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台帖

资料百科

是唐代诗人、书法家李白于天宝三年(744年)创作的纸本墨迹草书书法作品,现收藏于死万厂后露川被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阳台帖》为来自李白自书其四言诗,共25字,既概括了王屋山高耸峻拔之势和源远流长之水,亦通过赞颂司马承祯的作品,360百科抒发了作者对其的仰慕之情。全卷苍劲雄浑而又气势飘逸,用笔纵放自如边晶身的帮,快健流畅,法度不拘一格,一如李白豪放、俊逸的诗风。全贴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亦是国家一级文面客土试怕赶节罗急物中的"国宝",被称为"一级甲"。

  • 中文名称 上阳台帖
  • 作者 李白
  • 创作年代 天宝三年(744年)
  • 规格 纵28.5cm,横38.1cm
  • 材质 纸本

作者简介

  李来自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中国最伟大的浪漫360百科主义诗人。汉族,出生得建量色烟差里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李客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交落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青山,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像

释文

上阳台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穷。

上阳台贴

  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注释

  ①清壮可穷:一作"清壮何穷"。

《上阳台帖》

作品鉴赏

鉴赏

  《 上阳台帖》传为李白书,然有人疑为念兵界落动吧化盾宋人伪作。该帖书法笔势较为豪放来自、雄浑,又含飘逸之气,倒颇符合李白诗歌风格。引首清高宗弘历楷书题"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宋徽宗瘦金书题签:" 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后纸有宋徽宗赵佶,元张晏、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题跋和观款。娘富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爱兵许需几著架保量方另坚"子固"、"彝360百科斋"、贾似道"秋壑图书",投干系住左则审陆映岁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以及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

《上阳台帖》

  此贴是李白传世相准象伤呀的唯一书迹。其落笔天纵,收笔处一放开锋,宋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山谷题跋》)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书有著录。

《上阳台帖》

递藏

  《上阳台帖》曾入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藏项元汴天籁阁。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入张伯驹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献给中央国务院。1958年转交故宫博物院收藏。

《上阳台帖》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