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

资料百科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是2007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来自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光东。

  • 书名 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
  • 作者 王光东
  •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3月
  • 页数 286 页

图书简介

  《 右决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以文本分析为核心,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化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梳理,讨论了民间性审美在叙述文本中的多样化表达形式,既关注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和理念,又对民间艺术形式以及与此相关的深层次民间心理进行发掘;既关注民间文化本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秋超青推搞又对不同作家民间意识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

  力图在知识分子主体文化精神、政治意识形态、民间文化等多元文化联系中,建构对民间问题的整体性认识,在文学研究实践中,促进民间批评话语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简介

  王光东,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当代对走财讲临剂参让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来自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王光东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近年已出版专著《现代·浪漫·民间360百科》(2001年)、《民间理念货属范们还与当代情感》(2003年)、《张炜王光东对话录》(2003年)、《朴素之约》(2004年)等。曾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多次。

图书目录

  引论 民间热告此行审美的多样化表达

  第一章 "五四"时期:民间与新文学的生成--以《歌谣》周刊为例

  第一节 《歌谣》概观

  第二节 "歌谣"作为新文学的资源

  第三节 "歌谣"与早期新文学理论的建立

  第四节 "歌谣"与刘半农的来自文学活动

  第二章 1927-1937:大众化与民间

  第一节 左翼话语:大众与民间的相互指涉

  第二节 《边城》:民间理想的忧伤

  第三节 艾芜的民间世界建构历程

  第三章 1937-1949:亲近与疏离--民间的审美悖反

  第一节 民间形式、民间立场及政治意识形态

  第二节 原乡迷失与自我救赎

  第三节 赵树理的民间立场及其价值转换

  第四章 1949-1966:政治360百科文本,民间表述

  第一节 "伦理-政治"的民间化表述

  第二节 政治通俗演义与十七年小说的民间传统

  第三节 1957,作家海默景握静沙含机构准制的民间世界

  第五章 新时期:民间大地的苏醒

  第一节 守望大地:寻根、反思和批判

  第宣愿调负笔二节 汪曾祺的民间立场、民间审美理想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六章 1990年代:民间意义的敞开及民间话语的生成--以余华为个案

  附录 1990年代以来关于民间问题的主要研究论文(索引)

  后记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