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的航天

资料百科

《2011中国的航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白皮书,首次发表于2011观印他胞药创年12月29日。

呀硫模直书是中国政府发表第三部航天白皮书,是对肥院决述板杨握2000年、2006年来自两部航天白皮书的继承和发展。该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与未来五年的主要任杂缩参磁务做了介绍和说明。

  • 作品名称 2011年中国的航天
  • 外文名称 China's Space Activities in 2011
  • 作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11年12月
  • 类别 白皮书

内容简介

  来自该书共分为前言、发展宗旨与原则、2006年以来的主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发展政策与措施、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部分,对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的主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宣金合作等做了介绍和说明

作品目录

  前言

  一、发展宗旨与原则

  二、2006年以来的主要进展

  三、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

  四、发展政策与措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作背景

  为进一步增进世人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介绍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活动的主来自要进展、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201360百科1年中国的航天》。

作品思想

  白皮书说,中国政府把发展航天事业作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在若干重要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航天活动在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白皮书指出,中国发展玉投缺一活岩龙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层空间,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切紧以杨限探屋极综合国力。

  白皮书强调,中国发展航天事业服主怎间承织从和服务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发展、和平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的原则。

  白皮书显示,2006年以来,中国航天事业实现快速发展,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响曲丰陈绍指测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取得突破黄脸红突受威升性进展,空间技术整体水平大幅跃升,空间应用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空间科学取得创新性成果。

  根据白皮书,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强航天工业基自艺口核收斤药美势运础能力建设,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等航天重大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点领效细示陆域的优先项目,统筹建况利示谁过校众集表具设空间基础设施,促进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空间科学研究,推动航天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树察然向德笔呼死镇展。

  为确保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中国政府制订了发展航天事业的政策与措施,主要包括:统筹规划、合理部署各种航天活动;加强航天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动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加强航天科技工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强政举海谈策法规建设;保障持孙角同续稳定的航天活动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航天活动以及加强航天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政府认为,自由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及其天体是世界各国都享有的平等在类紧权利。世界各国开展外空活动,应有助于各国财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有助于人类的安全、生存与发展。国际空间合作应遵循联合国《关于开展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促进所有国家的福利和利益,并特别要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的宣言》中提出的基本原则。中国主张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

  白皮书显示,2006年以来,中国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多项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合作协定或谅解备忘录,参与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支持国际空间商业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白皮书强调,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航天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将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加强自主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促进航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一个和平、清洁的外层空间,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出版信息

  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1年12月29日(星期四)发表《2011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并于当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

作者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新闻办)组建于1991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主要职责是推动中国媒体向世界说明中国,包括介绍中国的内外方针政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发展情况。通过指导协调媒体对外报道,召开新闻发布会,提供书籍资料及影视制品等方式对外介绍中国。协助外国记者在中国的采访,推动海外媒体客观、准确地报道中国。广泛开展与各国政府和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对外交流活动。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