《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新书名和外价空是地内容刻画出东西方的观念比较,《东西方的法观念比庆连走圆析较》关于法观念的研究也涉及中国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审判制度等内容。

  • 中文名称 东西方的法律观念比较
  • 作者 大木雅夫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 2004-7
  • 页数 174 页

内容简介

  行倒自《东西方的法观念比斤谈较》是在题为《西洋与远东的法观念》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大幅修改而成的,该论文自1981年2月至9月分8次连载于《法律时报》上。

作者简介

  大木雅夫,日本来自著名比较法学者,1931年吧模生于日本福岛县,1953年卒于东京大学法学部,后任教于日本上智大学法学部。主要著作:比较法讲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目录

  前言

  中译本前言

  第一章法观念比较的预备性考察

  一、作为法系分类标准的法观念

  二、西洋与远东法观念的差

  (一)西洋比较法学者的见解

  (二)日本的通说

  第二章西洋与远东的概念

  排乡配密历到尼一、作为文化共同体的"西来自洋"

  二、远东的概念

  第三屋景立对轻章西洋法中的"法治"与"为权利而斗争"

  一、西洋法的座胡但由文其是概严见比概念

  二、神圣的法

  三、英格兰的王权与法

  (一)绝对王政与法

  (二)英格兰革命与法

  四、法国的法律至上

  (一)法国的360百科绝对王政

  (二)卢梭与法律至上

  五、德国的法治国思想

  (一)皮鞭的统治与法治

  (二)康德与黑格尔的"法治主义"

  六、法治的展开和为权利而斗争

  第四章远东的德治和法治

  一、远东法以及天和皇帝

  二、中国的法律传统

  (一)儒教意识形行盐其同肥陆印用立倍研态与蔑视法的思想

  (二)道家的不争之德下万物齐同

  (三)法家之法

  (四)儒、道、法思想的展开

  (五)中国的审判

  三、日本人法律意识的形成

  (一)宪法十七条与律令的思想基础

  (二)武士法、道理、法的精神

  (三)法还是非法--"和与"与"折中"之法

  (四)德政令与弃捐令

  (五)喧哗两成败法

  (六正调陆)债务相对清偿令

  (七)内济与江户时代的审判

  第五章日本法观念的再探讨

  一、概括性考察

  二、补遗性考察

  (一)西洋反法治主映永演挥料调州画言学义的传统

  (二)日本人的法律意识与司法组

  后记

  译后记

前言

  本书转距团展级亚抗站给是在题为《西洋与远东的法观念》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大幅修改而成。该论文自1981年2月至9月分8次连载于《法律时报》53卷2号至10号上。

  接受东京大学出版会编辑部的建议,借此书出边内争百急型土班多属版之际将书名定为<日本人的法观念--与西洋法观念之比较》。虽然本书溶既院干波磁物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但是论点并没有本质的改变,所以本人不敢肯定《日本人的法观念--与西洋法观念之比较》这一新书名能否贴切地反映本书内容。实际上,在正文和后记中也反复提到,本书的新书名和内容究竟能否刻画出"东西方的法观念比较",笔者对此并没有十分形要再的把握。本书关于法观念的研究也涉及中国的法律思想和司法审判制度等内容

  尽管如此,本人对此研究所抱的最终目的是,对围绕一直以来支配着海内外法学者,特别是比较法学者的日本人法观念的讨论做进一步的研从干谁究,尽可能地尝试为日本法在法系论中的重新定位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因此,只要我本投修身抱有超越对"西洋与远东的法场社树集极观念"客观性比较的愿望,即便索性将书名改为《日本人的法观念》也未尝不可。这就好比厂歌露导笔父母给孩子起名时,祈祷神给以深厚的福泽,愿孩子在这混沌的人间社会以义立身、顽强生存下来一样。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