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0年华北战役纪要》是来自2011年中西书局出液顺制额责提版的图书,作者是斯温霍。
- 书名 1860年华北战役纪要
- 作者 斯温霍
- ISBN 9787547501962
- 定价 32.00元
-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内容简介
在描述不同事件时,作者斯温霍常常在《18来自60年华北战役纪要》穿插一360百科些奇闻轶事,尽量使描述更加生动。这些轶事奇闻有的是从远征参与者那里听来的,有的是通过与途经之地的居民聊天听到的。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斯温霍 译者速难职读名气:邹文华 编者:(法国)伯纳·布立赛 王道成 陈名杰 等
邹文华,女,1980年出生。上海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已出版措较顶备校异屋信叫响译著《城堡》、《大路条条》和《小公主》,译介体育科技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体甚伯给双和会成案录
出版前言
序一 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
序二 伯纳·布立赛
序三 王道成
序四 陈名杰
作者序
第1章
远征准备--广东苦调儿又断般图充文少至力--华人中间流传的荒诞谣言--苦力队的衣着--维多利亚不宜居住的原因--九龙半岛--联军占据舟山岛--获取运输船的困难们教号千--英法运输船事故--自香港启程--南日群岛--抵大连湾
第2章
大连湾--桑普森顶峰--游历当地村庄--勘察队--坚固的中国城--辽东方言--英军登陆--中国人吊丧--旁遮普士兵和苦力队的掠夺--当地村庄之特征--寻找失踪军官--米切尔少将和他的参谋部--额尔金勋爵的到来
否快握混第3章
参观奥丁湾--中国的野味--巴斯艺料责互们达小湾--露宿奥丁湾--军需站--精明的伙食供应商--中国的牲口商--一天的交易--参观锦州城--当地人的敌意--在奥丁湾检阅骑兵队--中国人的贪婪--再次登船--离开大连湾-来自-武力分配--谣传--发给士兵的备忘录
第4章
水龙卷--第2旅登陆--有如阿可拉剧院的北塘地形--沉闷的露营之夜--第2师登陆--北塘村的景象--劫掠--联军军营--奢华的中国住宅--当地人的悲惨境况--几个要塞的方位--法国军需站--武力侦察--与清兵交锋--一个中国脚初站船男人的冒险经历
第5章
进军北塘--与敌军相遇--战斗命令--阿姆斯特朗大炮的威力--清军骑兵的猛攻--攻打顽固的敌营--清兵的勇猛--伤员-住-敌营一瞥--新河-360百科-夜间警报--间谍--塘沽事件--敌军逃散--清军炮兵--军营--大沽要塞--当地代表团--会见恒福--交换俘虏--中国人对这场战争的看法
第6章
攻打大沽要塞计划--英法独末想判航省若去将军的分歧--搭建浮桥-法之武-接近要塞--进攻前夜--进军要塞--进攻之描方举与济换害粒离线菜述--无条件投降--伤亡人数-工火倍代农话搞敌则约直-清军勇士--大沽要塞之描述--中国伤员--人种差异--受伤的卖饼伙计
多空 第7章
白河入海口--抵达天津--指派人员视察夺取的要塞--僧格林沁总部--滑稽的一幕--沼泽地的居住者--赶集--饶舌的中国男人--中国的交通工具--大部队前进--驻营地--中国的者厂许冷杨选太溶皮间受村庄
第8章
僧格林沁的策略--天津之描述--科学代表团--"自己的通讯记者"-读还而轻将身又-中国人的狡诈--联军行进--地形勘察部--俄国公使--乡村之描述--杨村--免战白旗
第9章
中国供给委员会--掠夺--露营河西务--谈判--通州会写议--设置圈套--中国逃亡者--清廷间谍--不祥的探险--喇嘛之墓--中国式猎狐--"黑人王子"--战争的喧嚣--马头村约定--侦察通州--沃克上校的勇气--巴夏礼先生的记述
第10章
张家湾镇--肆意破坏财产--被抛弃双喜致亚拉增者胡家的中国女人--从张家湾挺进--再遇清军--龙骑队的勇猛冲锋--与敌军的多次冲突--运粮漕河--误知集征广东苦力的流氓习气--皇族的纪念碑--援军赶到
第11章
执拗的点倒清官--旁遮普的信使--恭亲王的照会--联军挺进--巴夏礼先生的来信--中国的伊斯兰教徒--露营--清兵逃跑--中国人的谎言--法军向圆明园挺进--神圣的葬礼--当地人的友好--圆明园外景--皇宫太监--圆明园之描述--罕见的掠夺--圆明园
第12章
巴夏礼和罗亨利两位领事获释--圆明园大劫掠--英国人对圆明园的洗劫--发现机密文件--准备进攻北京--安定门投降--释放其余人质--复仇的心情--遇害人质的葬礼--额尔金勋爵摧毁圆明园的理由--火烧圆明园--圆明园及周边环境的总体描述
第13章
额尔金勋爵致恭亲王的信--进攻北京的准备--中国叛军的靠近--城墙周围的侦察--签订条约--通州--奇怪的捕鱼方式--北京之描述--"天坛和地坛"--喇嘛寺--"转经筒"--中国的宗教--北京城的交通工具--中国的单峰骆驼--放鹰狩猎--资源与出产--耕作--北京居民的贫穷--被忽略的教育
第14章
宣布和平--劫掠者--汤普森医生之死--公告--广东苦力--第2师撤退--女王的公使--中国陷入混乱--寒冷季节--剩余部队撤离--军队登船--寒冷加剧--战争结果--中国人的自负--快速传递的消息--我们与中国未来的关系--中国的现状--结语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