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CAD 2007中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

资料百科

《Auto白完出弱CAD 2007中行转友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是一本蒋晓编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出赵年物区使版的书籍。

  • 中文名 AUTOCAD 2007中文版机械制图实例教程
  • 出版时间 2008
  • 开本 16
  • 页数 166

图书信息

  作者:蒋晓图书详细信息:

  IS来自BN:9787302149651

  定价:39元

360百科  印次:1-1

  装帧源满如毛必:平装

  印刷日期:2007-6-4

图书简介

  型的机械应用实例为线索有机地串联起来,既详细介绍了各个命令么互路把有关选项、提示说明和操作步国算老慢操封两迅掉骤,又通过大量的"操作示例"给了八需被扬精察如误茶出了命令使用的方法,同时根据编者们长期从事CAD教学和研究的体会,通过"注意"的形式总结了许多关键点。本书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 2007的入门知识,好怕空风原够德功统究卷绘图辅助工具、机械样板图的应用,动态块的应用示必群、工具选项板的应用,三维实体造型基础,在AutoCAD 2007中完成技术要求调础注写,组合体尺寸标注,以及零件图、装配图、视图和剖视图绘制的基本方法。另外,本书控植室十离升教的提高部分还分别介绍了AutoCAD高级使用技术和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工程图方法,并且每章都配有"上机操作指导"、"常见问题解答"和"操作经验和技巧"。

  本书作图步骤和插图都非常详尽,可操作性强,所选实例内容丰富且紧密联系机械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特别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教材,也可共机械设计人员学习和参考。

图书前言

  笔者长期从事CA弦上药D/CAID的教学与CAD/CAID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工作,曾先后主编和参编(译)过多本AutoCAD、Pro/E、MDT和Visual LISP等方面来自的书籍。先后出版的AutoCAD 2004 和Auto360百科CAD 2006两本实例教程受只祖李混赶则细巴调编到了业界的欢迎,并被许多院校选用为教材。随着最新版AutoCAD 2007的推出,我们在对前两本实例教程修改和完善的基础上,以AutoCAD 2007了移松你则治但在机械制设计中的应用为主线精心组织编写了本教程。其主要特点如下。

  (1)根据由浅找离还晚洲贵责怎步争著入深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对圆区学时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2)用"操作示例"、"提示说明"和"操作步骤"相结合的形式,对命令和各种功能作详细剖析。

  (3)重点突出使用的经验和技巧,以及操作方法的多样性。

  (4)通过实例对AutoCAD 2007的新功能(包括矛于它照好迅停AutoCAD 2006/AutoCAD 2005/ AutoCAD 2004新增的功能)作详尽的林名越有材教续蒸既批带介绍。

  (5)每章都有一个办节最诉白伤站余长主题,以一个机械设计的综合实例为线索,采用Step by Step的方式详细地讲解完成该实例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点。

  (6)每章都附有"上机操作常见问题的解答"和"操作经验和技巧",对AutoCAD的中高级用户,也有启迪作用。

  (7)配有大量针对械煤注品素载令乎海花性强的同步上机题,供学员写优课后上机练习和复习。

  (8)附与本书配套的电子教案免费话该识保也测自片逐乱伟供任课教师使用。

  另外,贯彻全书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是"边学边用、边问约鲁架资飞号用边学"。这种源自于学习语言的方法,倍要轴曾上我经过实践证明是学习CAD软件最佳的方法。笔者曾先后们众德第培训过数以万计的学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还需要说明的是本书虽然是以AutoCAD 2007中文版为平台,

图书目录

  第1章 绘图预备知识 1

  1.1 启动AutoCAD 2007的方法 1

  1.2 AutoCAD 2007经典工作空间界面介绍 2

  1.2.1 利方初状标题栏 3

  1.2.2 菜单栏 3

  1.2.3 工具栏 4

  1.2.4 状耐备期量选态行 5

  1.2.5 命令行窗口 6

  1.2.6 绘图区 7

  1.3 启动命令的方法 7

  1.3.1 命令行启动命令 7

  1.3.2 菜单启动命令 8

  1.3.3 工具栏启才看区触动命令 8

  1.3.4 重复执行命令 8

  1.4 响应命令的方法 9

  1.4.1 在绘图区操作 9

  1.4.2 在命令行操作 9

  1.5 点输入的方法 10

  1.5.1 鼠标直接拾取点 10

  1.5.2 键盘输入点坐标 10

  1.6 基本操作 11

  1.6.1 直线的绘制 11

  1.6.2 图线的删除 12

  1.6.3 命令的放弃 12

  1.6.4 命令的重做 12

  1.6.5 命令的中止 13

  1.7 图形文件的管理 13

  1.7.1 新建图形文件 13

  1.7.2 打开图形文件 15

  1.7.3 保存图形文件 16

  1.7.4 改名另存图形文件 16

  1.7.5 图形文件的密码保护 17

  1.8 退出AutoCAD 2007的方法 17

  1.9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一 V形槽的绘制 18

  1.10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9

  1.11 操作经验和技巧 20

  1.12 上机题 20

  第2章 绘图入门 22

  2.1 动态输入 22

  2.1.1 指针输入 22

  2.1.2 标注输入 23

  2.1.3 动态提示 23

  2.2 对象捕捉 24

  2.2.1 自动对象捕捉 25

  2.2.2 临时对象捕捉 26

  2.3 圆的绘制 28

  2.3.1 指定圆心和半径画圆 28

  2.3.2 指定圆心和直径画圆 28

  2.3.3 指定三点画圆 28

  2.3.4 指定直径两端点画圆 29

  2.3.5 指定两个相切对象和半径画圆 29

  2.3.6 指定3个相切对象画圆 29

  2.4 矩形的绘制 30

  2.4.1 指定两点画矩形 31

  2.4.2 绘制带圆角的矩形 31

  2.4.3 绘制带倒角的矩形 31

  2.4.4 指定面积画矩形 31

  2.5 偏移对象 33

  2.5.1 指定距离偏移对象 33

  2.5.2 指定通过点偏移对象 34

  2.6 修剪对象 35

  2.6.1 普通方式修剪对象 35

  2.6.2 延伸模式修剪对象 36

  2.6.3 互剪方式修剪对象 37

  2.7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二 垫圈的绘制 37

  2.8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40

  2.9 操作经验和技巧 40

  2.10 上机题 41

  第3章 绘图辅助工具之一 42

  3.1 图层的应用 42

  3.1.1 图层的操作 43

  3.1.2 图层管理工具栏 48

  3.2 作图状态的设置 49

  3.2.1 捕捉 49

  3.2.2 栅格 50

  3.2.3 正交 51

  3.3 图形界限的设置 53

  3.3.1 设置图形界限 53

  3.3.2 打开/关闭图限检查 53

  3.4 自动追踪功能 54

  3.4.1 极轴追踪 54

  3.4.2 对象捕捉追踪 55

  3.4.3 参考点捕捉追踪 58

  3.4.4 自动追踪设置 60

  3.5 快捷键一览表 60

  3.6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三 平面图形的绘制 61

  3.7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65

  3.8 操作经验和技巧 66

  3.9 上机题 66

  第4章 绘图辅助工具之二 68

  4.1 显示控制 68

  4.1.1 全部缩放 68

  4.1.2 范围缩放 69

  4.1.3 窗口缩放 69

  4.1.4 对象缩放 69

  4.1.5 比例缩放 69

  4.1.6 实时缩放 70

  4.2 实时平移 72

  4.3 选择对象的方法 72

  4.3.1 点选方式 73

  4.3.2 窗口方式 73

  4.3.3 窗交方式 73

  4.3.4 栏选方式 73

  4.3.5 全部方式 73

  4.3.6 上一个方式 74

  4.4 重生成图形 75

  4.5 对象特性编辑 75

  4.6 特性匹配 77

  4.7 快速计算 78

  4.8 分解对象 80

  4.9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四 螺钉的绘制 81

  4.10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83

  4.11 操作经验和技巧 84

  4.12 上机题 85

  第5章 几何作图之一 86

  5.1 圆环的绘制 86

  5.2 正多边形的绘制 87

  5.2.1 内接于圆方式绘制正多边形 87

  5.2.2 外切于圆方式绘制正多边形 87

  5.2.3 边长方式绘制正多边形 88

  5.3 椭圆和椭圆弧的绘制 89

  5.3.1 指定两端点和半轴长绘制椭圆 89

  5.3.2 指定中心点、端点和半轴长绘制椭圆 90

  5.3.3 指定两端点和旋转角绘制椭圆 90

  5.3.4 绘制椭圆弧 91

  5.4 阵列对象 92

  5.4.1 矩形阵列对象 92

  5.4.2 环形阵列对象 94

  5.5 延伸对象 96

  5.5.1 普通方式延伸对象 96

  5.5.2 延伸模式延伸对象 96

  5.6 打断对象 97

  5.6.1 选择打断对象指定第二个打断点 97

  5.6.2 选择打断对象指定两个打断点 98

  5.6.3 打断对象于点 99

  5.7 比例缩放对象 99

  5.7.1 指定比例因子缩放对象 99

  5.7.2 指定参照方式缩放对象 99

  5.8 合并对象 100

  5.9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五 垫片的绘制 101

  5.10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03

  5.11 操作经验和技巧 105

  5.12 上机题 105

  第6章 几何作图之二 107

  6.1 圆弧的绘制 107

  6.1.1 指定三点画圆弧 107

  6.1.2 指定起点、圆心和端点画圆弧 108

  6.1.3 指定起点、圆心和角度画圆弧 108

  6.1.4 指定起点、圆心和弦长画圆弧 109

  6.1.5 指定起点、端点和半径画圆弧 109

  6.1.6 指定起点、端点和方向画圆弧 109

  6.1.7 连续方式画圆弧 110

  6.2 倒圆角 110

  6.2.1 修剪方式倒圆角 111

  6.2.2 不修剪方式倒圆角 111

  6.3 倒角 113

  6.3.1 指定两边距离倒角 113

  6.3.2 指定距离和角度倒角 114

  6.4 复制对象 115

  6.4.1 指定基点和第二点复制对象 115

  6.4.2 指定位移复制对象 116

  6.5 移动对象 117

  6.6 镜像复制对象 118

  6.7 拉伸对象 119

  6.8 拉长对象 120

  6.8.1 指定增量拉长或缩短对象 120

  6.8.2 动态拉长或缩短对象 120

  6.9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六 手柄的绘制 121

  6.10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24

  6.11 操作经验和技巧 125

  6.12 上机题 126

  第7章 三视图的绘制 127

  7.1 构造线的绘制 127

  7.1.1 绘制水平或垂直构造线 127

  7.1.2 绘制二等分角构造线 128

  7.1.3 指定角度和通过点绘制构造线 129

  7.2 射线的绘制 130

  7.3 旋转对象 131

  7.3.1 指定角度旋转对象 131

  7.3.2 参照方式旋转对象 132

  7.3.3 旋转并复制对象 133

  7.4 对齐对象 134

  7.4.1 一对点对齐两对象 134

  7.4.2 两对点对齐两对象 135

  7.4.3 两对点对齐并缩放两对象 135

  7.5 夹点编辑功能 136

  7.5.1 使用夹点拉伸对象 137

  7.5.2 使用夹点镜像复制对象 137

  7.5.3 使用夹点比例缩放对象 139

  7.6 绘制三视图的方法 140

  7.6.1 辅助线法 140

  7.6.2 对象捕捉追踪法 141

  7.7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七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142

  7.8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45

  7.9 操作经验和技巧 147

  7.10 上机题 148

  第8章 剖视图与断面图的绘制 149

  8.1 多段线的绘制 149

  8.1.1 绘制直线段 150

  8.1.2 绘制圆弧段 150

  8.2 多段线的编辑 152

  8.3 样条曲线的绘制 155

  8.4 修订云线的绘制 156

  8.4.1 绘制修订云线 156

  8.4.2 将闭合的对象转换成修订云线 157

  8.5 创建图案填充 158

  8.5.1 定义填充图案的外观 158

  8.5.2 定义填充边界 160

  8.5.3 设置图案填充的关联性 161

  8.5.4 机械图样中剖面线的绘制 161

  8.6 创建渐变色填充 164

  8.6.1 设置渐变色的颜色特性 165

  8.6.2 选择渐变色图案及方向 165

  8.7 图案填充的编辑 166

  8.7.1 "图案填充编辑"对话框编辑 166

  8.7.2 对象"特性"选项板编辑 166

  8.7.3 夹点编辑功能修改关联图案填充的边界 168

  8.7.4 "修剪"命令修剪填充图案 168

  8.8 剖视图与断面图概述 168

  8.8.1 剖视图概述 168

  8.8.2 断面图概述 169

  8.9 剖视图与断面图绘制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170

  8.10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八 剖视图的绘制 170

  8.11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73

  8.12 操作经验和技巧 174

  8.13 上机题 175

  第9章 工程文字的注写 176

  9.1 文字样式的设置 176

  9.1.1 新建文字样式 176

  9.1.2 重命名文字样式 179

  9.1.3 删除文字样式 179

  9.2 文字对齐方式 179

  9.3 文字的注写 180

  9.3.1 注写单行文字 180

  9.3.2 注写多行文字 183

  9.4 特殊字符的输入 191

  9.5 文字的编辑 192

  9.5.1 "编辑文字"命令 192

  9.5.2 对象"特性"选项板编辑文本 193

  9.5.3 字段的编辑和更新 193

  9.6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九 表格与技术要求的注写 194

  9.7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96

  9.8 操作经验和技巧 197

  9.9 上机题 197

  第10章 尺寸标注 199

  10.1 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199

  10.1.1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199

  10.1.2 尺寸的组成 200

  10.2 机械尺寸样式设置 200

  10.2.1 新建尺寸样式 201

  10.2.2 设置机械尺寸样式特性 203

  10.2.3 设置机械尺寸样式的子样式 210

  10.2.4 修改尺寸样式 211

  10.2.5 尺寸样式的替代 212

  10.2.6 尺寸样式的其他操作 213

  10.3 尺寸的标注 213

  10.3.1 线性尺寸与对齐尺寸的标注 214

  10.3.2 径向尺寸的标注 217

  10.3.3 角度尺寸标注 218

  10.3.4 基线尺寸标注 220

  10.3.5 连续尺寸标注 221

  10.3.6 弧长标注 222

  10.3.7 折弯标注 223

  10.3.8 快速引线标注 224

  10.4 尺寸标注的编辑 228

  10.4.1 编辑标注 228

  10.4.2 编辑标注文本 229

  10.4.3 编辑注释对象 229

  10.4.4 标注更新 229

  10.4.5 翻转箭头 230

  10.4.6 标注快捷菜单编辑尺寸标注 230

  10.4.7 对象"特性"选项板编辑尺寸标注 231

  10.4.8 关联性编辑尺寸标注 231

  10.5 尺寸公差的标注 233

  10.5.1 样式替代标注尺寸公差 233

  10.5.2 多行文字标注尺寸公差 234

  10.5.3 对象"特性"选项板编辑尺寸公差 235

  10.6 形位公差的标注 236

  10.6.1 "形位公差"标注命令 236

  10.6.2 标注"形位公差"的方法 237

  10.7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238

  10.8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240

  10.9 操作经验和技巧 241

  10.10 上机题 242

  第11章 零件图的绘制 244

  11.1 图块概述 244

  11.2 创建块 245

  11.2.1 内部块的定义 245

  11.2.2 外部块的定义 247

  11.3 插入图块 248

  11.3.1 插入块 248

  11.3.2 插入矩形阵列块 249

  11.4 图块属性 251

  11.4.1 属性定义 251

  11.4.2 创建带属性的块 252

  11.4.3 修改属性 254

  11.5 块的重新定义 257

  11.6 动态块 259

  11.6.1 动态块简述 259

  11.6.2 动态块的创建 259

  11.7 工具选项板 267

  11.7.1 基本组成及基本操作 267

  11.7.2 创建工具选项板上的工具 268

  11.8 零件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270

  11.9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一 底座零件图的绘制 271

  11.10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274

  11.11 操作经验和技巧 274

  11.12 上机题 274

  第12章 装配图的绘制 277

  12.1 设计中心概述 277

  12.1.1 基本操作及基本环境 277

  12.1.2 搜索功能的应用 280

  12.1.3 在当前图形中插入设计中心的内容 281

  12.1.4 收藏夹的应用 281

  12.2 创建基点 283

  12.3 创建表格 284

  12.3.1 创建表格样式 284

  12.3.2 修改表格 288

  12.3.3 插入公式 293

  12.4 装配图绘制的方法及一般步骤 296

  12.4.1 装配图绘制的方法 296

  12.4.2 装配图绘制的一般步骤 297

  12.5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二 千斤顶装配图的绘制 297

  12.6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301

  12.7 操作经验和技巧 302

  12.8 上机题 304

  第13章 机械样板文件和查询功能 306

  13.1 机械样板文件的建立 306

  13.2 机械样板文件的调用 313

  13.3 点的绘制 315

  13.3.1 点样式的设置 315

  13.3.2 画点 315

  13.4 定数等分对象 316

  13.4.1 点定数等分对象 316

  13.4.2 插入块定数等分对象 316

  13.5 定距等分对象 317

  13.5.1 点定距等分对象 317

  13.5.2 插入块定距等分对象 317

  13.6 查询对象 318

  13.6.1 查询时间 318

  13.6.2 查询系统状态 318

  13.6.3 列表显示 319

  13.6.4 查询点坐标 320

  13.6.5 查询距离 320

  13.6.6 查询面积 321

  13.6.7 查询质量特性 323

  13.7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三 棘轮的绘制 324

  13.8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325

  13.9 操作经验和技巧 326

  13.10 上机题 327

  第14章 三维实体模型的创建 328

  14.1 三维模型的工作空间 328

  14.1.1 工作空间简述 328

  14.1.2 三维建模工作空间界面介绍 329

  14.1.3 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 330

  14.2 三维模型的分类 330

  14.3 三维观察 331

  14.3.1 旋转角度定义的视点 331

  14.3.2 坐标定义的视点 332

  14.3.3 动态观察 332

  14.3.4 常用标准视图 333

  14.4 用户坐标系 334

  14.4.1 UCS命令 334

  14.4.2 动态UCS 336

  14.4.3 坐标系图标的显示控制 337

  14.5 视觉样式 339

  14.6 创建基本实体 341

  14.6.1 创建基本几何体 341

  14.6.2 面域 347

  14.6.3 拉伸 348

  14.6.4 旋转 351

  14.6.5 扫掠 352

  14.6.6 放样 353

  14.6.7 多段体 355

  14.7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四 创建实体模型 357

  14.8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360

  14.9 操作经验和技巧 361

  14.10 上机题 362

  第15章 三维实体模型的编辑 363

  15.1 布尔运算 363

  15.1.1 并运算 363

  15.1.2 交运算 364

  15.1.3 差运算 365

  15.2 三维倒圆角 366

  15.3 三维倒角 367

  15.4 剖切 368

  15.5 截面 369

  15.6 截面对象 370

  15.7 三维对齐 372

  15.8 三维镜像 373

  15.9 三维旋转 374

  15.10 三维移动 376

  15.11 三维阵列 376

  15.12 修改三维实体 377

  15.12.1 "实体编辑"命令 378

  15.12.2 三维实体的快速修改 387

  15.13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五 创建零件三维实体模型 390

  15.14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397

  15.15 操作经验和技巧 398

  15.16 上机题 399

  第16章 三维表面模型的创建 400

  16.1 三维曲线的绘制 400

  16.1.1 三维多段线的绘制 400

  16.1.2 螺旋线的绘制 401

  16.2 创建基本体表面 402

  16.2.1 创建长方体表面 402

  16.2.2 创建棱锥面 403

  16.2.3 创建楔体表面 404

  16.2.4 创建上半球面 405

  16.2.5 创建球面 405

  16.2.6 创建圆锥面 406

  16.2.7 创建圆环面 407

  16.2.8 创建下半球面 407

  16.2.9 创建网格面 408

  16.3 创建旋转曲面 408

  16.4 创建平移曲面 409

  16.5 创建直纹曲面 410

  16.6 创建边界曲面 411

  16.7 创建平面曲面 411

  16.7.1 创建矩形平面曲面 411

  16.7.2 创建对象平面曲面 412

  16.8 创建二维半曲面 412

  16.9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六 支座表面模型的创建 413

  16.10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415

  16.11 操作经验和技巧 415

  16.12 上机题 416

  第17章 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图样 418

  17.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 418

  17.1.1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概念 418

  17.1.2 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的切换 419

  17.2 图纸空间布局 419

  17.2.1 布局的概念 420

  17.2.2 创建布局 420

  17.2.3 布局中的页面设置 425

  17.2.4 重命名布局 428

  17.3 视口 428

  17.3.1 在模型空间创建平铺视口 428

  17.3.2 在图纸空间创建浮动视口 432

  17.3.3 编辑浮动视口 433

  17.3.4 在浮动模型空间编辑图形对象和调整视图 433

  17.3.5 在布局中设定视口比例 434

  17.3.6 在布局中对齐视图 436

  17.3.7 在浮动模型空间中冻结图层 438

  17.4 创建实体视图 438

  17.4.1 创建初始视口生成第一个视图 438

  17.4.2 创建正交视图 439

  17.4.3 创建辅助视图 439

  17.4.4 创建剖视图 440

  17.4.5 由"视图"命令创建的图层 443

  17.5 创建实体图形 444

  17.6 创建实体轮廓 445

  17.7 由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图样的方法和步骤 447

  17.7.1 创建三维实体图纸布局的方法 447

  17.7.2 由三维实体生成二维视图的方法 447

  17.7.3 由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图样的步骤 448

  17.8 上机操作实验指导十七 支座三维实体生成二维图样 448

  17.9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452

  17.10 操作经验和技巧 455

  17.11 上机题 456

  第18章 高级使用技术 457

  18.1 自定义AutoCAD界面 457

  18.1.1 "自定义用户界面"命令 458

  18.1.2 创建用户CUI文件 459

  18.1.3 创建新命令 461

  18.1.4 自定义下拉菜单 464

  18.1.5 自定义工具栏 466

  18.1.6 工作空间 468

  18.2 自定义工具选项板 472

  18.2.1 创建工具选项板 472

  18.2.2 创建工具选项板组 473

  18.2.3 修改工具选项板 474

  18.3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476

  18.4 操作经验和技巧 477

  18.5 上机题 477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