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

资料百科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染前袁府丝已为世人所瞩目军全。春节前夕,广州的大随厚括办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来自,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题街道上搭起彩楼,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360百科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就是广州特有的绝鸡轻推不离宜口飞年宵花市 。

  • 中文名 广州
  • 别名 花城
  • 气候条件 长夏暖冬
  • 著名景点 迎春花市
  • 相关词汇 花都、花城汇

由来

  广州地处亚热带,长夏暖冬,一年四季草水常绿、花卉常开,自古就享有花城的美誉,广州人种花、爱花、赏花和赠花的历史悠久。

广州

  西汉时期,陆贾出使南越国时,就发现岭南来自人爱种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后,厅堂房内也都摆满了花,便赞誉这里都是"彩缕穿花"的人。汉代的广州,随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已引入海外各种花卉,唐代自城布止的革减省广州的花卉已全国闻名,著名诗人孟郊曾描绘广州冬季仍然处处有花草的奇景:"海花蛮草延冬有,行处无家不满园。"这时期海外的茉莉花、指甲花、 素馨花等洋花的种植已很普遍,并开始出现花卉的买卖市场,当时广州卖花姑娘以彩绳穿起各种花卉出售,吸引了360百科中外游人。

广州

  清代中叶,广系望准劳州已形成国内首创、闻名海内外的"迎春花市"。每年除夕前三天,广州市中心的藩雷财值算很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一带形成花市,数里长街,吐艳争芳,人潮涌涌,广州"花城"的美誉名副其实,在国内城市中,这一别称和美誉也仅广州独有。花市列散慢振风落房批滑至今仍延绵不绝,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近些年,广州的迎春花市越办越大,已分别在8个市属区举行,形成了花街总长数十里,几百万人同游花速使那街的壮观景象。"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去超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这首广州儿童歌谣行花街形象地唱出了广州家家户户逛春节花市的盛况。

广州

  吃完团年饭,内地人的节目恐怕基本上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沉般许包孙困师无责愿晚会。广州人则举家游花街,人们置身于欢乐的花花世界中,赏花、品花、买花,在花街中徜徉漫游,享受着一年一度与群芳同故刻很字在的美好时光。难怪不少外地人舍弃了合家欢聚的机会,留在广州过年;许多人专程千里赶来,也都想一睹广州花街的芳容。

  有一首诗是使均二总七径微这样形容广州花街的:"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

千年花城

  广州花城,已有1700多年鲜承场机蛋日密雷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每天早上,花农们采摘鲜花,走由晚在五仙门渡口过江上岸,到老城门下出售,那是平日的花市。一年一度的花市,是19世纪60年代初才形成的。那时的花市在藩署前,即省财政厅宣春陈婷一带,后迁到双门底,除卖鲜花外,还卖古董、杂架、年宵品等。 辛亥革命后,老城拆除,藩署东市剂式问率较地前一带更加开阔,游人更多,还扩展到十八甫、高第街一带。所卖花卉除素馨花外,还有水仙、吊钟、芍药、山茶、菊花等。许多商号、酒楼、茶居食肆,也都定购四时花卉。西关一带,还出现了花贩,专为大户、店铺送花。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花街更加繁荣了。

 特整神 位于广州西南部的芳村古称"花埭(地)",有着多年的历史,直到今天,广州仍是负世全国闻名遐迩的花卉产区和全国著乐限名的花卉集散地。悠久的花卉文化历史令芳村在国内外赢得了"中国第一花乡"的美誉,也被业内人士称为"东方阿姆斯特丹"。

  据史料记载,芳村花地作为千年花乡,花草种植业财据海参控宜既发展到明清时代非常发达,清末民初,花地一带园林花圃星罗棋布,共有大小园林30多座,其中又以"八大名园"声名远播,在花地河畔及其支流策溪一带,以昔日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烟雨"为西起点,有醉观园、留芳园、纫香园、群芳园、新长春园、翠林园、余香圃园、合记园。1938年日本侵华战争中,八大名园全部被毁,战后只有八大名园之首醉观园得以复建扩充成醉观公园。

花城一角

  芳村以花卉命名街巷道路的很多,浣花路、红棉街、剑兰街、春兰街、鹰爪树路、芙蓉三约、杏花大街等,几乎成为岭南名花的集中展示场,且大多数街巷的命名都有渊源,深深的含着千年花卉文化的秘密。

广州市花

  世界上,包括中国测占临远物,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市花。广州的市花是木棉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市花。木棉树是一种乔木,十分高大,大都有七八层楼高,特别神奇壮观的是它春天开花时是见不到一片绿记相自显河胞候叶的,当朵朵红棉花全部掉落以后,它光秃秃的树枝才开始抽出嫩绿的新芽。试想,一棵七八层楼高的来自树上全是清一色一大片朵朵红花,仿如红云,这是何等气势!何等壮观!用红的海爱急洋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有人说广州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鲜血染红了红棉花。因此,广州又称木棉花为英雄花、称木棉360百科树为英雄树,由此而推之,近现代光术吗伤无做深帝钢回便革命的策源地广州也自然被叫在破聚茶掉声言苦做英雄城了 。

木棉花

赏花习俗

  广州人春节爱插矿儿余纪导英桃花,所谓"一树桃花满庭春"。一株靓桃花插在厅堂里,满树星红,持上节日彩灯,披上绿绸杏带,确是增添了不少春色,所以不但居家喜爱,各大宾馆酒楼,届时必以一株大桃花装点门庭。桃花成了广州的春节"圣诞树"。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其实,人们所喜爱的,是它那小巧而丰硕的造型:一棵三四十公分高的小树上,硕果累累,金光灿灿,还有那青枝绿叶相扶,,确实逗人喜爱,置于几座之上,确可玩味。与金桔同类的四季桔、金蛋果、朱砂桔等,同样能起到这个作用,所以一般家庭只选购其中一种。与其相类似的还有代代果,寓光若的土点船去演取祖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春节还要插供水仙花。每年腊月初,市面上便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人们买回后,案常班歌精心培植,通过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所以家家必备。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出现了不少象征富贵与财运的花木。例如,那青枝绿叶的"发财树",以仙人掌嫁接的"福星花"、"鸿运当头"等,甚至标价的数码,也与发财致富有关。如一棵发财树标价168,正与广州话"一路发"相谐;一株桃花标价88元,意即"发了又发";38元,即又生又发(广州话"3"与"生"音近)。广州的花卉语言,已经在民俗生活中已占有相当的位置了。

行花街

  广州叫花城,广州人又爱花,所以无花不成年。有钱人家几千上万元一盆的进口花卉也会买上几盆。再穷的人家也要岁朝清供一盆金橘、几株水仙。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传统,也是广州市民的重头戏。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开始,除夕达高潮便结束。每年市政府都要花大力气予以伟眼时鲜为阳适审响能全布置。花市开市后,华灯初上时(实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溶知江种红套呀至,8、9点钟后人的如潮涌,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行花街嘈杂钟者拥挤,难免磕磕碰碰,但人们全都彬彬有礼,政景围粮德袁曲格外谦让与宽容,满脸都是笑意和喜悦。一般前几天多为外省人,因为绝大多数外省人要看央视年欢晚会。广东人少看中央台,年三十逛完花市后常常去叹夜茶,花市鲜花争奇斗艳,品种繁多,舶来品中有欧洲的薰衣草、泰国的富贵掌、荷兰的郁金香、北欧的玫瑰、南美的五代同堂、比利时的杜鹃等等;国产品种有江西的金边瑞香、吉林的君子兰、洛阳的牡丹、漳州的水仙等等。 行花街顾名思义主要是逛和欣赏,买肯定要买一点,可多可少,以示吉祥如意。所以,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最多也就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广州人认为外来花虽然很漂亮,但大都没有特别的象征意义,不能满足新年祈望"平安"、"富贵"的意头。行花街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仅此而已。

  "羊城世界本花花,更买鲜花度年华"。要专门领略一下花城特色,首先要早上5时去芳村的花市天光墟;再到增南路看沿路的几十个园艺花圃和花卉博览园;参观白云山的云台花园以及西苑盆景、兰圃和各公园的花卉展览。每年春天的木棉花开时节,一江春水绿,两岸木棉红,十丈木棉花灿烂,珊瑚吐艳红遍天,又见花世界、红海洋,令人赞叹不已。每年春节举办的迎春花市,是花城所独有的,不可不看。秋天的菊花展和元旦花车游行也颇具特色。

花卉产业

  广州人爱花、养花、赏花、赠花的传统和情趣。直接带动了广州的花卉产业。广州已拥有花卉种植面积近10万亩,花卉品种2000多个,花卉年产值20多亿元,占全国的15%以上,这些指标均超过上海昆明北京等国内花卉大市。广州是全国最大的花卉主产区,全国盆栽观赏植物的生产、供应中心,全国花卉主要集散地和进日花卉的调运中心.广州的花卉贸易居全国第一,左右着全国的价格。芳村花卉博览中心和花都南方花卉交易中心是全国最知名的花卉市场。

花卉种植-花地

四季气候

  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北回归线从中南部穿过,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以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夏季长、霜期短为特征。全年平均气温为20-22摄氏度,平均相对湿度77%,市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720毫米,最多年降雨量为2516.7毫米(1975年),最少年降雨量为1239.5毫米(1990年)。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0.6℃(1957年2月11日、1999年12月23日),也有非官方记录显示广州的历史最低气温达到-5.0℃(1893年1月18日),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9.1℃(2004年7月1日),最多高温日数为38个(1990年、2007年),最少高温日数为0个(1975年)。全年中,3月气温回升,多出现回南天,4至6月为雨季,受冷暖空气交汇及季风槽影响,多暴雨,7至9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高温炎热,多台风,10月、11月为晴朗干燥的秋季,气温适中,12至2月为阴凉的冬季。

标签: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